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銀齡健康 從心啟航

銀齡健康 從心啟航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6月24日 03:18

?1. 家里老人認為吃冷凍食品讓其身心不舒服,所以很排斥冷凍食品,包括冷凍水果,放回常溫了也不吃,導致老人營養(yǎng)不良,一周要去好幾次醫(yī)院。請問這種情況怎么能得到改善呢?

?一、先理解老人排斥的根源,化解心理障礙

??1. 耐心溝通,挖掘排斥原因

?老人可能因傳統(tǒng)觀念(如“冷凍傷脾胃”)、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擔心解凍后變質),或曾有過食用冷凍食品后身體不適的經歷(可能是巧合,需排查真實原因)??梢杂脺睾偷恼Z氣詢問:“您覺得冷凍食品哪里讓您不舒服呀?是擔心營養(yǎng)不夠,還是口感不好呢?”避免一開始就否定其想法,先接納情緒,再針對性解釋。

??2. 用科學知識消除誤解

冷凍保存的原理: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冷凍是通過低溫鎖住食材的營養(yǎng)(如維生素C在冷凍條件下流失更少),抑制細菌繁殖,其實比常溫下更安全。

?解凍方式的影響:演示正確的解凍方法(如冷藏解凍、流水解凍),避免長時間在常溫下解凍導致細菌滋生,讓老人看到“解凍后和新鮮食材差別不大”。

?二、替代冷凍食品,搭建新鮮飲食方案,解決營養(yǎng)不良

??1. 用新鮮食材替代,確保營養(yǎng)密度

?蛋白質:每天保證雞蛋、豆制品(如嫩豆腐)、新鮮瘦肉(剁碎煮爛)、淡水魚(刺少的品種),若老人咀嚼困難,可做成蛋羹、魚泥、豆腐湯。

?維生素與膳食纖維:新鮮當季蔬菜(如菠菜、南瓜、胡蘿卜,煮熟后切碎)、水果(香蕉、蘋果、橙子,現(xiàn)切現(xiàn)吃,可打成果泥避免冰冷感)。

?主食與微量元素:雜糧粥(小米、燕麥)、紅薯、山藥等,搭配少量堅果碎(如核桃、芝麻,研磨后加入粥中)。

2. 分餐制與易消化烹飪,提升食欲

?老人腸胃功能較弱,可將三餐改為“3頓主餐+2頓加餐”(如上午吃一小份水果,下午喝一杯溫熱的豆?jié){),避免一次進食過多。

?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如清蒸魚、蔬菜蛋花湯),避免生冷、油炸,口感軟爛更易接受。

?三、聯(lián)動家庭與醫(yī)療資源,解決“頻繁就醫(yī)”的根源

?1. 帶老人做全面營養(yǎng)評估與身體檢查

營養(yǎng)不良可能伴隨消化吸收問題(如胃炎、腸道菌群失調)、慢性疾?。ㄈ缣悄虿?、肝病影響營養(yǎng)代謝),建議掛“臨床營養(yǎng)科”或“老年科”,明確缺乏哪些營養(yǎng)素(如貧血可能缺鐵、維生素B12);是否有消化系統(tǒng)疾病需要治療(如消化酶不足可遵醫(yī)囑補充)。

?2. 家人參與飲食管理,減輕老人心理負擔

?主動承擔食材采購、處理的任務,讓老人知道“新鮮食材隨時都有,不用怕麻煩”,例如每天清晨購買少量新鮮蔬菜,當面清洗烹飪。

?吃飯時家人常陪伴,營造愉快的用餐氛圍,避免在餐桌上討論“吃不吃冷凍食品”的話題,減少老人的心理壓力。

?長期關注:用“正向反饋”建立飲食信心!

?2.老年人體力驟降不認老心理層面怎么疏導?

