首頁 資訊 不良飲食習慣

不良飲食習慣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8日 05:29

電視佐餐

吃飯時端著飯碗也要跑到電視機面前坐著,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屏幕,嘴巴做著機械式的咀嚼,筷子往嘴里塞著食物。長此以往,就會引起腸胃消化道疾病。吃飯看電視還讓部分中學生與父母的溝通減少,容易造成性格孤僻,成為一個既不健康也不快樂的人。

潤喉片當糖

潤喉片可用來治療咽喉炎、聲音嘶啞、口腔潰瘍、口臭等疾病。它有甜味,于是有的同學沒病時用它當糖解饞。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因此潤喉片也不能隨便服用。如果咽喉無明顯炎癥時濫用潤喉片,可抵制口腔及咽喉內(nèi)正常菌群的生長,導致疾病發(fā)生。

偏食

誰都知道偏食的壞處,可還是有的孩子偏食偏得厲害。五年級的小辛是“葷食主義者”,三歲開始就不吃蔬菜,幾年下來小辛的個頭沒有同齡人高,體驗下來各項指標都與同齡人有差距,健康狀況也不好,便秘、氣色不好,易患呼吸道疾病,小辛的父母后悔莫及。而只吃菜不吃肉的孩子各項發(fā)育指標同樣不理想,營養(yǎng)不良,易感冒,身體抵抗能力差。

零食當正餐

如今的零食名目繁多,包裝考究,惹得學生心頭癢癢,加之“減肥”思想作怪,校園出現(xiàn)“零食當正餐”這一現(xiàn)象也就不足為怪了。零食過量會影響食欲,妨礙正餐的攝入量,從而影響身體正常功能的發(fā)育。

電腦佐餐

電腦逐漸成為學習工具,學生接觸電腦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甚至有許多學生在吃飯時間也在上網(wǎng),隨之而來的就是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用餐時及餐后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使腸胃功能消退,另外大多數(shù)上網(wǎng)的同學對飲食沒有選擇,食物營養(yǎng)攝入不足。

常吃“小食品”

色素是一種化學品,對食用色素的使用和限量國家有嚴格的衛(wèi)生標準。一些小食品加工廠為擴大銷售,降低成本,大量使用色素,甚至使用非食用色素,利用色素來吸引孩子們購物,長期食用色素超標的食品對身體極為有害。

常顧“小食攤”

街邊小食攤,特別是校門口的臨時食攤,缺乏衛(wèi)生條件,食品易受灰塵、廢氣等帶菌空氣污染,加上有的油炸食品原料來源不明,特別是正處于發(fā)育階段的學生長期食用不潔凈的油炸食品,后果將不堪設想。

飲料當水

口渴了喝飲料,出去玩還是喝飲料,有的同學都不會喝水了,喝飲料喝得上了癮,身體也出了毛病,經(jīng)常無緣無故地流鼻血,弄得一家人都很不安。其實口渴了應該多喝水,飲料適當喝一點是可以的,但不能完全代替水。

拒喝牛奶

牛奶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它是提供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食物,具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但有的學生偏食,拒絕喝牛奶,造成身體營養(yǎng)不良。其實如果養(yǎng)成每天喝牛奶的習慣后,健康離孩子會很近。

好燒烤

學生吃熏燒食物太多是有害健康的。如果經(jīng)常在飯前攝入大量熱量高、但沒有營養(yǎng)價值的零食,天長日久會引起胃腸功能失調(diào);而且體內(nèi)長期攝入熏燒太過的蛋白類食物易誘發(fā)癌癥。

不吃早餐

危害:嚴重傷胃,使你無法精力充沛地工作,而且還容易“顯老”。

前一天晚上吃太多,導致早上起床一點都不餓,而且上班族普遍會賴床到最后一刻,時間太趕當然就來不及吃早餐了,其實上班族為了工作,中餐和晚餐常常會在外面吃,因此早餐更應該多補充營養(yǎng)。德國埃朗根大學研究人員在對7000個男女對象的長期跟蹤后發(fā)現(xiàn),習慣不吃早餐的人占到了40%,而他們的壽命比其余60%的人平均縮短了2.5歲。而另一所大學在一次對80-90歲老年人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他們長壽的共同點之一是:每天吃一頓豐盛的早餐。

對策:早餐食物盡量做到可口、開胃;有足夠的數(shù)量和較好的質(zhì)量;體積小,熱能高;制備省時省力。

豐盛晚餐

俗話說中午吃好,晚上吃少。晚餐吃得太豐盛,久而久之,人會發(fā)胖,同時,持續(xù)較長吃豐盛晚餐,還會破壞人體正常的生物鐘,容易使人患上失眠。

對于上班族來說,習慣晚餐吃的好,因為早餐要看“表”,午餐要看“活兒”,只有晚上才能坐下來美美的吃一頓。

對策:

