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點穴推拿導引法
此法源于道家,后傳入民間。至于此法為何人所創(chuàng),是否源于道家,何時傳入民間,尚待考證。但此療法與醫(yī)學、武術皆有密切關系則是毫無疑問的。
“中醫(yī)點穴推拿”是中國傳統(tǒng)絕技——氣功療法、點穴療法和按摩療法三者完美的結合。不同于普通的推拿按摩,也不同于氣功外氣療法中不接觸患者身體的發(fā)功治療。而是術者將氣運到手指或手掌上,在患者有關經絡穴位上接觸發(fā)功點穴按摩,氣感明顯,效果顯著。
在歷史的長河中,先輩們在民間曾運用臟腑點穴診治疾病,為百姓解除疾苦。以其方法簡捷、療效顯著而贏得了百姓的認可。但由于歷史的局限性,歷代深諳醫(yī)學與武功之先輩,將此法視為秘籍,不肯輕易示人,且授徒非常嚴謹,口授心傳,限于民間,遠不及針灸、按摩推拿諸法流傳廣泛。正因如此,歷代相傳至今,掌握此技者甚少,現在已成為中醫(yī)學文化遺產中的稀世之寶?!芭K腑點穴推拿導引法”它的特點主要是辯癥認癥、簡單、易學,無需中醫(yī)知識基礎,根據病人的病癥情況,而使用其點穴和手法,使病人康復。
它是以中醫(yī)學理論為基礎,從“整體觀”、“運動觀”出發(fā),以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氣血運行規(guī)律等作為辨證施治的指導思想,以特殊的配穴方法為手段,調理臟腑氣分(氣分指臟腑功能),從而達到氣血和順,使人體“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在恢復和增強臟腑功能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
臟腑點穴既不用針又不用藥,而是用雙手或指作用于患者的經絡穴位,運用“調”、“補”、“泄”、“搬”、“扣”、“推”、“按”、“放”等手法,調理臟腑氣分,損其有余,補其不足,以求中道,平衡陰陽,從而恢復和增強臟腑功能,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目的。此法無創(chuàng)傷,無痛苦,不用針,不用藥,無任何副作用,具有醫(yī)療保健價值,能在幾分鐘以內快速提升病患的陽氣,使得病患渾身舒泰,如沐春風,并能迅速改善患者病痛情況。通過中醫(yī)點穴推拿,能使人感到頭腦清醒,渾身輕松,疾病得到好轉,并且在美容、減肥、增重、增高、保健、養(yǎng)生等方面也有獨特的療效,這是激發(fā)人體潛能的好方法。
點穴推拿的治病原理
①疏通經絡,行氣活血
《點穴術·點穴與氣血篇》指出:“若能開其門戶,使氣血復其流行,則經脈既舒,其病自除……使所閉之穴感受震激,漸漸開放,則所阻滯之氣血……以復其流行矣?!闭f明采取適當的點穴按摩方法,可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調和營為的作用,故能治療疾病。
②平衡陰陽,扶正驅邪
用現代醫(yī)學觀點來看,運用中醫(yī)點穴按摩法治病,可調節(jié)人體的神經系統(tǒng)功能,增強新陳代謝和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調動人體體內的潛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組織的修復,增強免疫力防病治病。
臟腑點穴法治療疾病三大體系:
第一大體系:胃痛,慢性胃炎,抑郁癥,失眠,感冒,肥胖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水腫,哮喘,腹瀉,便秘,高血壓,冠心病,甲亢,甲狀腺腫,中風,中風偏癱相關病等等。
