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臨床藥師與藥物中毒:甲醇、乙二醇和異丙醇

臨床藥師與藥物中毒:甲醇、乙二醇和異丙醇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9月03日 02:04

孫樹森1,趙志剛2*
1.美國西新英格蘭大學藥學院,美國馬薩諸塞 01119;2.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藥學部,北京 100050

作者簡介:孫樹森,男,藥學博士,藥物治療專家,急診醫(yī)學臨床藥學專家,急診醫(yī)學臨床助理教授。主要從事臨床藥學實踐、教育、研究和帶教。電話 :001-413-7962424;    E-mail: ssun@wne.edu
通訊作者:趙志剛,男,主任藥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醫(yī)院藥學管理和臨床藥學研究工作。電話:010-67098036;E-mail:1022zzg@ sina.com

[摘要] 世界范圍包括藥物在內(nèi)的有毒物質(zhì)中毒情形近幾十年來每年呈上升趨勢,死亡人數(shù)不斷增加。藥師作為醫(yī)療團隊成員應當積極參與對藥物中毒患者的救治。藥師應當熟悉和掌握藥物中毒以及患者管理的相關(guān)知識,本系列文章為臨床藥師提供這方面必備的資訊。本文闡述了毒性醇甲醇、乙二醇和異丙醇中毒患者的管理。
[關(guān)鍵詞] 臨床藥師;藥物中毒;甲醇;乙二醇;異丙醇;患者管理

世界范圍包括藥物、農(nóng)藥、重金屬、食物及其他化合物等有毒物質(zhì)在內(nèi)的中毒情形近幾十年來每年呈上升趨勢,中毒死亡人數(shù)也在不斷增加[1]。對急性中毒患者解救的管理不當,諸如誤診、治療耽擱和包括解毒劑在內(nèi)治療手段的不合理選擇以及使用等,會對患者造成程度不同的傷害。藥師應當積極參與對藥物中毒患者的救治,并在對中毒患者的管理中發(fā)揮作為藥品資訊專家的臨床作用。藥師應當熟悉和掌握藥物中毒和患者管理相關(guān)知識,本系列文章將為臨床藥師提供這方面必備的資訊[2-5]。本文介紹毒性醇甲醇、乙二醇和異丙醇中毒患者的管理。
1  概述
所有醇均可引起臨床酒醉狀態(tài),醉的強度與醇的分子量成正比。因此,在相同濃度時,醇類產(chǎn)生酒醉狀態(tài)的排序為乙二醇 (分子量MW 62)>異丙醇 (MW 60)>乙醇 (MW 46)>甲醇 (MW 32)。醇類產(chǎn)生的毒性可以是源于母體化合物(乙醇和異丙醇)或毒性代謝物(乙二醇和甲醇)。乙醇和異丙醇是最常見引起中毒的醇類,其主要作用是胃腸道刺激和酒醉,但這兩個醇本身并不產(chǎn)生代謝性酸中毒。甲醇和乙二醇是有毒的醇類,因為它們會造成嚴重的毒性。據(jù)美國中毒控制中心協(xié)會統(tǒng)計數(shù)字[6],在2014 年有15334例異丙醇中毒(來源包括外用酒精、清潔劑和洗手液),其中60例為嚴重中毒包括2例死亡。同年,有1610例甲醇(包括源于汽車產(chǎn)品)和5552例乙二醇中毒。甲醇中毒患者中,有16例嚴重中毒和9名患者死亡。乙二醇中毒患者中,141例嚴重中毒和16名患者死亡。應該指出,這些數(shù)字可能低于真實的中毒案例。
2  異丙醇
2.1  代謝和毒理 異丙醇也稱為2-丙醇,是一種無色揮發(fā)性液體,有苦和辛辣口感,芳香氣味。異丙醇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作為溶劑和消毒劑,家用產(chǎn)品如外用酒精(通常為70%異丙醇),也常見于皮膚和護發(fā)產(chǎn)品、珠寶清潔劑,洗滌劑、涂料稀釋劑和除冰劑。因其可以作為酒的廉價替代物而經(jīng)常被酗酒者攝入。異丙醇中毒通常是口服攝入,但在通風不良的區(qū)域或使用酒精擦浴過程中也可經(jīng)吸入或皮膚接觸導致。70%的異丙醇的毒性劑量約為1mL/kg, 但只需0.5mL/kg就可能引起中毒癥狀。成人最小致死劑量報告為約2~4mL/kg,但有服用達1L而生存的報道。兒童對毒性作用敏感,吞咽3口70%的異丙醇即可出現(xiàn)中毒。
