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狂犬???
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染病,人發(fā)病后病死率幾乎100%,全球99%以上病例為病犬傳播??袢∈且呙缈深A防疾病??赏ㄟ^給狗接種疫苗和預防狗咬消除狂犬病。
狂犬病在出現(xiàn)臨床癥狀后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會致命。家養(yǎng)和野生動物可將狂犬病傳給人。通過受到狂犬病毒感染的動物叮咬而傳播,通常為犬類。潛伏期不盡相同,但通常為2至3個月。到臨床發(fā)病時,病毒已經(jīng)廣泛彌漫在整個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且感染必然具有致命性。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每年有5.9萬人死于狂犬病。除南極洲外,其它各洲都存在狂犬病。
只有貓狗可以傳播狂犬病嗎?
理論上講,所有的哺乳動物都可以感染并傳播狂犬病,最主要的為犬科和貓科動物,以及某些翼手類動物和某些家畜。
我國人患狂犬病病例主要由犬傷所致,約占90%;除了犬類外,蝙蝠等其它動物也可以傳播狂犬病。在美洲,蝙蝠是主要感染源。人類因接觸狐貍、浣熊、臭鼬、豺、貓鼬及其它食肉性野生宿主后而死亡的情況極為罕見。
而像魚類、鳥類、兩棲類(如青蛙)、昆蟲、爬行類(如蛇、蜥蜴)等動物是不感染、也不傳播狂犬病的,因此被非哺乳動物致傷后沒有必要接種狂犬病疫苗,但是需要專業(yè)的傷口處置,畢竟這些動物可能攜帶其他病毒或細菌。
40%的狂犬病死亡為15歲以下兒童。盡管所有年齡人群都有易感性,但由于兒童有愛玩的天性,經(jīng)常在不顧被襲擊或沒有狂犬病意識的情況下接近犬類。因此,他們屬于最為脆弱的人群。研究顯示,由于害怕受到家長責罵,兒童還會隱瞞被咬傷的情況,因此可能無法得到足夠的急救服務和恰當?shù)尼t(yī)療保健。
教育和宣傳是防止狂犬病患病動物咬傷的關鍵。教會孩子如何避免動物咬傷是預防和控制狂犬病的關鍵。公眾應提高狂犬病防治意識,養(yǎng)犬人應切實負起養(yǎng)犬的責任。
狂犬病有哪些癥狀?
狂犬病毒是嗜神經(jīng)病毒,主要侵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臨床表現(xiàn)為特有的恐水、怕風、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因恐水癥狀比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癥。
對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幾近100%,病人一般在出現(xiàn)臨床癥狀后兩周內(nèi)死于呼吸或循環(huán)衰竭,故應加強預防措施。
被狗狗舔了一下會得狂犬病嗎?
狗狗朝我狂叫會得狂犬病嗎?
這要從狂犬病的傳播途徑講起,狂犬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瘋動物將唾液中的病毒通過咬傷或抓傷感染到其他動物。
已經(jīng)具備傳染性的動物,狂犬病病毒除了存在它的大腦里和唾液里,其它的腺體和臟器也是存在的,例如淚腺、肝臟、腎臟、脾臟等;其次,完整的皮膚可以防止絕大多數(shù)病毒的侵入,包括狂犬病病毒;但是我們的粘膜(鼻、口腔、肛門等處的粘膜)是不能阻止病毒侵入的。
患病動物的分泌物直接污染新鮮傷口、粘膜等,例如具有傳染性的動物舔舐新鮮傷口、鼻部、肛門等是很危險的。
當然,我們這里要強調得是“直接”接觸,不是“間接”接觸,例如動物狂吠、接觸過動物分泌物污染的物品等是間接接觸,不會感染狂犬病的,因為狂犬病病毒對于外界的抵抗力非常的差,目前也沒有間接接觸導致發(fā)病的報道。
還有一些罕見的傳染病例:
屠宰人員因操作不慎被可疑動物的牙齒、骨骼等致傷導致感染;
因護理狂犬病患者不慎被其分泌物污染導致發(fā)??;
實驗室人員操作不當導致實驗室污染而發(fā)??;
器官衰竭患者因接受人工移植導致被感染;
野外工作人員到密閉的山洞探險,因狂犬病病毒通過蝙蝠的分泌物排除體外,形成氣溶膠吸入感染(南美、非洲等,其他地區(qū)未報道)。
以上情況都是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發(fā)生的,不是我們?nèi)粘I钪械某R娗闆r,大家沒有必要因此而擔心。
其實我國目前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還是犬、貓等因此遠離流浪動物、避免被動物致傷、不與動物過分親密(同飲同食,讓動物舔舐粘膜),就可以有效切斷狂犬病的傳播途徑。
為什么說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狂犬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一旦發(fā)病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患者痛苦地掙扎直至死亡。但是我們通過大量的實踐證實,如果被狂犬病毒感染,可以通過及時規(guī)范的暴露后傷口處理、合理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全程規(guī)范接種狂犬病疫苗等手段來有效預防狂犬病的發(fā)病。
為什么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這要從狂犬病侵入機體后的致病機理講起。
