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一種油茶鮮果規(guī)模化預處理工藝及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一種油茶鮮果規(guī)?;A處理工藝及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22日 09:37

一種油茶鮮果規(guī)?;A處理工藝及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屬于農產品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油茶果處理工藝及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油茶產業(yè)作為林業(yè)主導產業(yè),是浙西南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抓手。油茶(camelliaoleifera)是我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與油橄欖、油棕、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在我國南方山區(qū)占有十分重要的社會經濟地位。山茶油作為高檔保健食用油,營養(yǎng)豐富,藥用價值高,有溶血栓、降膽固醇、預防腫瘤作用;且副產品多,附加值高,廣泛應用于工業(yè)、醫(yī)藥、保健、美容等領域,增產增效潛力巨大。到2020年,全國茶油產量將達到250多萬噸,總產值超過1120億元。

浙江省油茶產業(yè)在全國油茶產業(yè)中有著重要位置,油茶產業(yè)的發(fā)展直接關系到我省山區(qū),特別是欠發(fā)達山區(qū)經濟的發(fā)展和農民的增收。我省提出到2020年,油茶面積達到340萬畝,油茶產業(yè)總產值達到135億元,其中加工產值100億元。

麗水市素有“浙南油庫”之稱,現有油茶林地107萬畝,其中新造良種油茶基地27萬畝,其所轄的青田縣、蓮都區(qū)、景寧縣、遂昌縣等7個縣(區(qū))列入浙江省油茶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重點縣,在全省乃至全國油茶產業(yè)中都居重要的地位。

目前油茶鮮果處理技術落后,受天氣和場地的限制大,無法及時處理規(guī)模化基地種植后大批量的油茶鮮果,是制約產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因素。

油茶鮮果預處理是茶油加工的第一道不可避免的工序,包括晾曬、脫蒲、撿籽、曬籽等工序,受天氣、場地的限制大,一旦遇到連綿陰雨天氣,極容易造成爛果爛籽,進而嚴重影響山茶油質量。

目前大部份油茶鮮果預處理,仍采太陽曝曬開裂后人工分揀,這種方法無法及時處理規(guī)?;胤N植后,動輒幾百噸,甚至上千噸的油茶鮮果,成了一個制約產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因而油茶鮮果規(guī)?;A處理成為迫切需要做的事情,雖然目前市場上油茶果蒲-籽分離設備、茶籽烘干、殼-籽分離等設備均有不同廠家生產,其出發(fā)點均想通過一臺機器來解決所有問題,缺乏相應的預處理配套技術(比如鮮油茶果風干至其果蒲有裂紋后,能有效增加脫蒲效果及果蒲-籽分離效果),導致效果不理想。進行油茶鮮果規(guī)?;A處理關鍵設備研發(fā),是油茶產業(yè)發(fā)展現階段的必然選擇,也是保障山茶油質量、降低勞動成本的有效方式。

技術實現要素:

一種油茶鮮果規(guī)?;A處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油茶鮮果采摘后,漚堆5-7天,以充分后熟;

2.油茶鮮果漚堆后,經輸送帶,輸送至層架式風干儲藏設備,進一步后熟并風干5-15天,至果蒲有明顯裂紋后;油茶果風干貯存?zhèn)},包括有由多個風干單元塊拼接構成的矩形圍墻,安裝在圍墻上方的三角形的屋頂框架,以及安裝在屋頂框架上方的多個彩鋼瓦;所述的風干單元塊包括有矩形的框架,框架的上下端面沿長度方向分別開設有兩組長條形的連接孔,框架兩側壁面的內側成型有一組以上的傾斜設置的插槽,插槽內插設有帶孔的隔板;

所述框架下部位于插槽較低端的一側轉動連接有一個帶孔的擋板,擋板上端與框架上部扣接;

所述擋板內壁的兩側分別連接有兩組側擋塊,擋板處于閉合狀態(tài)時各個側擋塊位于相鄰兩個隔板之間;

所述屋頂框架上位于各個彩鋼瓦上端的位置連接有與彩鋼瓦上端兩側鉸接的鉸接件,各個彩鋼瓦下端位置下方設有支撐彩鋼瓦的支撐桿,支撐桿下方垂直連接有支桿,各個支桿之間通過聯(lián)動桿連接,聯(lián)動桿與屋頂框架之間連接有電動推桿;

