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當你感覺疲勞或皮膚干燥的時候,可能會有人告訴你應該多喝水——這似乎是一個很常見的“治療”方法。然而,這個建議來自幾十年前的健康指南,可能并沒有太多科學依據(jù)。
許多人認為每天應該至少喝八杯水
19世紀初,人們只有在接近死亡時才肯屈尊飲水。用水療法的創(chuàng)始人文森特·普雷斯尼茨(Vincent Priessnitz)的話來說,只有那些“貧困至窮途末路的人才會用水解渴”。他補充道,許多人從未一次喝下超過半品脫(約合284毫升)的白開水。
這樣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近年來,英國成年人的飲水量越來越多,而在美國,瓶裝水的銷量已經(jīng)超過了蘇打水。我們每天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信息轟炸,告訴我們每天要喝好幾升水,才能使我們保持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并擁有美麗肌膚。此外,多喝水還會讓我們減肥和避免癌癥。
在最初的指南中,每日攝取的液體量包括
水果和蔬菜所含的水分
通勤者被鼓勵在搭乘倫敦地鐵時攜帶瓶裝水,學生被建議帶水上課,而在幾乎所有的辦公室和會議室中,都可以見到大桶的飲用水。
“8×8法則”助長了人們對喝水的熱衷。這條非官方建議指出,在其他任何飲料之外,我們每天應該喝8杯240毫升的水,總計剛好接近兩升。
然而,這條“法則”并沒有得到科學證據(jù)的支持。無論是英國還是歐盟的官方指南都沒有提到我們應該喝這么多水。
那么,“8×8法則”從何而來?似乎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對兩條指導意見的誤讀,而這兩條意見都出自幾十年前。
1945年,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的食品與營養(yǎng)部門建議,成年人每攝入1卡路里的推薦食物,就要攝入1毫升液體。這相當于每天攝入2000卡路里的女性應該攝入兩升液體,而攝入2500卡路里的男性應該攝入2.5升液體。不僅僅是水,還包括大多數(shù)飲料——以及含水量可高達98%的水果和蔬菜。
1974年,營養(yǎng)學家瑪格麗特·麥克威廉姆斯(Margaret McWilliams)和弗雷德里克·斯戴爾(Frederick Stare)在合著的《良好健康之營養(yǎng)》(Nutrition for Good Health)一書中建議,成年人平均每天應該喝6到8杯水。不過,兩位作者指出,這其中可以包含水果和蔬菜,以及含咖啡因飲料和軟飲料,甚至啤酒。
相信口渴感
當然,水確實很重要。水約占我們體重的三分之二,它攜帶著營養(yǎng)物質和各種廢物,流經(jīng)我們身體各處,調(diào)節(jié)我們的體溫,在我們的關節(jié)中充當潤滑劑和減震器,并且在我們體內(nèi)發(fā)生的大多數(shù)化學反應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我們不斷地通過流汗、排尿和呼吸流失水分。確保體內(nèi)有足夠的水可以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也是避免脫水的關鍵。當我們的身體失去1%至2%的水分時,就會出現(xiàn)可見的脫水癥狀。如果沒有及時補水,這些癥狀還會繼續(xù)惡化。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脫水會造成致命后果。
多年來有關“8×8法則”的種種未經(jīng)證實的說法讓我們相信,感覺口渴就已經(jīng)意味著我們處于危險的脫水狀態(tài)。然而,大多數(shù)專業(yè)人士認可的觀點是,當身體發(fā)出信號時,我們并不需要攝入過多的液體。
美國塔夫茨大學神經(jīng)科學與衰老實驗室的資深科學家歐文·羅森博格(Irwin Rosenburg)說:“對水合作用的控制是我們在演化過程中發(fā)展出來的最復雜的機制之一,可以追溯到我們祖先從海洋爬上陸地的時候。我們擁有大量復雜的手段來保持充足的水分?!?/p>
在健康的人體中,大腦會監(jiān)測身體什么時候開始脫水,并啟動口渴感來促進喝水。大腦還會釋放一種激素,向腎臟發(fā)出信號,通過濃縮尿液來保存水分。
*圖丨《HPV疫苗能否讓我們告別宮頸癌?》韓麗榮
“如果你聽從你的身體,那它就會告訴你什么時候渴了,”運動醫(yī)學顧問、倫敦大學學院運動醫(yī)學、運動與健康臨床講師兼布倫海姆及倫敦鐵人三項醫(yī)學顧問考特尼·基普思(Courtney Kipps)說,“‘當你感到口渴時已經(jīng)太遲’這一謬論所基于的假設是:口渴是體液不足的不完美標志。但是,為什么身體里其他一切都那么完美,只有口渴是不完美的?在人類幾千年的演化中,口渴感一直很有效?!?/p>
當然,水是最健康的選擇,因為它不含卡路里,但其他飲料也可以為我們提供水分,包括茶和咖啡。雖然咖啡因有輕微的利尿功能,但研究表明,茶和咖啡仍然有助于水合作用——酒精飲料也是如此。
脫水是什么樣的?