?一、理解情緒,鼓勵社交

?家庭成員可以通過定期陪伴與耐心溝通,使老年人重新建安全感,注意避免直接否定老人的觀點,耐心傾聽老年人對體力下降的感受和想法,做到不打斷、不評判,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根據(jù)老年人的興趣愛好,鼓勵他們參加社區(qū)組織的各種活動,如書法班、繪畫班、合唱團等。

??二、積極溝通,改變認知

?以溫和、易懂的方式向老年人介紹衰老是正常的生理過程,體力下降是其中的一個表現(xiàn),但并不意味著失去價值和能力。改變“拐杖=衰弱”等固有認知,宣傳拐杖、助步器、輪椅等輔助工具的實用性。??在組織適老化活動時,注重突出老年人的經驗價值,弱化年齡標簽,肯定老年人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和智慧,讓他們明白體力下降并不影響他們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正確認知不認老心態(tài)

?不認老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態(tài),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對容貌變化的擔憂、健康問題的顧慮、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壓力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等。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是應對衰老的關鍵。老年人要把年齡當作數(shù)字,而不是束縛自己的枷鎖。積極的心態(tài)能讓老年人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即使身體機能有所下降,也能從精神層面保持年輕。

?四、尋求專業(yè)幫助

?如果出現(xiàn)嚴重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郁等情緒,且通過以上方法無法緩解,建議尋求專業(yè)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yī)師的幫助。通過專業(yè)的心理治療技術,如認知行為療法、支持性心理治療等,幫助老年人調整心態(tài),緩解心理壓力。

?3.有人說黃金難買老來瘦,又有人說胖子進了ICU出來是瘦子,瘦子進了ICU出來就沒了。那么,請問老年人到底是胖點好還是瘦點好呢?

?1.“黃金難買老來瘦”的背景:從傳統(tǒng)觀念來看,這句話反映了傳統(tǒng)觀念中認為老年人瘦一些更健康,因為肥胖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關節(jié)疾病等慢性病的風險。但是現(xiàn)代研究表明,老年人過度消瘦可能增加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力下降、骨質疏松和死亡率的風險。

2. “胖子進ICU出來是瘦子,瘦子進ICU出來就沒了”的背景是:肥胖人群具備一定的“儲備作用”,在危重疾?。ㄈ鏘CU)中,肥胖患者可能因為體內有更多的能量儲備,能夠更好地應對疾病帶來的消耗,從而增加生存幾率。而消瘦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消瘦患者往往缺乏足夠的營養(yǎng)儲備,在疾病或手術中更容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問題,導致預后較差。

3. 老年人胖瘦的平衡點:從體重指數(shù)(BMI)來看,對于老年人,BMI(體重指數(shù))在22-27之間被認為是較為健康的范圍,略高于普通成年人的標準(18.5-24.9)。肌肉與脂肪比例,老年人應注重保持肌肉質量,而不是單純追求體重。肌肉減少(肌少癥)是老年人健康面臨的重要威脅。營養(yǎng)狀態(tài)方面,無論胖瘦,老年人應確保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機能。

4. 我們要正確處理胖瘦與健康的關系:適度“微胖”具備一定的好處,比如更好的營養(yǎng)儲備,有助于應對疾病或手術;同時可以降低骨質疏松和骨折的風險;也可以提高免疫力,減少感染風險。然而,過度消瘦會給我們帶來一些風險,比如,營養(yǎng)不良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肌少癥和骨質疏松的風險、在疾病或手術中恢復能力較差。我們還要注意過度肥胖的風險,比如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關節(jié)疾病等慢性病風險,同時會影響行動能力,增加跌倒風險。

5. 那么,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體重呢?首先要均衡飲食,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其次要進行適量運動:進行力量訓練(如啞鈴、阻力帶)和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以維持肌肉質量和心肺功能。再次一定要定期體檢:監(jiān)測體重、BMI、肌肉量和營養(yǎng)狀態(tài),及時調整生活方式。最后還要避免極端減肥:老年人不應盲目追求“瘦”,而是以健康為目標。

總之,老年人不宜過瘦:過度消瘦可能增加健康風險,尤其是在疾病或手術中。適度“微胖”更有利:保持適度的體重和肌肉質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應對疾病和改善生活質量。我作為重癥醫(yī)學科的一名醫(yī)生給大家的建議是,老年人的體重管理應根據(jù)其健康狀況、營養(yǎng)狀態(tài)和生活方式進行個體化調整,最好在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進行。因此,老年人既不應追求過度消瘦,也不應放任肥胖,而是應在健康范圍內保持適度的體重和良好的營養(yǎng)狀態(tài)。