第二大體系: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腎炎,膽結石,膽囊炎,呃逆,腰椎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頸椎病,落枕,肩周炎相關病等等。
第三大體系:陽痿,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結胸,尿毒癥,糖尿病,痛經,閉經,盆腔炎,婦科疾病引起的不孕癥、子宮肌瘤,宮寒,乳腺類,乳腺增生等相關病等等。
主要內容
第一節(jié) 臟腑點穴療法:
一、整體療法:(1、溫通四肢法;2、推按背部法;3、點通任脈法;4、引氣歸原法;5、彧中與陰陵泉齊放法;6、帶脈與三陰交齊放法;7、放腋下法;8、華蓋、膻中、氣海、關元壓放法;9、調治督脈法。)
第二節(jié) 治任脈督脈各穴要點:
1、治胸腹部、任脈要點:
2、治腰背部、督脈要點:
第三節(jié) 分筋法:
1、臂部分筋法:(1、左臂分筋法:1、右臂分筋法:)
2、腿部分筋法:(1、左腿分筋法:2、兩腿合治:)
第四節(jié) 點通三陰三陽法:
1、點通足三陰三陽法:
2、點通手三陰三陽法:
第五節(jié) 機動組穴點穴法:
1、升津法:2、放水法:3、放腋下法:4、治痰厥氣閉法:5、涌泉穴治法:6、大敦、公孫、金門、足三里四穴治法。
臟腑點穴推拿導引法是一種古老而神奇的療法,已被廣泛運用于中醫(yī)學領域。該療法不僅簡捷易學,而且具有療效顯著、無創(chuàng)傷、無痛苦、無副作用等特點,備受人們的青睞。在治療疾病方面,臟腑點穴推拿導引法主要分為五大體系,包括胃痛、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陽痿等。其療效已得到廣泛認可。
分筋法則包括臂部分筋法和腿部分筋法,通過針對不同部位進行分筋,可以達到調理氣血、舒筋活絡的功效。點通三陰三陽法則是通過點通足三陰三陽和手三陰三陽來調理臟腑氣分,從而達到平衡陰陽的目的。機動組穴點穴法則主要包括升津法、放水法、放腋下法、治痰厥氣閉法、涌泉穴治法、大敦、公孫、金門、足三里四穴治法等,每一種方法都有其特殊的治療效果。
點穴推拿的八法和要訣
1、掌平推法
顧名思義就是用掌根為著力點,作用于人體的治療部位,向前推進一段距離。若需要增大壓力時,可用另一手重疊緩慢推進。一般可連續(xù)操作5~10遍。此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和患者皮膚接觸面積很大,所以推進過程中可能產生較大的阻力,可能會產生疼痛,可以用凡士林潤滑油或者石膏粉解決。
2、指按法
用拇指指端或指面按壓體表穴位的一種手法,當單手指力不足時,可用另一手拇指重疊輔以按壓。此法一般用于點穴多一些,相當于長時間的強作用于某一點穴位,可以達到類似針灸的效果。
3、四指摩法
手腕放松,四指關節(jié)呈自然伸直狀態(tài),緊貼作用部位,前臂帶動手腕作連續(xù)緩慢的順時針或逆時針撫摸動作。此法常作用于腹部用于治療食積、脘腹脹痛等疾病。
4、指揉法
用指腹部貼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輕緩旋揉的節(jié)律性動作。一般用大拇指較多,因為大拇指的受力面積較大,力臂短,不易引起疼痛反應,施術者也能輕松方便地使用。
5、拿捏法
虎口張開,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用力將身體肌肉較多的部位提捏起來,此法作用顯著,但是對施術者的體力要求較高,特別的費力氣。我們平時落枕,用的最多就是拿捏肩、頸部的肌肉,從而舒緩僵硬的肌肉,活絡血脈,達到治療落枕的目的。
6、拍打法
此法最為簡單,一般人看過一遍基本都能學會,就是用手掌拍打治療的部位,需要注意的就是掌握拍打的力度,避免出現淤青等副作用。
7、抖法
