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談》觀點丨重口味減鹽要循序漸進,每天5克鹽更健康

《健談》觀點丨重口味減鹽要循序漸進,每天5克鹽更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1日 06:03

今年9月15日-9月21日是第4個“9·15減鹽周”,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人人行動 全民控鹽”,傳播低鹽飲食知識,向公眾宣傳“就要5克”的減鹽理念和生活技巧。如何避免“隱形鹽”?選加碘鹽還是低鈉鹽?在最新一期的新京報《健談》直播中,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營養(yǎng)師張家瑜教大家如何科學控鹽。

Q:《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人每天攝入不超過5克鹽。過多攝入鹽分,對身體有哪些潛在影響?

張家瑜:鹽的主要成分99%以上是氯化鈉,過量鹽對身體的影響其實主要指的是鈉對身體的危害。鈉攝入過多會損害心血管系統(tǒng),引發(fā)高血壓、卒中等,鈉需要經(jīng)由腎臟排出,攝入過多會增加腎臟負擔。在排出鈉的同時,鈣也會排出,過多鈣流失會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導致老年人骨質(zhì)疏松等問題。此外,高鹽還會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癌風險。

Q:口味偏咸的家庭,如何減鹽?

張家瑜:重口味的形成是一個長期過程,想要改變建議循序漸進,逐漸減鹽,長此以往,對咸味的需求就會慢慢降低。

減少鹽攝入的方法有很多。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減少在外就餐和吃外賣的頻率,這些食物一般都高油高鹽,如果不得不吃,在吃之前用水涮一下,可以去掉一部分油和鹽。多選擇新鮮的食材,如蔬菜、水果、新鮮的魚蝦。烹飪方式的選擇上,蒸煮肯定比紅燒的鹽少;少用調(diào)味品,用蔥、姜、蒜代替一部分醬油和鹽,如蒜蓉西蘭花,蒜蓉莜麥菜以蒜蓉來代替醬油和鹽的攝入。少吃肉湯、咸湯、菜湯,因為鹽溶于水。還可以使用鹽勺。

Q:除了做飯放鹽,生活中有哪些“隱形鹽”?

張家瑜:“隱形鹽”主要有兩大部分,一個是調(diào)味料,如醬油、味精、耗油等;另一個是包裝食品。比如新鮮的西紅柿含鈉量很少,但把它制成果汁后含鈉量明顯升高,番茄醬的鈉含量更高;豬肉100克含鈉大概為70毫克,做成香腸后,100克的含鈉量可以達到2500毫克。一些包裝食品中的鈉經(jīng)常被我們忽視,比如掛面,4兩掛面就相當于攝入5克的食鹽,也就是說,一個人今天吃了4兩主食掛面鹽攝入量就達標了。

Q:在挑選相應的產(chǎn)品時,應重點關注包裝中的哪些信息?

張家瑜:選購包裝食品時,可以通過看食物成分表來判斷是否為高鹽食品。每100克食物中含鈉大于800毫克時,就可以稱為高鈉食物,建議少吃。看營養(yǎng)素參考值(NRV)中“鈉”的百分比,即食品中鈉元素占一天人體所需的百分比,當這個值大于30%時,即為高鈉食品,建議少吃。在看食物成分表時要注意含量,比如其標注的是每100克的鈉含量還是每份的鈉含量,單位不同,鈉含量可能大相徑庭,避免掉入高鈉“陷阱”。

Q:低鈉鹽、加碘鹽等不同種類鹽有什么區(qū)別?選購時應遵循什么原則?

張家瑜:健康人群選擇普通的加碘鹽即可,注意控制鹽攝入量。我國之所以提倡加碘鹽,是因為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屬于低碘的水質(zhì)和土質(zhì),缺乏碘會導致矮小癥、影響智力發(fā)育等,因此建議食用加碘鹽。

有高血壓風險或已經(jīng)患高血壓的人群,可以選擇低鈉鹽。低鈉鹽是把大約1/3的氯化鈉替換成了氯化鉀。選擇低鈉鹽并不意味著可以多吃鹽。因為選擇低鈉鹽的人群往往需要控制血壓或高血壓風險,需要在健康人群攝入量的基礎上再降低鈉的攝入量,所以盡管選擇低鈉鹽也不可增加鹽攝入量,否則就背離了初衷。需要提醒的是,部分人群不適合低鈉鹽,如患有尿毒癥、高鉀血癥的患者、大量出汗的人群。

Q:生抽、老抽、蠔油等常用調(diào)味料,在鹽的含量上有什么區(qū)別?

張家瑜:差別不會很大,但是不同品牌、不同釀造方式,會有一些差距。臨床上為了簡便,一般有一個簡單的換算方式,即5毫升醬油相當于1克鹽;10克豆瓣醬相當于1.5克鹽。我們所說的一天攝入5克鹽,不僅包含食鹽,還應該算上所有的調(diào)味料,如醬油、生抽、老抽、蠔油、黃豆醬、豆瓣醬……因此,烹調(diào)時,如果放了比較多的醬類、味精,就要相應減少鹽的量。

Q:有這樣一種觀點,“做菜時在菜品即將出鍋或關火后再放鹽,既能夠保證菜的口味,也能減少食鹽攝入量”,這種觀點是否正確?

張家瑜: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如果烹飪時放鹽比較早,食鹽會慢慢滲入食材中,等到最后出鍋吃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咸度不夠,這時如果繼續(xù)加鹽,鹽的攝入量就會增加,如果最后放鹽,鹽還在食物表面,咸度可能跟早放鹽一樣,但是鹽量卻是少的。在炒制綠色蔬菜時,尤其是葉子類的蔬菜,過早加鹽會導致出水,蔬菜會變軟,出水的同時水溶性維生素會大量流失,最后加鹽也可避免維生素的損失。

Q:腌肉、腌菜等本身就含有一定的鹽分,在烹調(diào)這類食物時,為減少鹽分的攝入,要特別注意哪些方面?

張家瑜:不建議大家食用腌肉、腌菜類食物,它們的鹽含量高,亞硝酸鹽的含量也高,對健康不利。如果一定要吃,可以切成片用水多洗幾遍,泡一泡,讓鹽盡量多地溶于水中,再進行炒制。另外,減少食用頻率,如本來一周吃三次,慢慢減少至一周兩次或一次;降低每次的攝入量。

Q:每天要不超過5克鹽,怎么樣去計算自己有沒有超標?

張家瑜:比如早上喝牛奶、吃雞蛋、饅頭等基本沒有攝入鹽,中午晚上就可以各分配2.5克鹽。以晚餐為例,兩個人的鹽量就是5克,要炒兩個菜,每個菜可以放2.5克鹽,準備一個鹽勺,這樣放入的鹽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shù)。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盧茜

相關知識

“口重”更應注意少吃鹽
一周健康減肥食譜 循序漸進
彩色高檔鹽更天然、更健康嗎?
減肥要循序漸進,科學減重
減肥需要循序漸進
循序漸進練瑜伽
一周健康減肥食譜 循序漸進 減肥不反彈
減油減鹽 健康生活
巧克力早餐麥片丨健康·零食
胎教應該循序漸進

網(wǎng)址: 《健談》觀點丨重口味減鹽要循序漸進,每天5克鹽更健康 http://m.u1s5d6.cn/newsview43461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