異丙醇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的效果大約是乙醇的兩倍,作用持續(xù)時間為乙醇的2~4倍。異丙醇可經(jīng)消化道迅速吸收,攝入后30~120分鐘達血液峰值,并迅速分布于體液(分布體積類似于乙醇,0.6 L/kg)。異丙醇主要通過肝臟醇脫氫酶代謝為乙酮(而不是酸)。因此,異丙醇中毒的標志是患者出現(xiàn)酮癥及無酸中毒的滲透壓隙。雖然高濃度的丙酮可引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但不會造成眼睛、腎臟、心臟或代謝毒性。丙酮主要由腎臟排出,部分通過肺排出。異丙醇攝入后約30~60分鐘,血清中出現(xiàn)丙酮,約3小時可在尿中檢測到。異丙醇消除半衰期為6~7小時,而丙酮的消除半衰期為17~27小時。丙酮的長半衰期可造成異丙醇中毒精神系統(tǒng)抑制狀態(tài)的延長。
2.2  中毒臨床表現(xiàn)和診斷 異丙醇的主要臨床毒性是異丙醇和代謝物丙酮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抑制,以及異丙醇對胃的刺激。攝入30~60分鐘可出現(xiàn)癥狀, 幾個小時后達峰值,丙酮的作用癥狀可持續(xù)更多小時。在醇脫氫酶的代謝過程中由于NADH/NAD+比率的增加,患者可能會產(chǎn)生低血糖。
異丙醇中毒的一個顯著標致是早期出現(xiàn)對胃的刺激。胃腸道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痛、急性胰腺炎、出血性胃炎及上消化道出血。重度中毒的標記是患者出現(xiàn)早期昏迷、呼吸抑制和繼發(fā)于周圍血管擴張的低血壓,也有報道橫紋肌溶解和腎衰竭。診斷主要基于攝入史以及滲透壓間隙升高、無重度酸中毒和異丙醇或其代謝物丙酮的水果氣味。
應評估患者是否有上下消化道出血。攝入1~3小時可能出現(xiàn)酮尿和酮血。其他實驗室檢查包括電解質(zhì)、葡萄糖、血尿素氮、肌酐、血清滲透壓和滲透壓間隙、動脈血氣測定或血氧測定。
2.3  患者管理 異丙醇中毒治療主要是支持療法[7]。需監(jiān)測患者呼吸抑制,對患者進行氣道管理如插管。若發(fā)生昏迷、血壓過低和低血糖則給與對癥治療。除非患者同時攝入其他有毒物質(zhì),不應給予活性炭。因異丙醇攝入后吸收迅速,故洗胃對于少量攝入(吞咽1~2口)或攝入時間超過30分鐘的患者似乎無效。不應當使用甲吡唑或乙醇治療,因為異丙醇的代謝產(chǎn)物丙酮的毒性并不超過異丙醇本身的毒性。使用甲吡唑或乙醇會阻止異丙醇的代謝,從而可能延長異丙醇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毒性。如果需要治療胃腸道出血,應獲取患者血型和交叉匹配。嚴重中毒患者,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異丙醇和丙酮,但很少使用,因為大多數(shù)患者僅需要支持性治療即可。如果低血壓對常規(guī)治療無響應或當異丙醇血液水平>400mL/dL(>66mmol/L)可考慮血液透析。嗜睡或長時間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患者,應住院治療??诜惐?~6小時后沒有癥狀的患者,可出院并轉(zhuǎn)診接受藥物濫用輔導或精神健康評估。
3  甲醇和乙二醇
