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小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分析

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小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分析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7日 06:31

陳燕飛    浙江省泰順縣泗溪鎮(zhèn)幼兒園  325504
【摘要】隨著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不斷發(fā)展,兒童心理教育逐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是現(xiàn)代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小學生的思維方式相對較為稚嫩,但他們的情感意識與自我意識卻十分敏感。來自外界的信息往往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他們的情緒,同時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留下深深地烙印。如果這時學生對自己產生了錯誤的認知,就很有可能影響到他們今后的成長。本文從自我認識、互相鼓勵、正視不足等多個角度出發(fā),詳細闡述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自我意識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育;心理健康;自我意識
中圖分類號:G6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1001-2982(2021)04-071-01

        引言
        自我意識是指小學生對自己乃至自己與周圍角色關系的認識,是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每一名學生都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追求更加客觀地自我評價,學習更加高效的悅納自我的方式,同時對自身的整體形象有一個健康的認識。尤其是對于正處于啟蒙期的小學生來說,準確清晰的我認知能夠幫助小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點與特長,而悅納自我則是學生提高生活體驗的有效途徑。小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我意識與小學生心理健康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然后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實現(xiàn)悅納自我,最終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
        1.自我認識是悅納自我的首要前提
        清晰的自我認知是一種優(yōu)秀的個人能力,同時也是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必須實現(xiàn)的人生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這樣才能為學生的自我悅納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可以先為同學們講述一個他們熟悉的故事《小馬過河》。在這個故事中,牛伯伯告訴小馬河水很淺,小松鼠卻告訴小馬河水很深。小馬在前后兩個答案中徘徊,不知道應該選擇相信哪一個。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小馬不敢過河?為什么后來他又敢過河了?”隨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故事內容展開討論,共同分析小馬過河故事背后蘊含的深意。在學生討論工作結束后,教師就可以對學生們說:“因為小馬不了解自己,所以它一會敢過河,一會又變得不敢過河。正確的認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同學們能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呢?”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認識到“認識自己”的重要意義,同時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隨后,教師可以將提前裁剪好的彩紙與紙箱拿出來,并且為每一名學生分發(fā)兩張彩紙,然后帶領學生共同游玩“火眼金睛”游戲。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彩紙上用一句話來寫出自己最為鮮明的特點與自己的名字,然后將彩紙折疊起來投進紙箱中。隨后教師就可以隨機在紙箱中抽取出一張紙條,并且將紙條上關于學生的描述內容念出來,由其他學生猜測到底是哪一名學生。在一名學生猜對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寫紙條的學生和猜對名字的學生累計積分。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對自身的認識會變得更加深刻,來自他人的認同與評價,也能使學生看待自身的角度變得更加客觀。為了能夠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多開展幾輪游戲,這樣學生才會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對自己產生更加真實的自我評價。而這種游戲的方式也能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習慣,從而引導學生更加認真的思考對自己的評價方式。


        最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對自己的評價與他人眼中的自己一致么?相同的地方在哪里?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分享自己的看法。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交流過程中發(fā)現(xiàn)別人眼中自己的模樣,這些更加直觀的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學生的自我認知,同時使學生的自我意識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成長。
        2.交互鼓勵挖掘學生的特長與優(yōu)勢
        在引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自我認知之后,教師就可以通過更加豐富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與特長,從而為學生帶來更多的正向激勵。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閉起雙眼,認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自己,并且在兩分鐘之內,想出自己十個優(yōu)點。這種方式能夠最為直觀地改變學生的看法,同時讓學生產生一定的自信心。在學生說出自己的優(yōu)點時,教師也要基于最基本的原則對學生進行鼓勵。例如一名學生說自己跑的非???,教師就可以鼓勵他的運動特長。但如果一名學生說自己游戲打得特別好,這時教師就應該通過委婉的語言完善學生的思想觀念。教師可以對他說:“這說明你的手眼腦協(xié)調能力非常的棒,不過老師建議你可以多了解一些游戲制作方向的工作,這樣你就可以創(chuàng)作出更多健康的游戲作品了!”值得注意的一點事,很多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有哪些優(yōu)點。這種對比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這部分學生的心態(tài),這時教師就要結合學生的情緒來適時調整教學節(jié)奏,并且迅速將活動轉移到接下來的合作挖掘上。
        在這一階段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引導每組學生共同參與到“優(yōu)點炸彈”游戲中。教師可以讓每組的六到七名學生圍成一個圈子,然后按照順時針的順序,說出下一個人的優(yōu)點。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能讓每一名學生感受到來自其他同學的關心和鼓舞。在兩輪自我悅納工作的影響下,學生能夠發(fā)自內心的認識到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優(yōu)異性。學生會為自己的表現(xiàn)感到驕傲,同時學會欣賞自身的特別之處。
        必須認識到的一點是,悅納自己不僅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教師要通過故事的引入,來引導學生認識到缺點雖然意味著自己的不足,但卻也意味著未來成長的方向。教師可以為學生簡單介紹唐朝詩人陳子昂與韋應物浪子回頭的故事,進而讓學生認識到勇于改變缺點同樣是自己的優(yōu)勢。這樣學生才能更加客觀地悅納自己的一切,最終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在完成了上述活動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作業(yè),例如讓學生在紙上寫出自己的一百個優(yōu)點,這樣學生才能對悅納自己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3.結語
        綜上所述,引導小學生悅納自己是現(xiàn)代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小學教師要不斷加深對學生日常生活的了解,同時通過更加豐富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到悅納自己的重要意義。這樣才能為小學生今后的茁壯成長帶來更大的幫助,同時顯著提升小學生的校園生活體驗。
參考文獻
[1]張振梅.小學高年級學生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2]劉聰.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小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分析[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年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2.
[3]龔茜,李奕慧.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兒童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研究[J].今日科苑,2013(23):106-107.

相關知識

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分析報告(38篇)
心理健康小知識:如何增強自我調節(jié)能力?
肥胖與自我接納:重塑健康心理的旅程
心理不健康怎么自我調節(jié)
心理自我調節(jié):你是否知道如何通過自我意識調整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心理健康孕期心理培養(yǎng)和自我管理
積極的自我形象:邁向自我賦權的 7 個重要方面
自我調節(jié)
我心理健康(保護心理健康,關愛自己)
塑造健康的自我形象.pps

網址: 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小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分析 http://m.u1s5d6.cn/newsview12764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