風干油茶果時確保擋板處于閉合狀態(tài),將油茶果鮮果從隔板較高的一端放入,風干之后打開擋板時風干的油茶果沿著擋板滑落至容器中;

所述屋頂框架的兩個坡面上的彩鋼瓦分別由兩組互相獨立的支撐桿、支桿、聯(lián)動桿及電動推桿支撐;當有自然風時電動推桿控制迎風面一側的彩鋼瓦張開,背風面一側的彩鋼瓦閉合;當無自然風時電動推桿控制兩側的彩鋼瓦同時張合;

3.通過輸送帶將預處理后的鮮茶果輸送到離心撞擊破殼機上,離心撞擊破殼機包括破殼機殼體、滾筒和環(huán)設在滾筒左側的輻條篩,破殼機殼體上部設有破殼機進料口,滾筒和環(huán)設在滾筒左側的輻條篩設置在破殼機殼體內部,滾筒上設有凸筋,滾筒機轉速大于2000rpm,破殼機對鮮茶果進行撞擊破殼加工;

4.破殼后的茶籽和果殼通過漏斗結構輸入到輥式擠壓破碎機中進行二次破殼,輥式擠壓破碎機包括位于中部的轉動輥和弧形齒槽,轉動輥上設有破殼齒,破殼齒和弧形齒槽之間留有破殼間隙,破殼間隙由上到下依次變小,弧形齒槽和弧形齒槽下部設有出料口,弧形齒槽通過彈簧可活動的安裝在齒槽支架上;

5.果籽和果殼進入振動篩中進行篩選,分離出果蒲和油茶籽,二次脫蒲后的茶籽和果蒲經振動篩分機后,進行茶籽和果蒲分離,分離后的茶籽和果蒲分別經皮帶輸送至圓筒篩分機進一步分選;

6.步驟5分離出的果蒲通過圓桶篩進行進一步篩選在果蒲中進一步分離出油茶籽,

7.步驟5分離出的油茶籽通過圓桶篩進行進一步篩選在果蒲中進一步分離出油茶籽,

8.步驟6和7分離出的油茶籽通過人工輔助分選,機械分離出的茶籽和果蒲經輸送帶后,經人工輔助分選后,油茶籽送入烘干設備,烘干后待榨。

步驟2中撞擊破殼機對鮮茶果進行破殼加工包括如下步驟:

a)根據茶果尺寸大小將茶果分級為尺寸差異小的茶果;

b)將分級好的茶果通過對輥擠壓破碎;

步驟4中的輥式擠壓破碎機包括錐形筒、支撐架、動力裝置,所述錐形筒可轉動的安裝在支撐架上,錐形筒和支撐架之間留有破殼間隙,所述動力裝置和錐形筒相連,所述錐形筒上設有錐形筒凹孔,所述支撐架設有進料口。將經過步驟2初步脫蒲的物料從進料口進入輥式破碎機,通過錐形筒凹孔帶入錐形筒和支撐架之間的間隙進行進一步脫蒲。