用單手或雙手握住肢體的遠端做連續(xù)上下的抖動動作。一般要求抖動的頻率在200次/分鐘,抖動的幅度盡量要小,使患肢呈小波浪型的抖動狀態(tài)。
8、指叩法
手指頭并攏,在施術部位做類似于雞啄米的動作,指尖朝下。分為三指叩法、中指叩法等,三指叩法最省力,看起來又十分的靈活。
對于中醫(yī)推拿按摩的手法來說,其操作的基本要求概括為“穩(wěn)、準、巧、快”四個字。即手法操作要平穩(wěn)自然,因勢利導,避免生硬粗暴;選擇手法要有針對性,定位要準;手法施術時要用巧力,以柔克剛,以巧制勝,不可以使用蠻力;手法操作時,用力要疾收疾發(fā),用“短勁”、“巧勁”,發(fā)力不可過長,時間不可過久。
推拿的基本手法,即操作時要達到的基本要求也有十字要訣,就是“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
要訣1、持久
指單一的手法能夠持續(xù)操作一段時間而不間斷、不乏力,一般初學者很難達到,特別是一些需要用力氣的手法,例如拿捏法,別說初學者,就是有些專業(yè)的推拿科大夫也是換著手來做。
要訣2:有力
有力量,這種力量不是蠻力和暴力,而是一種含有技巧的力量。按摩推拿最難掌握就是力度,力度的大小因人而異,因為不同的人對力度反應效果也不一樣。在臨床上,我一般對于年輕力壯的小伙子采用較大的力度,對于虛弱的年老體弱者就采用較小的力度。
要訣3:均勻
指手法操作的節(jié)律性、速率和壓力能保持均勻一致,不能忽快忽慢或忽輕忽重。這是和患者本身的感覺有關系的,持續(xù)、勻速、規(guī)律的手法可以讓患者身體產生適應,突然的節(jié)奏、速度、力度的變化都會給患者朋友造成不適,甚至導致出現副作用。
要訣4:柔和
指手法輕而不浮、重而不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這就是我?guī)资旯ぷ鞯慕涷灹?,一般推拿按摩的入門者手法都比較僵硬,更別談柔和了,動作形似而神不似。只有幾十年工齡的老師傅才能在臨床進行行云流水般的柔和手法。
要訣5:深透
當手法達到了持久、有力、均勻、柔和這四項要求以后,就具備了滲透力,這種滲透力可透皮入內,深達內臟及組織深層。一個詞語可以非常形象的描述這種狀態(tài)——入木三分,雖然這個詞語是形容王羲之書法的力度,但是推拿也一樣也講究這個深厚的功力。
臨床各種病癥的點穴推拿法
1、 頭冷痛,天熱也得戴帽子,患者頭部特別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病因為虛癥,炙百會穴上星穴。
2、 頭冷痛,前額痛,受寒時疼痛加重,頭部畏風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辯氣味,天熱時癥狀消失,病因為氣虛血瘀,炙百會穴,上星穴,撥揉風府風池穴。
3、 頭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無力,病因為心理壓力過大,休息不到位,點揉后溪穴3分鐘,后溪為督脈之會穴,上通頭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4、 偏頭痛,為少陽膽經循環(huán)不良,取小腿外側,陽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撥法,(瀉法)
5、 酒后頭痛,點搡率谷穴,盧息穴,百會穴,撥揉后頭斜方肌起止點心,淺拿肩井穴。
6、 視物不清,好象被云霧庶住,病因為肝虛引起的癥狀,點揉太沖穴300次。
7、 聲音嘶啞,病因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捉拿法,強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手三里用擦法。