4.請問老年人如何預防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fā)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在60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顯著升高。其后果不僅是腰背疼痛或身高縮矮,更可能因輕微跌倒引發(fā)骨折,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但骨質疏松可防可控,需從四方面科學干預:

?一、合理補充骨骼“原料”:鈣+維生素D

?鈣是骨骼核心成分,老年人每日需攝入1000–1200mg。食補為首選:每天500ml牛奶或等量酸奶、奶酪;搭配豆制品(豆腐、豆干)、深綠色蔬菜(芥藍、油菜)、芝麻、帶骨小魚。

?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每日需800–1200IU:通過日曬合成:每天暴露手臂曬15–30分鐘(膚色深者需延長);食物補充:三文魚、蛋黃、強化維生素D牛奶。注意:骨頭湯含鈣極低且脂肪高,反不利健康;鈣片需遵醫(yī)囑,過量可能引發(fā)結石。

?二、科學運動:給骨骼“施加壓力”

?通過運動增強肌肉力量和平衡力,降低跌倒風險:

負重運動:快走、跳舞、爬樓梯,每周≥5次,每次30分鐘;

力量訓練:舉啞鈴(0.5–2kg起步)、彈力帶練習,每周2–3次;

平衡訓練:太極拳、瑜伽,減少摔倒骨折風險。注意:避免劇烈扭轉、跳躍或彎腰提重物,以防椎體骨折。骨關節(jié)炎患者不建議下蹲、爬樓梯。

?三、改善生活習慣:減少“偷鈣”行為

戒煙限酒:煙酒破壞骨代謝平衡,顯著增加骨量流失和骨折風險;

控鹽控咖啡:每日鹽<5g,咖啡≤2杯;

防跌倒:居家移除地毯雜物,浴室裝扶手,穿防滑鞋。

?四、定期檢測與藥物干預

骨密度篩查:65歲以上女性、70歲以上男性每年做1次骨密度檢測;

藥物使用:確診后除補鈣外,可遵醫(yī)囑使用雙膦酸鹽、雌激素調節(jié)劑等抗骨松藥物。

堅持營養(yǎng)、運動、防跌三結合,骨骼健康方能長久維持。

?5. 老年人是不是都會失眠呢?老年人的睡眠問題有沒有科學的干預方式呢?老年人每天睡多久算是正常呢?

?一、老年人是不是都會失眠?

?老年人并非都會失眠。失眠雖是老年人常見問題,但絕非必然現(xiàn)象。它主要與生理變化、社交能力下降、活動量減少等因素相關,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多夢易醒、早醒等。

?二、老年人的睡眠問題有沒有科學的干預方式? 

?當然有! 首先要調整睡眠習慣:比如減少或避免,日間小睡時長不超過30min,避免下午3點后補覺,這有助于減少夜晚入睡困難的發(fā)生。固定起床和入睡時間也非常重要,即使前一晚失眠,也應堅持早晨7點前起床,拉開窗簾接觸陽光,抑制褪黑素分泌以保持清醒。晚餐宜清淡且七八分飽,睡前2小時減少飲水降低夜尿頻率,同時糾正“睡前飲酒助眠”的誤區(qū)。

?其次營造睡眠環(huán)境臥室環(huán)境對睡眠質量影響很大。建議使用遮光窗簾阻擋光線,關閉電子設備減少藍光刺激,改造臥室燈光為柔弱黃光,減少白熾燈使用,將室溫控制在18-26℃。易被噪音驚醒的老人可更換靜音鐘表或使用耳塞。

?也可以增加體育鍛煉,比如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慢跑、競走等,上午散步30分鐘或練習八段錦等也有益睡眠,但睡前應避免劇烈運動。同時,理療按摩、飲食調理等方法也可用于失眠的調理。

?最后對可以采用非藥物方法,如放松心情、改善認知等。減少咖啡、茶和酒的攝入,幫助老人保持良好心情。如果上述未取得具體療效,可在醫(yī)生專業(yè)指導下使用一些助眠藥物或采取物理治療、CBT-I等。若睡眠問題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比如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導致的日間嗜睡、打鼾與呼吸暫停,應及時就診,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相應的治療藥物或通過使用呼吸機來改善癥狀。

?三、老年人每天睡多久算是正常?