步驟8中所用烘干設備,包括用于快速加熱的第一烘干機、用于均勻加熱的第二烘干機和第四輸送帶,第四輸送帶用于將茶籽從第一烘干機輸送到第二烘干機上,第一烘干機用于對茶籽進行初級烘干,第二烘干機用于對茶籽進行精加熱;所述第一烘干機包括第一烘干機殼體和第一烘干機電機,第一烘干機殼體左側設有第一烘干機進料斗,第一烘干機殼體頂部設有煙囪,第一烘干機殼體右側下方設有第一烘干機出料斗,第一烘干機殼體右側上方設有排氣管,第一烘干機殼體底部設有爐盤,第一烘干機殼體外側在爐盤對應位置設有鼓風機;第一烘干機殼體內部設有體腔,體腔內設有烘干筒,烘干筒前部與第一烘干機進料斗相連,烘干筒后部與第一烘干機出料斗相連;烘干筒內部設有導料條;烘干筒左側設有滾筒齒輪,滾筒齒輪與第一烘干機電機相連,第一烘干機電機帶動烘干筒轉動;排氣管尾部設有抽風機,排氣管前部位于烘干筒內部,排氣管位于烘干筒內部分設有氣孔,氣孔的尺寸小于茶籽尺寸;第一烘干機殼體底部設有第一滾輪,便于第一烘干機殼體運輸和移動;所述第二烘干機,包括第二烘干機本體、第二烘干機第一電機和第二烘干機第二電機,第二烘干機本體內為空腔;空腔由上到下依次設有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和第三輸送帶,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和第一輸送帶水平沿著長度方向錯開布置;第二烘干機本體左側上部設有第二烘干機進料斗,第一輸送帶左端位于進料斗下方,右側下部設有出料斗,第三輸送帶右端位于出料斗上方;第二烘干機第一電機通過第一皮帶與第二輸送帶相連,第二烘干機第二電機通過第二皮帶與第三輸送帶相連,第三輸送帶通過第三皮帶與第一輸送帶相連;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和第一輸送帶上設有多個u型管加熱器;第四輸送帶用于連接第一烘干機出料斗和第二烘干機進料斗。分段烘干加熱,加熱均勻,避免劇烈加熱對茶籽烘干過度。

作為優(yōu)選,步驟2和步驟3之間還包括高低溫干燥步驟,先將將油茶鮮果在60℃以上的高溫氣體中保持2~3小時,接著將油茶鮮果在-20℃以下的低溫氣體中保持2~3小時,重復上述步驟3~5次。通過高低溫交替加熱冷卻,油茶鮮果殼體脆化,破殼效率高,通過實際對比測試,一次破殼率提高20%~30%。

一種油茶鮮果規(guī)?;A處理系統(tǒng)包括從左到右依次設有的風干儲藏設備、離心撞擊破殼機、輥式破碎設備、圓筒篩和振動篩,風干儲藏設備、離心撞擊破殼機、輥式破碎設備、圓筒篩和振動篩前部設有輸送物料的輸送帶,輸送帶上一端設有主動軸、另一端設有從動軸組件,主動軸與轉動電機相連、帶動輸送帶轉動,從動軸組件包括從動軸、從動軸套和底座,從動軸套上設有與從動軸配合的限位槽,從動軸套可轉動的安裝在底座上,從動軸套均勻設有多個撥動凸臺,底座上部設有上擺針、下部設有下擺針,上擺針和下擺針相對設置,上擺針和下擺針通過定位銷可轉動的安裝在底座上,上擺針和下擺針中部設有與撥動凸臺干涉的限位機構,上擺針和下擺針左側通過左側連桿相連、右側通過右側連桿相連,左側連桿和右側連桿中部設有插銷,插銷上部通過第一拉簧與底座上部相連、下部通過第二拉簧與底座下部相連。當輸送帶轉速過快時,上擺針和下擺針沒有回復到設定位置,阻擋撥動凸臺通過,降低從動軸轉速,確保物料輸送均勻,避免物料堆積,加工效果好,良品率高。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對鮮茶果進行工廠化和規(guī)模化處理,實現在車間內完成油茶果處理整個工序,包括果蒲-籽分離設備、茶籽烘干、殼-籽分離等,生產效率高,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工藝流程圖。

圖2為一種油茶鮮果規(guī)?;A處理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油茶鮮果規(guī)?;A處理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圖4為離心撞擊破殼機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離心撞擊破殼機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從動軸組件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從動軸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8為從動軸組件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輸送帶,2、風干儲藏設備,3、離心撞擊破殼機,4、輥式破碎設備,5、圓筒篩,6、振動篩,7、皮帶,8、底座,9、右側連桿,10、插銷,11、從動軸套,12、撥動凸臺,13、上擺針,14、定位銷,15、下擺針,16、左側連桿,31、破殼機進料口,32、破殼機殼體,33、滾筒,34、輻條篩,35、凸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fā)明的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上述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中的一種油茶鮮果規(guī)?;A處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油茶鮮果采摘后,漚堆5-7天,以充分后熟;