8、 落枕,手部落枕穴,人中穴風府穴強刺激。
9、 背痛,直取大椎穴旁開5分處,后溪穴,外關穴強刺激。病因為寒凝后背。
10、 急性腰扭傷,直取承山穴雙側上臂扭傷穴,太沖穴強刺激.活動腰部。
11、腰痛環(huán)腰一周,帶脈痛,直取膽經足臨泣穴,外關穴強刺激,活動腰部。
12、腰脹,眼脹,口苦,不想飲食,睡眠不好,病為帶脈病,合并肝膽癥狀,直取足臨泣穴強刺激。
13 腎虛性腰痛,腰俞穴配太溪穴,一手上一手下,共同點揉。
14、 岔氣,直取肝經的太沖穴,患者張口,強刺激呼出聲來。
15、 臀部疼痛,直取脾經的五俞穴,病因為脾經所主之癥。
16 小腿脹痛,直取合谷穴,病因為六腑之癥,寒瘀大腸。
17、 雙腿無力,腿足發(fā)麻,無力,不能正常行走,取三陰交穴后1寸(奇穴)
18、大腿股四頭肌麻木,炙太淵穴,病因為肺所主之癥。配放血法。
19 小腿轉筋,取膀胱經委中穴,承山穴,刮痧法,病因為寒瘀腓腸肌療。
20、足根痛,走路足根不能著地,病因為生殖系統(tǒng)寒癥,內外踝關節(jié)下面揉法拍法。
21、感冒初期,流鼻涕,全頭刮痧,點揉合谷穴,風府風池穴。
22、 腹瀉,病因為受寒引起腹瀉,大便如水,一天幾次,體溫正常,隔鹽炙,神闕穴,神效。
23、 腹瀉,食物中毒,足部反射療法。腎、腎上腺、腹腔神經叢,脾胃,結腸,肝膽反射區(qū),加補糖水鹽水。
24、 夜尿多,腎虛,刮捏手小指,炙或點揉夜尿點。(小指末節(jié)中間)
25、 痛經,點揉昆侖穴,太溪穴,撥揉踝后大筋,病因寒瘀肝脾、任沖脈。
26、手指麻木,病為風寒瘀阻手指經絡,炙少商穴外關穴。
27、手腕以下至手指稍麻木,病因為風寒如表絡,炙太淵穴,全肘以下至指稍刮痧。
28、肩周炎,手臂不能上抬,取條口穴,承山穴,強刺激,病因為寒入陽蹺脈。
29、肩周炎,人老體衰,筋脈失養(yǎng),致使肩關節(jié)運動障礙,刮痧活血肩周,點揉強刺激天宗穴3分鐘。
30、打隔,因暴飲暴食造成隔肌驚攣,取足反射區(qū)腦垂體,胃食道,胸膈反射區(qū)。
31、打隔,病因為交感神經興奮,造成食道收縮性反應,點揉足大趾腹中間腦垂體反應區(qū),強刺激。
32、肝瘀氣滯,癥狀胸肋脹,食不下,取脾經絡穴大包穴,胃經的不容穴期門穴,章門穴拿揉手法,消食化氣。
33、胃痛,直取胃經的沖陽穴,歷兌穴,強刺激,足部胃反射區(qū),腹腔神經叢用補法。
34、腸鳴腹脹,炙內踝下照海穴,配足部反射區(qū)腹腔神經叢,脾、腎、肝、膽、結腸反射區(qū)。
35、胸痛,呼氣吸氣都痛,病因為生氣所發(fā),氣會膻中,患者腹臥強口撥揉法強刺激承山穴至昆侖至太溪穴,患者痛時喊出聲音來。
36、少兒突發(fā)性腹脹、腹痛,病因為脾胃不合,拇指指甲旁1分處放血一滴。(少商穴相對,指甲外側)
37、小兒發(fā)熱,足部反射區(qū)療法,腎上腺,腹腔神經叢,結腸區(qū)揉法,全足搓捏,以雙足雙手出汗為度。多喝溫開水.
38、大便困難,病因為長期用瀉藥,致使直腸神經叢麻痹,啄法使腰骶部發(fā)熱,點揉承山穴,支溝穴,足部直腸,結腸反射區(qū)及腹腔神經叢腦垂體反射區(qū)。
39、便秘,點揉腕后心經神門穴至有便意,然后再排便,可減少心腦血管意外,病因為心腎不交,致使腎的司主二陰功能減弱。
40、便秘,病因為老年陰液虧損,體液從表皮膚散失過多,肺所主功能失調,大腸與肺表里不合,刮痧療法,重點刮手食指雙側,配肺經大腸經五輸穴。
41、旅途便意,點壓手掌中心,胃腸腎反射區(qū)。
42、暈車,強刺激點揉風池穴特效。
43、鼻出血,雙手中指相鉤,加壓5秒鐘,兒童多見。
44、眼干,癥狀眼干無淚,強刺激攢竹穴,睛明穴,迎香穴風府穴,流淚為止。
45、氣閉耳聾,病因感冒引起,取撲參穴,強刺激,特效。
46、隆閉,癥狀為小便點滴不暢或不通,取足反射區(qū)下腹部,腹腔神經叢,腎及腎上腺,加強前列腺,生殖腺反射區(qū)。
47、老年前列腺病,臍下中極穴,會陰穴,常按摩有特效。