3.1  甲醇代謝和毒理 甲醇是一種無色、揮發(fā)性液體,具有鮮明的“酒”的氣味。甲醇用于合成其他化學品,是汽車擋風玻璃清洗液、火爐、火鍋固體燃料、模型飛機燃料、化油器清洗劑、天然氣管線防凍液、影印劑的常用成分。在水果、蔬菜、含有阿斯巴甜的產(chǎn)品和發(fā)酵白酒中有少量的甲醇。甲醇中毒的大多數(shù)病例是口服攝入,無意攝入通常是飲用了擋風玻璃清洗液等汽車清潔產(chǎn)品。在世界范圍內(nèi),有來自污染的酒精飲料甲醇中毒的爆發(fā)。甲醇曾被酗酒者用作乙醇替代品。甲醇可通過吸入或皮膚接觸后造成全身吸收,但這種情況很少會導致顯著的臨床毒性。因此,輕微的皮膚或吸入性暴露后不需要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評估或觀察。
甲醇被迅速吸收,30~60分鐘內(nèi)達到血濃度峰值;在體內(nèi)水環(huán)境中迅速分布,分布容積0.6~0.77 L/kg。如果不進行治療,人最小致死劑量大約為1g/kg或1.25mL/kg。造成永久性視力損傷的成人所需劑量約24g或30mL。甲醇在肝臟通過醇脫氫酶代謝為甲醛,然后通過醛脫氫酶代謝到甲酸。在低甲醇濃度下,代謝表現(xiàn)出一級動力學,消除半衰期為1.8~3小時。在較高的甲醇濃度時,代謝切換到零級動力學,血液甲醇水平以固定速率下降,大致8.5mg/dL/h (2.7mmol/L/h)。約10%~20%未被代謝的甲醇經(jīng)呼吸作用排泄。
甲醇本身僅具有輕微的毒性(酒醉和胃刺激), 但主要毒性是經(jīng)肝臟代謝產(chǎn)生的代謝物質(zhì)而引起代謝性酸中毒和終末器官損害。對中毒的治療主要是終止這些有毒代謝產(chǎn)物的形成。甲醇經(jīng)醇脫氫酶緩慢代謝為甲醛,再經(jīng)醛脫氫酶代謝到甲酸。甲酸是甲醇中毒后發(fā)生毒性和代謝性酸中毒的代謝物,而致盲主要由甲酸引起。酸中毒的程度和發(fā)生的時間與甲酸含量有很好的相關(guān)性。甲酸毒性的主要機制是其與細胞色素氧化酶結(jié)合,阻止氧化磷酸化過程,這導致無氧代謝和乳酸酸中毒。另外,甲醇代謝增加了NADH/NAD+的比率,這有利于丙酮酸至乳酸的轉(zhuǎn)化,由此惡化乳酸性酸中毒。在甲醇中毒初期,酸中毒是由于甲酸本身。而在中毒后期,隨著細胞有氧呼吸受阻,使乳酸累積,酸中毒主要來自乳酸的貢獻。甲酸對細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作用隨pH值降低而升高,因此乳酸血癥加劇了有氧代謝的抑制。pH的降低也有利于甲酸以未解離的形式存在(相對于甲酸根離子),使甲醇更容易地橫跨組織屏障移動。因此,在較低的pH值情形下,甲酸可以更多地進入腦和眼組織,惡化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以及視網(wǎng)膜和視神經(jīng)的損傷。較低的pH也可通過增加腎小管的重吸收而延長甲酸消除。
3.2  乙二醇代謝和毒理 乙二醇是一種無色、無臭有甜味的液體。乙二醇是汽車防凍液的基本成分(高達95%),也有許多其他用途,如作為甘油替代品、防腐劑、液壓制動液的成分、泡沫穩(wěn)定劑以及化學合成。幾乎所有乙二醇中毒都是口服攝取(有意或無意),因為乙二醇具有極低的蒸氣壓,皮膚穿透不好。乙二醇的甜味使得乙二醇容易被兒童飲用。乙二醇從消化道吸收迅速,1~4小時達血峰值,在人體內(nèi)分布迅速(0.5~0.8L/kg)。人最小致死劑量估計為1.0~1.5mL/kg或1.1~1.7g/kg(成人約100mL)。甲醇、乙二醇本身具有輕微的毒性,而且比甲醇和乙醇酒醉更強并引起胃刺激。乙二醇造成人體代謝性酸中毒和終末器官損害主要是其肝氧化的毒性代謝物。乙二醇攝入劑量約80%經(jīng)肝臟代謝,其他的20%以母體形式經(jīng)尿排泄。當乙二醇代謝沒有被抑制時,呈現(xiàn)出一級代謝動力學,消除半衰期大約為3~8小時。乙二醇通過醇脫氫酶轉(zhuǎn)化到乙醇醛,乙醇醛經(jīng)醛脫氫酶代謝為乙醇酸。乙醇酸隨后轉(zhuǎn)化為乙醛酸是乙二醇消除的限速步驟。乙醇酸是有毒的代謝物,其蓄積是造成代謝性酸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旦乙醇酸轉(zhuǎn)化為乙醛酸,便可以通過幾個途徑被代謝掉,主要途徑是乙醛酸轉(zhuǎn)換為草酸。草酸與鈣形成配合物,這導致低血鈣癥和草酸鈣晶體在組織和尿液沉淀。乙二醇中毒對終末器官的損傷被認為是由于乙醇酸的直接細胞毒性(盡管這種確切機制尚不清楚),以及草酸鈣晶體沉淀對組織的損傷。