?60歲以上老年人每天6到7小時通常屬于正常范圍。但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有些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長或更短的睡眠時間。只要在醒來后感覺精力充沛,能夠滿足日?;顒拥男枨?,就可以認為其睡眠時間是合適的。我們應關注自身睡眠狀況,根據(jù)個人需求和感受判斷睡眠時長是否正常。

6.老年人的高血壓和飲食有關系嗎?除了定期吃降壓藥和測量血壓外,還有哪些生活方式的調整可以幫助他們控制血壓呢?

老年人的高血壓與飲食的關系可謂是“相愛相殺”,科學搭配飲食,是穩(wěn)定血壓的基石(“相愛”);放任自流,它便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相殺”)。關鍵在于平衡與持續(xù)——低鹽而不失營養(yǎng),控脂卻保障能量,才能真正讓食物成為控制血壓的“良藥”。平常除了吃降壓藥和測量血壓外,還有幾招教您輕松控制血壓。

?一.合理飲食

?1. 嚴格限鹽(鈉) 

做菜手抖鹽,血壓穩(wěn)三年!每日鹽攝入量需≤5克(約一啤酒瓶蓋量),高鈉會導致水鈉潴留、血管壓力升高。  偷偷換“戰(zhàn)術”:用低鈉鹽(含鉀鹽)替代普通鹽,但腎功能不全或高鉀血癥者需醫(yī)生評估;調味可用蒜、姜、檸檬汁、香草等天然香料。避免高鈉食物(鹽特工):咸菜、火腿、醬油、加工肉類等。

?2. 增加鉀、鈣、鎂的攝入  

高鉀食物(促進鈉排泄):香蕉、菠菜、土豆、蘑菇,但腎病患者需控制鉀攝入。  

鈣/鎂來源:脫脂奶、豆制品、深綠色蔬菜,有助于血管舒張。

?3. 優(yōu)化脂肪與蛋白質結構  

減少飽和脂肪:避免動物內臟、肥肉、油炸食品,改用橄欖油、魚油等不飽和脂肪。  

優(yōu)質蛋白:優(yōu)先選擇魚類(富含ω-3脂肪酸)、雞胸肉、豆類。

?4.推薦飲食模式  

得舒飲食(DASH Diet):強調低鈉、高鉀、全谷物和蔬果,限紅肉及甜食。  

地中海飲食:輔助降壓,以橄欖油、魚類、堅果(每天一小把,像給血管做SPA)為主,但需配合限鈉。

?二、科學運動

?1. 有氧運動為主:可改善血管彈性、促進排鈉、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每周≥5天,每天30分鐘,如快走、游泳、太極拳、八段錦。  

?2. 結合抗阻與拉伸訓練:拉伸運動比快走更降壓——早晨伸懶腰也算戰(zhàn)績!通過改善血管柔韌性降低血壓,如彈力帶練習、仰臥抬腿(每周3次)。

?3. 個體化選擇運動方式及強度:衰弱或并發(fā)癥者首選低強度(如散步、瑜伽);耐受良好者中等強度(心率達55%–70% HRmax)降壓效果更佳。

?特別提醒:血壓>160/100 mmHg時避免運動,寒冷天氣需室內活動。

?三、體重管理 

?BMI建議維持在20–23.9 kg/m2,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減重需循序漸進,避免過快。  

?四.睡眠調節(jié)

?=血壓蹦迪!每天需保證6–8小時高質量睡眠,避免夜尿頻繁(如睡前2小時限水)、白天不過度補覺。

?五.穩(wěn)定情緒

?生氣時血壓=坐火箭!避免激動、緊張,保持心態(tài)平和,防止血壓飆升!  

?六.保暖防寒

?保暖別忘,血壓不狂!冬季血壓易升高,室內保持溫暖,外出增添衣物,減少寒冷刺激。

?總之,少吃鹽、多運動,睡好覺、心情松,血壓穩(wěn)穩(wěn)不“發(fā)瘋”! 