脫水意味著你流失的水分比攝入的更多。脫水的癥狀包括尿液呈暗黃色;感到疲倦、頭昏眼花或頭重腳輕;口干舌燥,嘴唇和眼睛也感到干燥;每天小便少于四次。當然,最常見的癥狀是感到口渴。
為健康喝水
如果我們喝的水超過了身體信號所需要的限度,沒有證據(jù)表明這么做除了避免脫水之外,還有什么其他好處。
不過,研究仍然表明,避免輕度脫水早期階段的出現(xiàn)也有一些重要的好處。例如,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當飲用的水足以避免輕度脫水時,有助于保持大腦功能并提高我們完成簡單任務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水是最健康的補水選項,
但茶、咖啡甚至酒精飲料也可以補水
一些研究顯示,液體攝入有助于控制體重。布倫達·戴維(Brenda Davy)是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的人類營養(yǎng)、食品和運動教授,她進行了一些關于液體攝入和體重關系的研究。
在一項研究中,她將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兩組成員都被要求在三個月內(nèi)遵循健康的飲食,但其中一組被要求在每餐前半小時喝500毫升的水。結果表明,喝了水的那組比另一組減重更多。
兩組參與者都被要求每天要走一萬步,而那些餐前喝水的人更能堅持這一目標。戴維猜測,這可能是因為1%到2%的輕度脫水很常見,而許多人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這種情況,而即使是這種輕度脫水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能量水平。
然而,倫敦大學學院的重癥監(jiān)護醫(yī)學教授芭芭拉·羅爾斯(Barbara Rolls)表示,任何與喝水有關的減重更可能是因為水被用作含糖飲料的替代品。她說:“認為餐前喝水會讓體重減輕的觀點并不成立,而且喝下的水本身很快就會從胃里排空。但是,如果你是通過食物——比如湯——來攝取更多的水,那這就有助于維持你的飽腹感,因為水與食物結合在一起,在胃里停留的時間更長?!?/p>
流行觀點中多喝水對健康的另一個好處是改善膚色并更好地保濕皮膚。但是,沒有證據(jù)表明這一說法的背后有可信的科學機制。
喝太多也不好?
每天堅持喝八杯水并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但是,認為我們需要多喝水,甚至應該超過身體信號所需水量的觀點,有時會導致危險。
當攝入過多液體導致血液中的鈉被稀釋時,情況可能會變得很嚴重。這會造成大腦和肺部的腫脹,因為體液會轉移,以平衡血液中的鈉含量。
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里,基普思已經(jīng)注意到,至少有15個體育賽事期間有運動員死于過度飲水的案例。她推測這些案例部分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口渴機制產(chǎn)生了不信任,認為需要喝下比身體所需更多的水,才能避免脫水。她說:“醫(yī)院的護士和醫(yī)生會看到嚴重脫水的患者,他們的醫(yī)學癥狀很嚴重,或者已經(jīng)好幾天不能喝水,但是這些情況與人們在馬拉松比賽中擔心的脫水非常不同?!奔s翰娜·帕克納姆(Johanna Pakenham)參加了2018年的倫敦馬拉松,這是該賽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屆。不過,帕克納姆對當天的情形已經(jīng)記不得多少,她在比賽中喝了太多的水,以至于因飲水過量而出現(xiàn)了低血鈉癥(hyponatremia)。當天晚些時候,她被緊急送往醫(yī)院。
許多人沒想到的是,水喝得過多有時也會很危險
帕克納姆說:“我的朋友和伙伴以為我脫水了,他們給了我一大杯水。我出現(xiàn)了一次嚴重痙攣,我的心臟停止了。我被空運到醫(yī)院,從周日晚上一直昏迷到下個周二?!?/p>
帕克納姆計劃今年再次參加倫敦馬拉松,她表示,朋友們和馬拉松海報上提供的唯一一條健康建議就是多喝水?!皩ξ襾碚f,只要吃幾片電解質藥片就可以了,這能提高血液中的鈉含量。我以前跑過幾次馬拉松,但我并不了解,”她說,“我真的希望人們能知道,如此簡單的事情也可能帶來致命后果。”
應該喝多少水?
我們必須經(jīng)常補水的觀點意味著,許多人無論走到哪里都要隨身帶著水,他們喝的水比身體所需的還多。
“在沙漠中央,一個人在可能出現(xiàn)的最高氣溫下,每小時出汗量約為兩升,但這很難達到,”倫敦運動、鍛煉與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主管休·蒙哥馬利(Hugh Montgomery)說,“至于在搭乘20分鐘的倫敦地鐵時帶上500毫升的水……你永遠不會熱到以這樣的速率出汗,即使你已經(jīng)汗流浹背?!?/p>
對于那些更愿意遵循官方指南而非口渴感的人,英國國家醫(yī)療服務體系(NHS)的建議是每天喝6到8杯液體,包括低脂牛奶和無糖飲料,如茶和咖啡。
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一旦我們超過60歲,我們的口渴機制就會失去敏感度。戴維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天然的口渴機制會變得不那么敏感,我們比年輕人更容易脫水。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可能需要更注意液體攝入的習慣,以保持水分充足?!?/p>
大多數(shù)專家都認為,我們對液體的需求因人而異,取決于個人的年齡、體型、性別、環(huán)境和體力活動水平。
“8×8法則的一個錯誤之處在于,它把我們作為有機體對所處環(huán)境的反應完全簡單化了,”羅森博格說,“在考慮液體需求時,我們應該像考慮能量需求那樣,我們談論的是所處的溫度,以及所參與體力活動的水平?!?/p>
大多數(shù)專家傾向于認為,我們不需要擔心每天應該喝多少水:當我們口渴時,身體會向我們發(fā)出信號,就像我們餓了或累了時一樣。超過身體所需的飲水對健康的唯一好處,似乎就只有你經(jīng)常跑去廁所所消耗的額外熱量。(任天)
(內(nèi)容來源:新浪科技)
相關知識
〖《孕育新生命:這些知識你必知》〗
潮人新知
新手媽媽必知
XBB會在我國引起新一輪流行嗎?必知新冠防護必知的40個知識點
新生兒護理知識(護理的知識介紹)
【新生兒護理知識】新生兒護理注意事項
新生兒護理新手父母必知的五大要點
新生兒護理知識大全是什么
新生兒疾病篩查知識及答疑
新生兒護理知識大全
網(wǎng)址: 新知 http://m.u1s5d6.cn/newsview59780.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