3.3  中毒臨床表現(xiàn)和診斷
3.3.1   甲醇中毒臨床表現(xiàn) 甲醇中毒的特征是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抑制、代謝性酸中毒和視覺變化。然而,多個其他器官系統(tǒng)也受到影響。甲醇中毒預后較差的指征是患者出現(xiàn)昏迷、驚厥和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中毒的嚴重程度大多與酸中毒的水平而不是甲醇的水平相關(guān)。因為甲醇需要代謝為甲酸造成組織損傷,中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可以顯著延遲, 可在接觸12~24小時后出現(xiàn)。因為乙醇可競爭醇脫氫酶,如果患者同時攝入乙醇,甲醇毒性代謝物的形成將被延遲。
在攝入后的最初幾小時,甲醇中毒患者表現(xiàn)出醉態(tài),如患者耐受乙醇也會表現(xiàn)出對甲醇興奮作用的耐受性。甲醇中毒神經(jīng)癥狀包括頭痛、眩暈、頭暈和癲癇發(fā)作。視網(wǎng)膜和視神經(jīng)組織似乎對甲酸的毒性作用特別敏感。眼毒性可表現(xiàn)為畏光、模糊或“雪原”的視景,臨床檢查可發(fā)現(xiàn)視神經(jīng)乳頭水腫、罕見眼球震顫以及一旦發(fā)生了永久性的傷害出現(xiàn)非反應性瞳孔散大。頭部CT可以顯示雙邊殼壞死,皮層下白質(zhì)的損害和其他甲醇中毒腦損傷等圖案。在極少數(shù)情況可能發(fā)生顱內(nèi)出血,在考慮肝素用于血液透析或其他原因時首先要獲得一個非增強頭部CT。心血管系統(tǒng)毒性包括心動過速和低血壓,可出現(xiàn)休克。起初患者常表現(xiàn)出試圖彌補代謝性酸中毒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進展為呼吸衰竭。甲醇刺激胃腸道,并可能引起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胰腺炎或胃炎。嚴重時可出現(xiàn)橫紋肌溶解癥、腎功能衰竭、昏迷和休克。
3.3.2   乙二醇中毒臨床表現(xiàn) 乙二醇中毒的特征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代謝性酸中毒和腎功能衰竭。然而,多個其他器官系統(tǒng)可能會受到影響。臨床中毒可分為三個階段,時間階段可以變化和重疊[7]:① 第一階段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毒性階段:通常出現(xiàn)在攝入后30分鐘至12小時,受害者可能會出現(xiàn)醉酒一樣的中毒癥狀。對乙醇的抑制作用耐受患者也可表現(xiàn)出對乙二醇酒醉的耐受?;颊呓?jīng)常被描述為出現(xiàn)酒醉(共濟失調(diào)、混亂和言語不清),但呼吸沒有乙醇氣味。乙二醇直接刺激胃腸道,可能導致腹部疼痛、惡心和嘔吐。毒性代謝物的產(chǎn)生通常需要4~ 12小時,如果同時攝入乙醇或需要更長時間。乙醇酸和草酸鈣結(jié)晶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組織的影響包括腦水腫、基底節(jié)出血性梗死和腦膜炎。鈣與草酸結(jié)合而發(fā)生的低鈣血癥,可能導致癲癇發(fā)作。②第二階段或“心肺”毒性階段:開始于攝入后12~24小時,產(chǎn)生有毒代謝產(chǎn)物后出現(xiàn)代謝性酸中毒,其特征是心動過速和可能的高血壓,補償代謝性酸中毒出現(xiàn)的呼吸急促。乙醇酸和草酸晶體在組織中的沉積導致多器官系統(tǒng)衰竭,包括心臟衰竭、急性肺損傷和肌炎。在任何階段出現(xiàn)的低鈣血癥,可能導致QT間期延長,心肌抑制和心律失常。死亡主要發(fā)生在這個階段。③第三階段或“腎”毒性階段:往往延遲至攝入后24~72小時。由于草酸鈣晶體在近端小管沉積,造成腎功能衰竭,是嚴重乙二醇中毒的最常見的主要并發(fā)癥。短期血液透析通常是必需的,腎臟復蘇可能需要數(shù)周或數(shù)月。遲發(fā)性神經(jīng)病變,可能會出現(xiàn)在乙二醇中毒后5~20天。