7.老年人體檢有哪些必做的檢查和注意事項

?老年人體檢是預防疾病、早期發(fā)現(xiàn)健康問題的重要手段。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容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腫瘤及骨質疏松等疾病。因此,定期體檢并結合個性化項目選擇至關重要。以下是老年人體檢的必做檢查項目和注意事項:

?一、老年人體檢必做項目

?1. 心腦血管檢查

-血壓監(jiān)測: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誘因,老年人應定期測量血壓,控制目標為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應更低)。

- 心電圖:篩查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問題,尤其是有胸悶、心悸癥狀的老人。

- 心臟彩超:評估心臟結構和功能,適用于有冠心病風險或心臟不適的老人。

- 頸動脈超聲:檢查血管是否有動脈硬化或斑塊形成,預測腦卒中風險。

?2. 腫瘤篩查

-胸部CT**(優(yōu)于胸片):可早期發(fā)現(xiàn)肺癌,尤其適合長期吸煙者。

-胃腸鏡檢查:5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3-5年做一次,可發(fā)現(xiàn)胃癌、腸癌及癌前病變。

-腹部超聲:檢查肝、膽、胰、脾等器官,篩查腫瘤或結石。

- 腫瘤標志物檢測(如CEA、AFP等):可作為輔助篩查手段。

?3. 代謝性疾病篩查

-空腹血糖 + 糖化血紅蛋白:篩查糖尿病及血糖控制情況。

- 血脂四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LDL、HDL):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

- 尿酸檢測:高尿酸可能引發(fā)痛風或腎病。

?4. 骨密度檢測

- 雙能X線骨密度檢查(DXA):50歲以上女性及6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檢查,預防骨質疏松及骨折。

?5. 其他重要檢查

-眼底檢查:篩查白內障、青光眼,同時可反映高血壓、糖尿病對血管的影響。

-泌尿系統(tǒng)檢查(男性前列腺、女性婦科):老年男性應查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女性需做乳腺、宮頸癌篩查。

-認知功能篩查:如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MMSE),早期發(fā)現(xiàn)老年癡呆風險。

?二、老年人體檢注意事項

?1. 體檢前的準備

-空腹要求:抽血前需禁食8-12小時,可少量飲水服藥(如降壓藥、降糖藥)。

-飲食控制:體檢前3天避免高脂、高糖飲食,不飲酒、咖啡或濃茶。

-藥物管理:慢性病藥物(如降壓藥、降糖藥)不可擅自停用,但抗凝藥(如阿司匹林)需遵醫(yī)囑調整。

-穿著建議:穿寬松衣物,避免連衣裙、連褲襪,方便檢查。

?2. 體檢時的注意事項

-告知醫(yī)生病史:如有慢性病或近期不適,應主動說明,以便醫(yī)生調整檢查項目。

-避免遺漏項目:如胃腸鏡、骨密度等關鍵檢查不可因怕麻煩而放棄。

-合理安排時間:部分檢查(如動態(tài)心電圖、胃腸鏡)需預約,提前規(guī)劃。

?三、常見誤區(qū)

?1. “年紀大了,沒癥狀就不體檢”:許多疾病(如高血壓、早期癌癥)無癥狀,定期體檢才能早發(fā)現(xiàn)。

?2. “體檢套餐越貴越好”:應結合個人病史、家族史選擇合適項目,而非盲目選高價套餐。

?3. 慢性病不用查”: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更需定期監(jiān)測并發(fā)癥(如腎功能、眼底)。

老年人應每年至少體檢一次,重點關注心腦血管、腫瘤、代謝疾病及骨質疏松篩查。體檢前做好空腹、藥物管理,體檢后及時就醫(yī)解讀報告,并根據(jù)結果調整生活方式或治療計劃。

8.阿爾茨海默病可以預防干預以減少患病

?阿爾茨海默病是癡呆的主要類型。癡呆癥影響了超過5500萬人,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shù)字將增至1.53億。癡呆癥,尤其是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中年期開始的臨床無癥狀疾病,癥狀通常在晚年才顯現(xiàn)。鑒于當前藥物治療效果有限,以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在中年階段采取非藥物方法預防癡呆癥變得尤為重要。目前,減少風險仍然是預防癡呆癥的最佳策略。

