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與健康生活方式現(xiàn)狀及相關性分析
吳 瓊,趙光紅,龔 娟,程 瑜
1武漢城市學院醫(yī)學部,湖北武漢,430083; 2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廣東廣州,510275
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其健康水平將對整個社會的健康狀況產生重大影響。研究表明[1-2],大學生已成為亞健康的高發(fā)人群,而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運動、作息不規(guī)律等是導致其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探究大學生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預措施具有重要意義。電子健康素養(yǎng)是指個體通過電子媒介獲取、理解和評價健康信息并利用所得信息來解決自身健康問題的能力[3]。國外研究表明,電子健康素養(yǎng)有助于促進個體健康行為的形成,與電子健康素養(yǎng)低的個體對比,電子健康素養(yǎng)較高的個體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4-5]。目前我國關于電子健康素養(yǎng)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6],研究對象多為患者,少數(shù)涉及大學生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現(xiàn)狀和影響因素研究[7-8],對電子健康素養(yǎng)與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相關性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調查武漢市4所高校大學生的電子健康素養(yǎng)與健康生活方式現(xiàn)狀,分析二者間的關系,為今后采取相關干預措施、促進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形成提供參考。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21年4-5月,采用分層抽樣方法,抽取武漢市4所綜合性高校,每校按年級分層抽取在校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以不記名方式填寫,并當場回收。共發(fā)放問卷2734份,回收有效問卷2640份,有效率96.56%。本項研究獲得所有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自行設計,包括年齡、性別、年級、專業(yè)、生源地、是否獨生子女、家庭結構、家庭經濟條件、學習壓力、自評健康狀況等。
1.2.2 高校學生電子媒介健康素養(yǎng)量表。高校學生電子媒介健康素養(yǎng)量表由唐增等[9]編制,主要用于高校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的評估。量表共20個條目,包括電子媒介健康獲取能力(7個條目)、電子媒介健康評價能力(8個條目)和電子媒介健康實踐能力(5個條目)3個維度。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計1-5分,總分范圍在2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電子媒介健康素養(yǎng)越高。本研究中量表Cronbach's alpha為0.962,3個維度Cronbach's alpha分別為0.921、0.926、0.909,KMO值為0.973,Bartlett檢驗值為41017.730(P<0.001)。
1.2.3 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評價量表。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評價量表由王冬編制、焦建鵬等修訂[10]。量表由33個條目構成,共8個維度,分別是運動鍛煉行為(3個條目)、規(guī)律生活行為(3個條目)、飲食營養(yǎng)行為(4個條目)、健康危害行為(2個條目)、健康責任行為(5個條目)、人際支持行為(6個條目)、壓力管理行為(5個條目)、生命欣賞行為(5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從不”到“總是”依次計1-5分,其中條目11、12為反向計分,總分范圍33-165分,得分越高代表健康生活方式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Cronbach's alpha為0.949,8個維度Cronbach's alpha在0.751-0.889之間,KMO值為0.966,Bartlett檢驗值為49133.63(P<0.001)。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描述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因素,通過偏相關分析對電子健康素養(yǎng)與健康生活方式的關系進行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2640名調查對象年齡范圍17-24歲,平均年齡(19.71±1.31)歲。其中男生1011人(38.3%),女生1629人(61.7%);大一至大四分別占比31.7%、23.1%、25.5%、19.7%;大部分為非醫(yī)學專業(yè)(76.7%);城鎮(zhèn)戶籍占比較多(53.2%);多數(shù)為非獨生子女(58.4%);家庭結構以原生家庭為主(87.7%);大部分調查對象家庭經濟條件、學習壓力程度、自評健康狀況均為一般(分別占比68.1%、62.3%、54.1%)。
2.2 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現(xiàn)狀
本調查中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總分為(74.84±16.38)分,各維度得分由高到低為電子媒介健康獲取能力、電子媒介健康評價能力、電子媒介健康實踐能力。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電子健康素養(yǎng)得分情況
2.3 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現(xiàn)狀
本調查中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總分為(128.48±21.65)分,各維度得分由高到低為健康責任行為、人際支持行為、健康危害行為、生命欣賞行為、壓力管理行為、飲食營養(yǎng)行為、規(guī)律生活行為、運動鍛煉行為。見表2。
2.4 不同特征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與健康生活方式的單因素分析
不同性別、年級、生源地、是否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學習壓力、自評健康狀況的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得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不同性別、年級、家庭結構、家庭經濟條件、學習壓力、自評健康狀況的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見表3。
表2 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情況
2.5 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與健康生活方式的相關性
控制性別、年級、生源地、是否獨生子女、家庭結構、家庭經濟條件、學習壓力、自評健康狀況等因素進行偏相關分析顯示,電子健康素養(yǎng)與健康生活方式呈顯著正相關(r=0.693,P<0.01),電子健康素養(yǎng)各維度與健康生活方式各維度均呈顯著正相關(r=0.245-0.567,P<0.01)。見表4。
表3 不同特征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與健康生活方式的單因素分析
表4 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與健康生活方式的偏相關性
2.6 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多因素分析
以健康生活方式得分為因變量,以性別、年級、生源地、是否獨生子女、家庭結構、家庭經濟條件、學習壓力、自評健康狀況、電子健康素養(yǎng)得分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其中分類變量均設置啞變量納入,電子健康素養(yǎng)得分原值輸入,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5。結果顯示,家庭經濟條件、自評健康狀況、電子健康素養(yǎng)是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因素,可解釋總體變異度的50.8%。見表6。