2.鮮茶果放入油茶果風干貯存?zhèn)}進行風干貯存,油茶果風干貯存?zhèn)},包括有由多個風干單元塊拼接構成的矩形圍墻,安裝在圍墻上方的三角形的屋頂框架,以及安裝在屋頂框架上方的多個彩鋼瓦;所述的風干單元塊包括有矩形的框架,框架的上下端面沿長度方向分別開設有兩組長條形的連接孔,框架兩側壁面的內側成型有一組以上的傾斜設置的插槽,插槽內插設有帶孔的隔板;

所述框架下部位于插槽較低端的一側轉動連接有一個帶孔的擋板,擋板上端與框架上部扣接;

所述擋板內壁的兩側分別連接有兩組側擋塊,擋板處于閉合狀態(tài)時各個側擋塊位于相鄰兩個隔板之間;

所述屋頂框架上位于各個彩鋼瓦上端的位置連接有與彩鋼瓦上端兩側鉸接的鉸接件,各個彩鋼瓦下端位置下方設有支撐彩鋼瓦的支撐桿,支撐桿下方垂直連接有支桿,各個支桿之間通過聯(lián)動桿連接,聯(lián)動桿與屋頂框架之間連接有電動推桿;

風干油茶果時確保擋板處于閉合狀態(tài),將油茶果鮮果從隔板較高的一端放入,風干之后打開擋板時風干的油茶果沿著擋板滑落至容器中;

所述屋頂框架的兩個坡面上的彩鋼瓦分別由兩組互相獨立的支撐桿、支桿、聯(lián)動桿及電動推桿支撐;當有自然風時電動推桿控制迎風面一側的彩鋼瓦張開,背風面一側的彩鋼瓦閉合;當無自然風時電動推桿控制兩側的彩鋼瓦同時張合;

3.通過輸送帶將預處理后的鮮茶果輸送到離心撞擊破殼機上,如圖4-5所示,離心撞擊破殼機包括破殼機殼體32、滾筒33和環(huán)設在滾筒左側的輻條篩34,破殼機殼體32上部設有破殼機進料口31,滾筒和環(huán)設在滾筒左側的輻條篩設置在破殼機殼體內部,滾筒上設有凸筋35,滾筒機轉速大于2000rpm,破殼機對鮮茶果進行撞擊破殼加工;

4.破殼后的茶籽和果殼通過漏斗結構輸入到輥式擠壓破碎機中進行二次破殼,輥式擠壓破碎機包括位于中部的轉動輥和弧形齒槽,轉動輥上設有破殼齒,破殼齒和弧形齒槽之間留有破殼間隙,破殼間隙由上到下依次變小,弧形齒槽和弧形齒槽下部設有出料口,弧形齒槽通過彈簧可活動的安裝在齒槽支架上;

5.果籽和果殼進入振動篩中進行篩選,分離出果蒲和油茶籽,

6.步驟5分離出的果蒲通過圓桶篩進行進一步篩選在果蒲中進一步分離出油茶籽,

7.步驟5分離出的油茶籽通過圓桶篩進行進一步篩選在果蒲中進一步分離出油茶籽,

8.步驟6和7分離出的油茶籽通過人工輔助分選,進行烘干;

9.烘干后的油茶籽入庫待榨。

步驟2中撞擊破殼機對鮮茶果進行破殼加工包括如下步驟:

a)根據茶果尺寸大小將茶果分級為尺寸差異小的茶果;

b)將分級好的茶果通過對輥擠壓破碎;

步驟4中的輥式擠壓破碎機包括錐形筒、支撐架、動力裝置,所述錐形筒可轉動的安裝在支撐架上,錐形筒和支撐架之間留有破殼間隙,所述動力裝置和錐形筒相連,所述錐形筒上設有錐形筒凹孔,所述支撐架設有進料口。將經過步驟2初步脫蒲的物料從進料口進入輥式破碎機,通過錐形筒凹孔帶入錐形筒和支撐架之間的間隙進行進一步脫蒲。