狂犬病病毒進入機體的目的是生存并繁衍后代,然后再傳染給其他宿主,達到種族存續(xù)的目的。該病毒是嗜神經(jīng)病毒,非常適合在神經(jīng)細胞內(nèi)生存、繁衍及復制,而哺乳動物的大腦就是由神經(jīng)細胞構成的,深得狂犬病病毒的歡心。
狂犬病毒侵入機體后,先在被咬傷的肌肉組織中復制,然后通過運動神經(jīng)元的終板和軸突侵入外周神經(jīng)系統(tǒng),進而向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向心性”移動,最后到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迅速增殖,再通過神經(jīng)擴散到唾液腺,然后又由瘋動物的唾液污染其他動物的傷口或粘膜傳染給下一個宿主。
目前人類針對絕大多數(shù)病毒沒有好的辦法,一般都是采取對癥、支持療法,待機體自身產(chǎn)生抗體中和病毒,或者利用人工制備的免疫球蛋白中和病毒而痊愈。
狂犬病亦是如此,尤其是病毒進入到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我們機體自身產(chǎn)生的抗體不能進入,起不到作用。
曾經(jīng)有學者將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抗體)直接注射患者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期望中和病毒,治愈患者,然而只是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并且加重其痛苦,沒有達到治愈的目的。
所以,目前狂犬病一旦發(fā)病是不可治的,但是我們可以利用病毒侵入機體后到發(fā)病前的這段潛伏期,有效預防發(fā)病,方法如下:
1、為了將可能侵入的病毒清除出體外,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再用消毒劑將可能殘余的病毒滅活**(這一步非常重要,不可省略)**;
2、III級暴露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因為III級暴露往往傷口較深難以清洗,需要局部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將在剩余的病毒進行中和;
3、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也就是利用抗原刺激機體產(chǎn)生中和抗體,產(chǎn)生主動免疫,徹底中和可能殘存在體內(nèi)的病毒,從而阻止發(fā)病。
我忘了按時接種狂犬病疫苗怎么辦?
由于狂犬病疫苗接種需要針次較多,受種者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原有程序的接種時間,發(fā)生了接種的延遲。由于狂犬病病死率極高,受種者發(fā)生接種延遲的時候往往非常緊張,擔心不能產(chǎn)生應有的效果,擔心是否需要重新接種,這些問題時常困擾著受種者以及接種醫(yī)生。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國內(nèi)現(xiàn)在采用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目前國內(nèi)已批準的暴露后免疫程序均為肌內(nèi)接種程序,分為四針法和五針法兩種,兩種程序在全程免疫后保護效果相同,同等推薦。
四針法也就是2-1-1的方案,按0、7、21天順序接種,第0天需要接種兩針,左右上臂各一針,然后在第7天和第21天再分別接種一針。
五針法在第0、3、7、14、28天順序接種,每次接種一針,共接種五針。
狂犬病疫苗接種應按時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接種對機體產(chǎn)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關鍵,特別是在1周內(nèi)完成3針很重要。
WHO的《狂犬病疫苗立場文件(2018版)》中提到如果發(fā)生延遲,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即可,沒有必要重啟程序,因此當出現(xiàn)某一針次延遲一天或數(shù)天注射,其后續(xù)針次接種時間按原免疫程序的時間間隔相應順延即可。
最后,如果被可疑動物咬傷、抓傷后,不要驚慌,也不要大意,盡快到附近的動物致傷門診進行規(guī)范化處置,其中包括傷口的處置、消毒,根據(jù)需要合理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及規(guī)范全程完成疫苗接種。
如何阻斷狂犬病流行?
接種疫苗可以預防人患狂犬病??袢∈且呙缈深A防疾病。雖然通過為人接種疫苗可以避免人類死亡,但這種干預措施本身不會消除該病,而且成本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
**大范圍地為狗接種疫苗可以切斷傳播途徑。**為犬類接種疫苗是預防人類狂犬病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為犬類接種疫苗不但可以消除狂犬病的致死率,還能減少被狗咬傷病人的接觸后預防需求。為至少70%的狗接種疫苗,包括流浪狗,可以防止狂犬病傳播給人類,并切斷傳播途徑。在孟加拉、南非、菲律賓和坦桑尼亞為狗接種疫苗的大規(guī)模活動表明,通過大范圍地為狗接種疫苗可以控制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