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四五七 梅斯醫(yī)學
植物性飲食,標榜著“健康、環(huán)?!钡睦砟睿蔀楫斚伦顣r髦的飲食方式,前幾日一部紀錄片《素食行者》以及微博上女明星推崇極端素食的發(fā)言,迅速引發(fā)熱議,不少人對這種飲食方式嗤之以鼻,推崇極端素食主義,反而讓大眾對素食飲食觀感更惡。
那么話說回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素食飲食究竟好不好呢?
素食飲食其實是屬于植物性飲食的一種,按照是否攝入乳制品、雞蛋、肉類,植物性飲食可分為——
素食飲食:不攝入肉類食品和動物制品,也就是女明星們所推崇的;
lacto-ovo-素食飲食:除了乳制品和雞蛋,不攝入肉食;
pesco-素食飲食:除了魚,不攝入其他肉類和禽類;
甚至還有一些半素食飲食:大部分時候攝入植物性食物、乳制品、雞蛋,偶爾吃禽類、魚甚至紅肉。
植物性飲食的健康益處包括:
降低冠心病發(fā)病率:哈佛大學團隊開展的一項包含20萬名醫(yī)務(wù)人員的研究顯示,飲食中植物性食物占比最高的人群和最低的人群相比,冠心病的發(fā)病率下降了8%(HR:0.92,95% CI: 0.83–1.01; p =0.003),如果攝入的植物性食物是健康的,那么這一風險將降低25%(HR: 0.75, 95% CI: 0.68–0.83; p <0.001)。
降低II型糖尿病發(fā)病率:一項對5萬名宗教人士的飲食模式與II型糖尿病發(fā)病率的研究顯示,與非素食者相比,素食飲食者糖尿病發(fā)病風險降低了49%(OR 0.51 [95% CI 0.40–0.66]),lacto-ovo-素食飲食者降低了46%(0.54 [0.49–0.60]),pesco-素食飲食者降低了30%(0.70 [0.61–0.80]),半素食飲食者降低了24%(0.76 [0.65–0.90])。
降低結(jié)直腸癌發(fā)病率:2015年發(fā)表在JAMA的一項超過7萬名宗教人士的飲食模式和結(jié)直腸癌發(fā)病率的研究顯示:和非素食者相比,素食飲食者結(jié)直腸癌發(fā)病率降低了16%,(0.84 ,95% CI, 0.59-1.19),lacto-ovo-素食飲食者降低了18%(0.82,95% CI, 0.65-1.02),pesco-素食飲食者降低了43%(0.57,95% CI, 0.40-0.82),半素食飲食者降低了8%(0.92,95% CI, 0.62-1.37)。
可以看出,所有的植物性飲食模式,對健康都有益處,在某些方面,素食飲食要優(yōu)于其他植物性飲食模式及非素食飲食,然而,在結(jié)直腸癌的預防方面,最好的飲食模式并不是素食飲食,而是可以食用魚類的pesco-素食飲食模式。
盡管素食飲食在預防冠心病、糖尿病以及結(jié)直腸癌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然而,要說到素食飲食的危害,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營養(yǎng)不良。
蛋白質(zhì)缺乏:來源于植物的蛋白質(zhì)消化率降低,如果一位成年女性從肉蛋奶中需要每天攝取0.8克/千克體重的蛋白質(zhì),那么從植物性飲食中,包括全谷物、豆類、堅果等,她需要增加蛋白質(zhì)的攝入量,達到1克/千克體重的量,才能滿足基本的蛋白質(zhì)需要。
鐵元素缺乏:植物中的鐵為非血紅素鐵,和動物來源的血紅素鐵相比,吸收率差(10% vs.18%),并且植物中含有的植酸也會抑制鐵的吸收。
鈣元素缺乏:植物中的草酸和植酸都會抑制鈣的吸收,一項研究調(diào)查了近200名5-10歲兒童在不同飲食模式下的健康情況,素食飲食及其他植物性飲食模式的兒童和非素食飲食的兒童相比,身高更矮(△–3.15 和–1.9 厘米),骨密度更低(total body minus head,△-15.2%和-7.3%)。牛津大學開展的一項5萬人大型研究也顯示素食者發(fā)生髖部骨折的概率是非素食者的2倍之多(2.31; 1.66–3.22)。
素食飲食者通常還伴有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主要存在于魚肝油和蛋黃中,素食者需要通過多曬太陽、額外服用維生素D補劑,才能維持體內(nèi)維生素D含量。
維生素B12缺乏:維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物和乳制品中,除了一些發(fā)酵食品,未加工的植物中幾乎不含有這種營養(yǎng)素。維生素B12參與體內(nèi)DNA合成與紅細胞分裂以及神經(jīng)髓鞘合成,起到預防惡性貧血,維護神經(jīng)系統(tǒng)健康的作用,體內(nèi)長期維生素B12缺乏,經(jīng)年累月,將會造成永久性神經(jīng)損傷。
其次,盡管素食者冠心病的發(fā)病風險降低,但是2019年在BMJ上發(fā)表的一項長達18年,囊括近5萬人的研究證明,長期素食,會增加出血性中風風險(HR 1.20,95%CI 1.02-1.40),而這很有可能是因為素食者體內(nèi)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含量降低。
既往一些研究也表明LDL-C的降低與出血性中風關(guān)聯(lián):血液中LDL-C含量每降低1mmol/L,出血性中風的風險增加21%。
再次,不健康的植物性食物,含有更高的糖含量、更低的膳食纖維成分、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及抗氧化劑,例如含糖飲料、果汁、炸薯條等,會對身體造成更大危害,長期攝入不健康的植物性食物,引起冠心病的風險更高(HR: 1.32, 95% CI: 1.20–1.46; p trend<0.001),甚至超過動物性食物。