48、突發(fā)性疝氣,強刺激足反射區(qū)腹股溝3分鐘,太沖穴1分鐘。
49、心腦循環(huán)不好,子午流注調理方法,中午11點至1點時點揉通里穴,神門穴,晚7點至9點揉曲澤穴,郗門穴,內關穴,大陵穴,拿揉腋窩淋巴。
50、防中風,全頭刮痧保健,重點刮百會、太陽、風府、風池穴,加刮手腕至指稍,足踝至趾稍,每天保健15分鐘。
51、頭 痛
癥狀:頭部某點疼痛,類似脈搏跳動。做事沒精神,思維遲鈍。
方法:偏頭痛,多半有氣郁積在心。在同側找到痛點,用拇指輕揉,疼痛處多有結節(jié),可揉開。也可揉搓外關穴治療。
52、胃 酸
癥狀:吃飯不規(guī)律,導致胃不舒服,很餓卻不想吃,胃酸較多。
方法:取坐姿,全掌用力摩擦大腿正上面,由大腿根到膝蓋部位的肌肉。反復摩擦3分鐘。以打嗝為佳,這部位許多穴位可調節(jié)胃的功能。
53、乳腺增生
癥狀:大多年輕白領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方法:可敲打經絡,尤其是“膽經”。用指節(jié)由大腿外側腰下方,一直敲打到小腿外腳踝上方。每天不定時敲打3分鐘。
54、便 秘
癥狀:大便干燥,排便不暢,會造成小腹贅肉、膚色不均。
方法:用“推腹法”可治。臨睡前用兩手指肚從心窩推到肚臍,再從兩側從上往下推。,每晚五分鐘。嚴重者可于起床前再推一次。
55、時差混亂
癥狀:白天犯困,效率極低,越晚越精神。晚上無法入睡,熬到凌晨;早上起不來。
方法:“金雞獨立”能靜心,身心俱調。抬一足直立,站穩(wěn)后閉眼睛。每天堅持練習幾分鐘,一周后,“時差”就倒過來了。
56、掉 發(fā)
癥狀:大把掉發(fā),發(fā)色干枯,毫無光澤。
方法:用手指肚敲打頭部,又稱“鳴天鼓”,可健腦護發(fā)。還可用手指肚梳頭養(yǎng)發(fā),每次只需兩分鐘,一天兩次,堅持兩周,就會有效。
57、虛 胖
癥狀:整體不胖,局部臃腫,尤其是大腿、臀部和腰部,由于加班、疲勞、懶惰等原因,無法按時運動。
方法:消除腰部“游泳圈”可于睡前平躺,用空拳敲打腰側贅肉,每次三百下。減腿和臀部贅肉,可跪地板上爬,堅持一月,效果明顯。
58、視力下降
癥狀:由于常盯電腦,看東西模糊,眼睛干澀發(fā)癢,眼里有血絲。
方法:耳垂上戴耳環(huán)的小孔,是“明目穴”,平常多用手指揉捏此穴,每次兩分鐘,揉時要閉眼睛。
59、煩 躁
癥狀:事情多、任務重時,容易氣血上涌,明明知道此刻需要平心靜氣,卻越想越著急。
方法:宣泄。選擇你愛聽的音樂,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用十個手指肚敲打你的電腦桌。敲到手微痛即可。十指連心,“十宣”穴位于此處,可宣泄心中郁結之氣。
60、 偏頭痛,為少陽膽經循環(huán)不良,取小腿外側,陽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撥法。
防失聯,私信我,獲取更多學習資料
請轉發(fā)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看到
弘揚中醫(yī)藥文化
傳播中醫(yī)藥知識
相關知識
臟腑經絡推拿法
刮痧減肥培訓馮醫(yī)鳴臟腑點穴推拿
【什么是臟腑點穴】
點穴推拿的減肥功效
中醫(yī)點穴推拿的功效
點穴推拿減肥的功效
兒??祻?0‖什么是兒童臟腑推拿
按摩三穴位有助臟腑健康
推拿新方法—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科開展“臟腑推拿”療法
深圳臟腑點穴療法張恒臟腑揉腹瘦身減肥療法臟腑疾病研修班10月16日
網址: 臟腑點穴推拿導引法 http://m.u1s5d6.cn/newsview140817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