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素食文化:源于三國傳承千年 山東煎餅歷久彌香

素食文化:源于三國傳承千年 山東煎餅歷久彌香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8日 13:04

(圖片來源:cri),

煎餅既是山東省的傳統(tǒng)美食,也是一些地區(qū)的主食。尤其泰安地區(qū),不但是煎餅的發(fā)源地,煎餅的普及率高,而且該地的“泰安煎餅”遠近聞名,享有很高聲譽。

煎餅是用面粉和成糊糊烙出來的又酥又脆的薄餅。它創(chuàng)制的確切年代,現(xiàn)已無從查考。但有關煎餅的傳說,則可追溯到三國時期。傳說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初,兵少將弱,常被曹兵追殺。一次被圍在山東沂河、沭河之間,鍋灶盡失,不能做飯,將士饑餓難耐。諸葛亮便讓伙夫把玉米面和成糊糊,放在銅鑼上攤平,再置于火上烙烤,烤出又香又脆的薄餅。將士食后士氣大振,終于殺出重圍。此法傳至民間,百姓便用鐵鏊代替銅鑼,烙出了賴以活命的煎餅……

(圖片來源:中新網(wǎng))

在煎餅的發(fā)源地泰安,唐朝時就已經(jīng)有了煎餅。相傳黃巢起義軍駐扎在泰山,當?shù)匕傩站驮约屣瀯谲姟?967年,泰安郊區(qū)羊樓村范家老戶拆除舊屋時,在屋墻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份明代萬歷年間的分家“契約”,上面寫著“鏊子一盤,煎餅二十三斤”。由煎餅和攤煎餅的工具在家產(chǎn)中所占位置,可以推想到在四五百年前的明代,煎餅就已是泰安百姓的主食了。

煎餅不但百姓喜愛,一些名人也對它情有獨鐘。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說:“山東孔藩臺(布政使)家制薄餅,薄如蟬翼,大若茶盤,柔嫩絕倫?!薄俺钥追讲★?,而天下之薄餅可廢?!痹端f的薄餅,就是山東煎餅。他認為這種薄餅“薄如蟬翼,柔嫩絕倫”,又好看又好吃。有了它,天下所有的薄餅都可以廢掉不要了。

清代大文學家蒲松齡長期生活在民間,深知“煎餅之有裨于民生,非鮮淺也”,懷著深厚感情寫了一篇《煎餅賦》,生動地描述了煎餅的歷史演變、制作過程以及當時百姓的食用狀況等,為研究民間飲食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他筆下的煎餅,樣子是那樣美:“圓如望月,大如銅鉦。薄似剡溪之紙,色似黃鶴之翎”;味道是那樣好:“三五重疊,炙烤成焦,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遠飄?!背陨纤?,又能充饑,又能養(yǎng)生:“晨一飽而遠幕,腹殷然其雷鳴。備老饕之一啖,亦可以鼓腹而延生。”蒲老先生對煎餅一往情深,真可謂煎餅的鐵桿知己!

(圖片來源:cri)

另一位對煎餅倍加推崇的,是民國年間的抗日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他在泰安隱居期間,不但愛吃煎餅,還把煎餅稱作“抗日餅”,極力提倡用煎餅做軍食,供應抗日前線。他曾深情地說道:“資本主義國家的軍隊,戰(zhàn)時吃的是餅干、罐頭。我們國家窮,吃不起。饅頭、大餅易腐,不好儲存。在戰(zhàn)地生火做飯,又容易暴露目標。只有煎餅既久而不腐,又省錢,且容易攜帶。而制作煎餅用的原料,又是我國盛產(chǎn)的玉米、高粱、小米、大豆,最適合我國的情況了。”他還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一本《煎餅——抗日與軍食》的小冊子,詳細介紹了制作煎餅的原料、方法和煎餅的營養(yǎng)價值等,并親手將這本書送給蔣介石,請蔣批轉后勤部門推廣使用。

對于煎餅的“功勞”,民間還有許多傳說,其中較著者是用煎餅搞外交:三國時期,諸葛亮在赤壁大戰(zhàn)前出使東吳,孫權設宴款待,周瑜作陪。宴席上南北大菜齊備,足顯東吳之富足。開宴時,周瑜將江東的特色菜都放在孫權面前,以示固守江東之意,孫權也會意地笑望諸葛亮。諸葛亮命從人取來煎餅,將其余菜肴卷入餅中食之。周瑜大驚:“先生欲席卷天下乎?”諸葛亮笑答:“江東獨存。”孫權也取一張煎餅,卷入除川菜以外的菜肴而食,并與諸葛亮會心地哈哈大笑。從此,雙方聯(lián)合起來,大敗曹兵。對此典故,唐代武則天的謀臣徐有功(山東臨沂人)曾寫詩贊道:

滾滾長江雖天塹,

怎擋百萬虎狼兵。

若非煎餅合吳蜀,

天下早已歸曹公。

以上傳說,雖是于史無據(jù),但也從另一側面反映出煎餅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圖片來源:nipic)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相關知識

穿越三千年醇香,西安黃桂稠酒:歷史的味道,今日的傳承!
江永瑤山油茶:瑤族食俗的千年傳承與健康魅力
油茶:不只是飲品,一杯傳承千年的文化香
廣東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新傳承
碧生源一直傳承東方茶術
三千年茶文化:中華綠茶的當代解讀
「湘韻茶香」湖南十大名茶,品味千年茶文化的醇厚韻味
瓊漿清香四溢 勝卻人間無數(shù)——探訪中國重要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統(tǒng)
青海食文化:青稞餅
碧生源開啟茶文化的起源之筆

網(wǎng)址: 素食文化:源于三國傳承千年 山東煎餅歷久彌香 http://m.u1s5d6.cn/newsview62101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