冠心病發(fā)病風險:藍色線條為不健康植物性飲食,深紅色實線為動物性飲食,紅色線條為健康植物性飲食
最后,超加工的植物性食物,經(jīng)常被作為動物性食物的替代品,例如植物肉,在加工的過程中,營養(yǎng)價值降低,為了使口感更接近真實的肉,會摻入更多的乳化劑,乳化劑損傷腸道屏障,增加炎癥性腸病IBD的發(fā)病率。
今年發(fā)表在BMJ的一項研究,證明攝入超加工食品與IBD發(fā)病風險升高正相關(guān),和每天攝入超加工食品<1份相比,每天攝入≥5份的超加工食品,IBD風險增加82%(HR 1.82, 95% CI 1.22-2.72),每天攝入1-4份超加工食品,IBD風險增加67%(1.67, 1.18 to 2.37)。
除了宗教信仰原因,選擇植物性飲食,本質(zhì)在于追求健康,然而極端素食、不健康的植物性食物和超加工植物性食物,反而使得我們離健康越來越遠,須知過猶不及。
2021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以多蔬菜水果、多魚蝦水產(chǎn)品、經(jīng)常吃奶類和大豆制品、適量的谷類和肉禽類、烹調(diào)清淡少鹽為主要特點的江南地區(qū)模式,代表了東方健康膳食模式。
植物性飲食的益處,從來就不是“全”或“無”的關(guān)系,適當增加餐桌上植物性食物占比,降低動物性食物占比,就能帶來可觀的健康收益。
喜歡是放肆,而愛是克制,為了能長長久久地和肉肉在一起,每天愛它少一點,就能愛它久一點。
參考資料:
1. Satija A, Bhupathiraju SN, Spiegelman D, et al. Healthful and Unhealthful Plant-Based Diets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U.S. Adults. J Am Coll Cardiol. 2017;70(4):411-422. doi:10.1016/j.jacc.2017.05.047
2.Tonstad S, Butler T, Yan R, Fraser GE. Type of vegetarian diet, body weight, and prevalence of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9;32(5):791-796. doi:10.2337/dc08-1886
3.Orlich MJ, Singh PN, Sabaté J, et al. Vegetarian dietary patterns and th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s. JAMA Intern Med. 2015;175(5):767-776.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5.59
4. Sebastiani G, Herranz Barbero A, Borrás-Novell C, et al. The Effects of Vegetarian and Vegan Diet during Pregnancy on the Health of Mothers and Offspring. Nutrients. 2019;11(3):557. Published 2019 Mar 6. doi:10.3390/nu11030557
5. Desmond MA, Sobiecki JG, Jaworski M, et al. Growth, body composition, and cardiovascular and nutritional risk of 5- to 10-y-old children consuming vegetarian, vegan, or omnivore diets. Am J Clin Nutr. 2021;113(6):1565-1577. doi:10.1093/ajcn/nqaa445
6. Tong TYN, Appleby PN, Armstrong MEG, et al. Vegetarian and vegan diets and risks of total and site-specific fractures: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EPIC-Oxford study. BMC Med. 2020;18(1):353. Published 2020 Nov 23. doi:10.1186/s12916-020-01815-3
7. Tong TYN, Appleby PN, Bradbury KE, et al. Risks of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in meat eaters, fish eaters, and vegetarians over 18 years of follow-up: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EPIC-Oxford study. BMJ. 2019;366:l4897. Published 2019 Sep 4. doi:10.1136/bmj.l4897
8. (202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簡本. 營養(yǎng)學報(02),102. doi:10.13325/j.cnki.acta.nutr.sin.2021.02.001.
撰文 | 四五七
原標題:《只吃素真的健康嗎?JAMA、BMJ揭示:植物性飲食存在這4種患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