表5 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6 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多因素分析
表6(續(xù))
3 討論
3.1 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水平一般
結果顯示,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總分為(74.84±16.38)分,處于一般水平,略高于以往研究結果[9],可能與近年來互聯(lián)網普及程度不斷深入有關[11]。電子健康素養(yǎng)各維度得分結果顯示,電子媒介健康獲取能力維度條目均分最高,電子媒介健康實踐能力維度條目均分最低,與唐增等研究結果一致[9],表明大學生能夠使用互聯(lián)網搜尋獲取健康信息,但應用電子健康信息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實踐能力較低,不能有效地將獲取的電子健康信息轉化和內嵌于自身行為和生活方式中[12],可能與現(xiàn)有網絡健康信息紛繁復雜,大學生醫(yī)學基礎知識儲備較少,對健康信息甄別能力有限,缺乏使用信息做出相關健康抉擇的信心有關。因此,建議高校加強衛(wèi)生健康和醫(yī)學科普教育,同時優(yōu)化圖書館等部門健康信息服務方式[13],提高大學生基本醫(yī)學素養(yǎng);另外政府相關部門應主導推動健康信息平臺標準化建設,健全網絡健康信息監(jiān)管機制,為提升大學生電子健康信息評價、應用能力提供良好的渠道和環(huán)境。
3.2 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處于中等水平
結果顯示,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總分為(128.48±21.65)分,處于中等水平,與既往研究結果類似[14],尚有待提高。在健康生活方式8個維度中,得分最高的維度是健康責任行為,與郭章杰等研究結果一致[15],說明當代大學生具有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對自身健康責任較為明確。值得重點關注的是,運動鍛煉行為維度得分在8個維度中處于最低水平,與國內外研究結果一致[15-16],分析原因,可能一方面因學業(yè)及就業(yè)上的壓力,學習占據(jù)了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大學生對移動網絡的依賴降低了其對體育鍛煉的興趣[17],因此,加強大學生運動鍛煉行為干預是促進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建立的重點。研究顯示,從外部給予大學生社會支持,能有效提升其內部自我效能感,進而促進其產生體育鍛煉行為[18]。作為高校,應不斷完善體育鍛煉設施的建設,加強運動技術指導與培訓,同時在校園內豐富和發(fā)展體育活動類學生社團,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社會支持環(huán)境,引導其樹立終身體育意識、養(yǎng)成良好運動習慣。
3.3 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與健康生活方式呈顯著正相關
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與健康生活方式呈正相關,即電子健康素養(yǎng)越高,其健康生活方式水平越高,與Yang等研究結果一致[19]。大學階段是個體健康行為發(fā)展定型的關鍵時期,大學生作為特定的青年群體,思想多元但尚未成熟,有研究指出,大學生飲酒、吸煙、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運動等健康危險行為廣泛存在[20]。
根據(jù)知-信-行模式[21],健康知識是促進個體建立正確健康信念,進而改變健康相關行為的基礎。良好的電子健康素養(yǎng)有助于強化個體健康知識儲備及健康責任意識,促使個體對自身健康管理產生積極的認知,從而主動獲取合適的健康信息以做出適當?shù)慕】禌Q策,使自身健康行為得到矯正或改善。Hsu等研究發(fā)現(xiàn),電子健康素養(yǎng)更高的大學生采取健康飲食、鍛煉和睡眠行為的概率更高,可見電子健康素養(yǎng)的提升對大學生健康行為的形成具有促進效應,與本研究結論一致[5]。建立高校重視并加強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促使大學生轉變危險行為,采納健康行為,從而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質量。
3.4 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家庭經濟條件、自評健康狀況和電子健康素養(yǎng)是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因素。與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及較好者相比,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水平較高,與既往研究結果不完全一致[22],可能與樣本量大小不同有關。一項關于青少年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23],家庭經濟水平高的青少年體育鍛煉頻率更高,但食用垃圾食品的頻率也更高,提示家庭經濟條件對個體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作用不一定始終保持正向,關于二者在大學生群體中的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自評健康是個體對自身生理狀況、心理狀況和社會功能的主觀綜合評價[24]。自評健康狀況越好的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得分越高,與Hsieh等研究結論一致[25],進一步證實了Pender健康促進模式所強調的認知-感知因素對個體健康行為的促進作用[26]。自評健康狀況較好的個體對自身健康往往更為重視和關心,因而能更主動地做出健康促進決策。電子健康素養(yǎng)對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有正向預測作用,電子健康素養(yǎng)越高,個體的生活態(tài)度和健康行為越積極[27],健康生活方式水平也越高。
4 結論
武漢市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水平一般,健康生活方式處于中等水平,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家庭經濟條件、自評健康狀況和電子健康素養(yǎng)是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影響因素,建議高校對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健康狀況不良的大學生群體給予重點關注和引導,并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加強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高其健康生活方式水平。
本文由 @ 修訂發(fā)布于 2024-07-23 17:58:27
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不愿意被轉載的情況,請聯(lián)系我們。
相關知識
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和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關系研究
科學運動 健康生活——武漢全民健身科學大講堂點燃健身熱情
營養(yǎng)師參與制定 武漢一小學首推“學生健康食譜”
市衛(wèi)生健康委關于組織申報2022年武漢預防醫(yī)學科研專項的通知
大學生移動健身APP使用狀況及其與健康生活方式的關系
醫(yī)校攜手,守護健康 ——我校與武漢市武昌醫(yī)院共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地”
安徽省大學生身體成分與健康分析
武漢再度獲評全國健康城市樣板市
營養(yǎng)師參與制定,武漢一小學首推“學生健康食譜”
健康養(yǎng)生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前景:2030年有望突破16萬億元大關
網址: 武漢市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yǎng)與健康生活方式現(xiàn)狀及相關性分析 http://m.u1s5d6.cn/newsview41541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