FINGER和HATICE等大型多領域干預試驗的證據(jù)表明,針對具有多種癡呆風險因素的中年人群開展預防性干預可能更有效。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特別推薦初級保健干預措施,以減少認知障礙的風險因素,包括戒煙、減少酒精攝入、健康飲食、增加體育活動、預防跌倒以及篩查高膽固醇、高血壓和抑郁癥。

柳葉刀委員會2024年報告的14個可改變的癡呆風險因素:

受教育程度低、聽力損失、高血壓、吸煙、肥胖、抑郁、體力活動不足、糖尿病、過度飲酒、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空氣污染、社會孤立、未經治療的視力損失和高膽固醇。

?改變14個危險因素可以預防或延緩多達45%的癡呆癥。癡呆癥的風險管理和緩解措施應及早開始,并貫穿一生,因此永遠不會太早或太晚。

如何行動?

?1)LDL-C水平過高:監(jiān)測并治療中年期的LDL-C水平過高。

2)視力喪失:及時篩查視力并積極治療。

3)高血壓:預防或降低高血壓,從40歲起將收縮壓控制在130mmHg及以下。

4)糖尿?。悍e極預防糖尿病及相關并發(fā)癥。

5)肥胖:保持健康的體重、及早開始治療肥胖,這也有助于預防糖尿病。

6)過量飲酒:提高對飲酒危害的認知,減少酒精攝入。

7)抑郁癥:積極治療抑郁癥。

8)吸煙:減少吸煙或戒煙。

9)缺乏身體活動:鼓勵多鍛煉和參加體力活動,更不容易罹患癡呆。

10)教育程度較低:努力獲得高質量的教育,鼓勵中年人從事有助于刺激認知功能的活動,保護認知功能。此外,所有兒童都應接受教育,因為長期的教育是有益的。

11)聽力損失:聽力損失個體可使用助聽器,減少接觸有害噪音,降低聽力損失。

12)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TBI):新證據(jù)表明接觸性運動可能造成TBI,因此,對于需要接觸頭部或騎自行車等活動,應使用頭盔,保護頭部,同時避免在TBI后立即開始運動。

13)不常社交:優(yōu)先考慮對老年人友好和支持力度大的社區(qū),多參加社區(qū)活動,多與他人溝通,減少社會隔離。特別是中年(18~65歲)和晚年(>65歲)個體更應保持認知功能、身體和社交活動。

14)空氣污染:減少暴露于空氣污染的機會。

9.老年人主要有慢性疾病的健康問題困擾,怎樣才能降低一些風險?

老年人降低慢性病風險,關鍵在于:

?1.  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吃好(健康飲食)、動起來(規(guī)律適當?shù)幕顒樱⒔涑龎牧晳T(煙酒等)、睡夠(充足睡眠)。

?2.  心理健康:心態(tài)好、心情好、多參加社交活動。

?3.  疾病管理核心:針對已有慢性疾病需要按時吃藥、定期檢查監(jiān)測。

?4.  重要預防:天氣變化時防感染,家中防跌倒保安全。

(本文配圖購買于版權圖庫,轉載請注意,避免侵權。)

相關知識

護航老人健康 廣西啟動實施“護佑銀齡健康工程”
創(chuàng)新健康管理新模式:“航天醫(yī)學+個性化管理”守護銀齡健康
銀齡生活新時尚:健康體驗營的多元探索
身體護航,啟航健康的航程,遨游健康的世界
張玲:從“心”啟航,呵護女性心理健康
神舟天源創(chuàng)新健康管理新模式, “航天醫(yī)學+個性化管理”守護銀齡健康
深圳市啟航浩之沙健身培訓學院
精準營養(yǎng)賦能體重管理 東方紅航天生物助力銀發(fā)族健康促進
CELFULL?賽立復25周年:從實驗室啟航,開啟全球抗衰新征程
做好健康服務 護航銀發(fā)旅游

網址: 銀齡健康 從心啟航 http://m.u1s5d6.cn/newsview145428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