第一:晚餐要少吃,一般要求晚餐所供給的熱量以不超過全日膳食總熱量的30%。

第二:晚餐要早吃,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結石病的發(fā)病率。

第三:晚餐盡量吃素,減少肉類和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多吃蔬菜。

咖啡成癮

工作壓力大,成天睡眠過少,不少人都以飲咖啡提神來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品,可是大家不知道飲用咖啡過度對身體害處多多。

第一:降低受孕率。每天每人喝一杯咖啡,受孕率就有可能下降50%;

第二:容易患心臟病。咖啡中含有高濃度的咖啡因,可使心臟功能發(fā)生改變并可使血管中的膽固醇增高;

第三:降低工作效率。

對策:少喝。

餐后吸煙

飯后一根煙,賽過活神仙,對那些抽煙的男士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事了,吸煙有害健康,飯后吸煙更容易使煙中的有害物質(zhì)進入人體。 孰不知,飯后吸一支煙,中毒量大于平時吸十支煙的總和。因為人在吃飯以后,胃腸蠕動加強,血液循環(huán)加快,這時人體吸收煙霧的能力進入“最佳狀態(tài)”,煙中的有毒物質(zhì)比平時更容易進入人體,從而更加重了對人體健康的損害程度。

對策:徹底戒煙。

飲水不足

人每天要攝取大量的水,如果飲水不足導致腦老化;誘發(fā)腦血管及心血管疾??;影響腎臟代謝功能。尤其是上班族由于工作忙碌總是忘記或忽略喝水造成體內(nèi)水分補給不足。

對策:多喝水,勤上洗手間;但要注意,對于部分大腸代謝功能差的朋友,最好在感到口渴的時候再去喝水,以免造成體內(nèi)水代謝進一步紊亂。

大多吃得過咸

據(jù)統(tǒng)計,全國人均吃鹽量為每天10克以上,其中以東北人最高,達18克。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應把食鹽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吃得過咸會明顯增加高血壓、胃癌等病的發(fā)病率。

味精增加了人體對鈉的攝入量,而鈉元素對人體有害。因此,吃湯菜等宜用雞精、蘑菇精等代替味精。

吃飯方式多為集體進餐

國人吃飯喜歡相互夾菜,這增加了疾病的傳染概率。

喜歡吃動物內(nèi)臟

動物內(nèi)臟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而膽固醇是誘發(fā)與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

烹調(diào)多采用煎、炒、烹、炸等方法

中國人喜歡吃炒菜和油炸食品,這增加了患癌癥的機會。

喜歡吃含脂肪較高的紅肉(豬、牛、羊肉)

吃白肉(魚和雞等)的比例較小近年來中國人吃白肉的比例在逐年增加,這是好現(xiàn)象。

很多地區(qū)的人喜歡吃咸魚、咸肉、咸菜等腌制食品

這不僅增加了鹽的攝入量,且由于腌制食品中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增加了患癌癥的機會。

但制作鹵肉時加入的肉桂、八角(大料)、茴香、丁香、花椒等香料不但性溫燥,容易讓人上火,而且由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黃樟素,有一定的誘變性和毒性,容易致癌。所以,患有感冒、發(fā)燒、炎性疾病和慢性肝病者應少食鹵肉。

大擺宴席請客存在諸多不良飲食習慣

人們習慣于在宴席上飲大量白酒,或暴飲暴食,或煙酒同時來,有些地區(qū)還有布菜的不良習俗。這些習慣不但造成浪費,而且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容易誘發(fā)多種疾病。 [1]

總原則

宜早:人體經(jīng)一夜睡眠,腸胃空虛,清晨進些飲食,精神才能振作,故早餐宜早。

宜緩:吃飯細嚼慢咽有利于消化,狼吞虎咽,會增加胃的負擔。

宜少: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雖然來自飲食,但飲食過量也會損傷胃腸等消化器官。

宜淡:飲食五味不可偏亢,多吃淡味,于健康大有好處。

宜暖:胃喜暖而惡寒。飲食宜溫,生冷宜少,這有利于胃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宜軟:堅硬之物,最難消化,而半熟之肉,更易傷胃,尤其是胃弱年高之人,極易因此患病。所以煮飲烹食須熟爛方食。

飯前喝湯

我國居民用餐習慣一般都是先吃飯、后喝些菜湯。西方人的用餐習慣是先喝點湯,再吃飯(面包等)。這兩種不同的用餐習慣,究竟哪一種科學、合理?從科學衛(wèi)生的觀點看,先喝點湯再吃飯比較好。因為人在感覺饑餓時馬上吃飯對胃的刺激比較大,日久,容易發(fā)生胃病或消化不良。如果吃飯前先喝點湯,就好象運動前做預備活動一樣,可使整個消化器官活動起來,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為進食作好準備。這樣,就會減輕對空胃的刺激,對胃的保護有一定好處。