步驟8中所用烘干設備,包括用于快速加熱的第一烘干機、用于均勻加熱的第二烘干機和第四輸送帶,第四輸送帶用于將茶籽從第一烘干機輸送到第二烘干機上,第一烘干機用于對茶籽進行初級烘干,第二烘干機用于對茶籽進行精加熱;所述第一烘干機包括第一烘干機殼體和第一烘干機電機,第一烘干機殼體左側設有第一烘干機進料斗,第一烘干機殼體頂部設有煙囪,第一烘干機殼體右側下方設有第一烘干機出料斗,第一烘干機殼體右側上方設有排氣管,第一烘干機殼體底部設有爐盤,第一烘干機殼體外側在爐盤對應位置設有鼓風機;第一烘干機殼體內部設有體腔,體腔內設有烘干筒,烘干筒前部與第一烘干機進料斗相連,烘干筒后部與第一烘干機出料斗相連;烘干筒內部設有導料條;烘干筒左側設有滾筒齒輪,滾筒齒輪與第一烘干機電機相連,第一烘干機電機帶動烘干筒轉動;排氣管尾部設有抽風機,排氣管前部位于烘干筒內部,排氣管位于烘干筒內部分設有氣孔,氣孔的尺寸小于茶籽尺寸;第一烘干機殼體底部設有第一滾輪,便于第一烘干機殼體運輸和移動;所述第二烘干機,包括第二烘干機本體、第二烘干機第一電機和第二烘干機第二電機,第二烘干機本體內為空腔;空腔由上到下依次設有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和第三輸送帶,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和第一輸送帶水平沿著長度方向錯開布置;第二烘干機本體左側上部設有第二烘干機進料斗,第一輸送帶左端位于進料斗下方,右側下部設有出料斗,第三輸送帶右端位于出料斗上方;第二烘干機第一電機通過第一皮帶與第二輸送帶相連,第二烘干機第二電機通過第二皮帶與第三輸送帶相連,第三輸送帶通過第三皮帶與第一輸送帶相連;第一輸送帶、第二輸送帶和第一輸送帶上設有多個u型管加熱器;第四輸送帶用于連接第一烘干機出料斗和第二烘干機進料斗。分段烘干加熱,加熱均勻,避免劇烈加熱對茶籽烘干過度。

8、底座,9、右側連桿,10、插銷,11、從動軸套,12、撥動凸臺,13、上擺針,14、定位銷,15、下擺針,16、左側連桿,

如圖2-3所示,一種油茶鮮果規(guī)?;A處理系統(tǒng)包括從左到右依次設有的風干儲藏設備2、離心撞擊破殼機3、輥式破碎設備4、圓筒篩5和振動篩6。風干儲藏設備2、離心撞擊破殼機3、輥式破碎設備4、圓筒篩5和振動篩6前部設有輸送物料的輸送帶1,輸送帶上一端設有主動軸、另一端設有從動軸組件,主動軸與轉動電機相連、帶動輸送帶轉動,如圖6-8所示,從動軸組件包括從動軸、從動軸套11和底座8,從動軸套11上設有與從動軸配合的限位槽,從動軸套11可轉動的安裝在底座8上,從動軸套11均勻設有4個撥動凸臺12,底座8上部設有上擺針13、下部設有下擺針15,上擺針13和下擺針15相對設置,上擺針13和下擺針15通過定位銷14可轉動的安裝在底座8上,上擺針13和下擺針15中部設有與撥動凸臺12干涉的限位機構,上擺針13和下擺針15左側通過左側連桿16相連、右側通過右側連桿9相連,左側連桿16和右側連桿9中部設有插銷10,插銷10上部通過第一拉簧與底座8上部相連、下部通過第二拉簧與底座8下部相連。當輸送帶轉速過快時,上擺針13和下擺針15沒有回復到設定位置,阻擋撥動凸臺12通過,降低從動軸轉速,確保物料輸送均勻,避免物料堆積,加工效果好,良品率高。

相關知識

花茶的制作工藝及加工方法
一種茶渣分級處理裝置及處理工藝的制作方法
一種基于亞臨界水熱處理的污泥高效資源化處理工藝的制作方法
一種油茶面及其制作方法
鳳凰單叢茶的制作工藝及原理
茶葉制作工藝,各類茶葉的制茶流程(工藝梳理)
明清時期烹飪傳統(tǒng)糖果的制作工藝
風選分離的油茶果脫殼處理方法與流程
傳統(tǒng)糖果制作工藝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鳳凰單叢茶的制作工藝 六大工藝詳解

網址: 一種油茶鮮果規(guī)?;A處理工藝及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http://m.u1s5d6.cn/newsview72109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