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運動|運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

運動|運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8日 05:18

體育與我們

眾所周知,運動有益身體健康,其實運動和心理健康也有著親密無間的關系。

1954年德國的霍爾曼研究所通過對運動處方的理論和應用進行研究,制定出健身運動處方,并明確指出,在不久的將來,“為人腦制定運動處方”將是體育科學的重要研究課題。自此,運動處方在心理領域研的研究得到發(fā)展,其應用價值及功能也得以凸現。[①]

運動形式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一直是倍受關注的領域。鍛煉心理學對運動處方心理效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運動形式上面。主要又以下幾種  傳統(tǒng)體育項目鍛煉的心理健康效益。如權黎明(2007)研究分析了太極拳活動的特點,認為練習練太極拳可以降低大學生對內部情緒和外部刺激的干擾,使精神緊張、焦慮不安、情緒低落、煩躁等心理障礙逐漸得到調整和改善。[②]

新型有氧操與舞蹈類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如藺躍同,莊雪芹(2009)對女大學生進行有氧健身操鍛煉,將鍛煉前后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比較,結果表明:有氧健身操鍛煉對女大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效應,能明顯改善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③]

球類項目鍛煉的心理效應。如殷曉旺,余錫祥(2007)對江西師范大學23名SCL-90調查中心理因子得分23分的學生分別采用籃球與健美操運動對大學生進行實驗干預。結果表明:籃球運動能促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總體水平產生積極變化。[④]

“已經有一些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每天慢跑兩個小時和抗抑郁藥的治療效果并無顯著差異?!盵⑤]

研究表明

上述研究表明:不同形式、項目的身體鍛煉都會對個體的心理健康產生積極影響。由于運動項目特點不同,產生的心理效益不同。

運動時間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類似心理學研究中的“遺忘規(guī)律曲線”,即每次運動后都會產生一定訓3 練效果痕跡,運動鍛煉重復時間與周期越長,產生的效果痕跡越深刻,鍛煉的效果也就越明顯。有研究發(fā)現,一次性的5分鐘步行運動就能改善心境狀態(tài),但是這種短時間的活動產生心理效應較短,對消極情緒沒有長期的抑制作用。Steptoe A(1988)等研究認為,通過運動鍛煉進入積極陶醉狀態(tài)并使大腦得以自由運轉所需要的時間是40-50分鐘,因此持續(xù)40-60分鐘的運動鍛煉效果可能會更好,而每次鍛煉時間在20-30分鐘即可取得理想效果。

大部分研究表明,有氧練習、中等強度、每次鍛煉至少20-30分鐘、每周鍛煉3次以上可以取得良好的心理效應。

參考文獻:

①任建生.體育科學學科的發(fā)展與未來運動處方研究的現狀與發(fā)展趨勢[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3:3.5

②權黎明.太極拳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7.12.22(4):62.

③藺躍同,莊雪芹.有氧健身操對臨沂師范學院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9.30(3):64.

④殷曉旺,余錫祥.籃球、健美操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實驗干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3):338.

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胡宜,張亞,朱虹,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4月日出版.

來源:山藝陽光心里公眾號

責任編輯:王志強 王維海

審核:馬磊

相關知識

運動與健康心理學
運動與健康心理學.ppt
心理也需“運動”:運動與心理健康
運動與心理健康
大學生健康運動與急救
體育運動與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
“運動中的快樂密碼:運動心理學揭示運動與心理健康的緊密聯系”
運動與心理健康:運動對心理的積極影響
有氧運動與心理健康
運動與健康心理學講解課件.ppt

網址: 運動|運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 http://m.u1s5d6.cn/newsview14565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