站著吃飯

醫(yī)學家對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用餐姿勢研究表明,站立位最科學,坐式次之,而下蹲位最不科學。這是因為下蹲時腿部和腹部受壓,血液受阻,回心血量減少,進而影響胃的血液供應。而吃飯時,恰恰是胃最需要新鮮血液的時候,某些胃病可能與下蹲式就餐姿勢有關。人們吃飯時大都采用坐勢,主要是因為工作勞累,而坐勢最感輕松之故。

吃飯說話

傳統(tǒng)習慣認為,吃飯時不宜說說笑笑,否則對消化吸收不利。而21世紀的保健專家則認為,吃一頓午飯用30分鐘為宜,在此時間里邊吃邊說,可使一起進餐者交流感情,解除煩惱,使腸胃能正常地消化食物。其原因是,愉快的心情不僅能增進食欲,還可興奮中樞神經(jīng),從而促進消化液大量分泌,使胃腸處于最佳消化狀態(tài)。

喜吃苦食

苦味食物不僅含有無機化合物、生物堿、萜烴類,而且含有一定的糖、氨基酸等??辔妒澄镏械陌被幔侨梭w生長發(fā)育、健康長壽的必需物質(zhì)??辔哆€能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幫助人們從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下松弛下來,緩解由疲勞和煩悶帶來的惡劣情緒??喙?、咖啡、苦菜、慈姑、茶葉、巧克力、啤酒等苦味食品含維生素B,有強大的殺傷癌細胞的能力。

營養(yǎng)均衡

不挑食,不偏食。水果應在兩餐間食用;湯應在飯前喝;瓜類蔬菜要單獨食用。

三餐有別

早吃好,午吃飽,晚餐適量。草率的早中餐、豐盛的晚餐,使人患肥胖的占67%。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為佳。午餐同樣,因為午餐食用雞或魚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滿氨基酸,包括酪氨酸,酪氨酸可通過血腦屏障,在大腦中轉(zhuǎn)化為使頭腦清醒的化學物質(zhì);另一個能通過血腦屏障的關鍵營養(yǎng)物質(zhì)是膽堿,它存在于魚、肉、蛋黃、大豆制品、燕麥片、米、花生和山桃核中,膽堿是腦神經(jīng)遞質(zhì)乙酰膽堿的化學前體,在記憶中起主要作用。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為佳。

心情舒暢

學會洗手

吃飯時情緒好,食欲增強,血液循環(huán)良好,胃腸的消化功能強,免疫力增強;如在吃飯時情緒壓抑和郁悶,則會影響食欲,影響血液的正常循環(huán),降低整個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降低人的免疫力。

講究衛(wèi)生

飯前洗手,不吃腐爛變質(zhì)的食物。

細嚼可使食物磨碎成小塊,并與唾液充分混合,以便吞咽。同時,嚼還能反射性地引起唾液、胃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為食物的進一步消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定時定量

吃飯有規(guī)律,定時定量,能使胃腸道有規(guī)律地蠕動和休息,從而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使胃腸道的功能保持良好狀態(tài),減少胃腸疾病的發(fā)生。

少吃多餐

進食少,血液中的糖濃度低,身體分泌的胰島素就少,膽固醇的水平就降低,體內(nèi)脂肪也會減少;但要注意,不論吃多少餐,總熱量不應超過一日三餐的總量。

節(jié)制飲食

節(jié)制飲食不僅能減輕胃腸負擔,而且由于機體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植物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和免疫系統(tǒng)受到一種良性刺激,從而調(diào)動人體本身的調(diào)節(jié)功能,內(nèi)循環(huán)均衡穩(wěn)定,使免疫力增強,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與抑制趨向于平衡,有利于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有一部分人因吃得過飽,即使不喝酒,往往也會出現(xiàn)酒醉狀態(tài),即飯后思緒紊亂,昏昏欲睡。這是因為人吃進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后,其中的葡萄糖能在胃里轉(zhuǎn)變?yōu)榫凭ㄒ掖迹?,這部分酒精被人體吸收后,就會引起一系列的癥狀。要預防“飯醉”,關鍵在于避免暴飲暴食。

不良飲食習慣

相關知識

怎樣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怎么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健康飲食習慣有哪些 什么是良好的飲食習慣
男性警惕 不良飲食習慣會傷腎
健康的飲食方式是什么 不良習慣有哪些
如何形成良好的飲食行為習慣?
怎樣保持良好的飲食健康習慣?
白領不良飲食習慣致衰老
孕媽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很重要哦
白領養(yǎng)生 這些不良飲食習慣要改掉

網(wǎng)址: 不良飲食習慣 http://m.u1s5d6.cn/newsview14584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