3.4 中毒臨床診斷 疑似甲醇或乙二醇中毒患者實驗室檢查應包括血液中乙醇含量、血糖、動脈血氣分析、血化學狀況、計算陰離子和滲透壓間隙、血清滲透壓、肌酸激酶水平。如果出現(xiàn)代謝性酸中毒或滲透壓間隙,可獲取血清酮或β羥基丁酸酯和乳酸水平。對故意過量患者,應同時檢測血乙酰氨基酚和水楊酸水平。不明性酸中毒患者應考慮甲醇或乙二醇中毒?;颊呓佑|甲醇或乙二醇后不會立即出現(xiàn)酸中毒,母體化合物必須被轉(zhuǎn)換成毒性代謝物才能出現(xiàn),可延遲數(shù)小時,尤其是如果患者同時攝入乙醇。
診斷甲醇或乙二醇中毒的最好化驗是測定相應醇的濃度水平。甲醇血清水平<20mg/dL(<6mmol/L) 時患者通常無癥狀,高于此濃度時可能會出現(xiàn)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甲醇水平>50mg/dL(>16mmol/L) 出現(xiàn)眼毒性,死亡的風險一般為水平上升>150至200mg/dL(>47至62mmol/L)。然而,與甲醇濃度相關(guān)的毒性取決于攝取的時間長短和獲取濃度的時間。比如同樣甲醇濃度50mg/d L(16mmol/L),如果是在服用甲醇3小時測定的,毒性要小于服用12小時測定的數(shù)值?;颊咭叶挤逯邓?lt;20mg/ d L(<3.2mmol/L),一般無癥狀。如同甲醇,與給定乙二醇濃度相關(guān)聯(lián)的毒性取決于攝取乙二醇后測定的時間。
很多時候?qū)嶒炇覠o法及時獲取甲醇和乙二醇水平來幫助初始治療決策。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滲透壓隙作為有毒醇水平的替代標記[8]。滲透壓隙是計算得到的摩爾滲透壓與在實驗室中測得的摩爾滲透壓之間的差異。甲醇和乙二醇,但不是他們的代謝產(chǎn)物,具有滲透活性,導致所測量的血清摩爾滲透壓測量值升高。滲透壓隙“正?!敝档姆秶?14~+10m Osm/kg,范圍可以隨實驗室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情況下,滲透壓隙超過10~ 15mOsm/kg提高了中毒的可能,>50mOsm/kg高度提示甲醇或乙二醇中毒并伴有死亡率增加。當甲醇和乙二醇自身濃度達峰值(約攝入30~60分鐘后)和出現(xiàn)顯著代謝之前,滲透壓隙最高。隨著母體化合物的代謝,滲透壓隙將減少。因此,如果患者晚就診,可能沒有顯著滲透壓隙。代謝發(fā)生時,酸性代謝產(chǎn)物積聚造成陰離子間隙代謝性酸中毒,滲透壓隙縮小。有時候如果在中間范圍的時間段,患者會同時具有滲透壓隙和陰離子間隙。
血漿中正常的陰離子間隙是8~12mEq/L,包括一些不可測量的陰離子(如磷酸鹽、硫酸鹽和陰離子蛋白)。代謝性酸中毒通常伴有陰離子間隙的升高。陰離子間隙升高酸中毒通常由乳酸積累引起, 也可由其他不可測量的陰離子引起,比如甲酸(致甲醇中毒),羥乙酸鹽或草酸(致乙二醇中毒)。大多數(shù)臨床情況,陰離子間隙>15m Eq/L時,應視為異常[8]。但是有毒醇中毒時,需要時間將醇轉(zhuǎn)化為酸中毒代謝物,如甲醇多達12~16小時,所以正常陰離子間隙并不排除甲醇或乙二醇中毒診斷。
約一半的乙二醇中毒患者,尿液中出現(xiàn)草酸鈣結(jié)晶水合物。水合物可出現(xiàn)在攝取后4~6小時,并可能持續(xù)數(shù)天,特別是腎功能衰竭的患者。
4 甲醇和乙二醇中毒的患者管理
因為甲醇和乙二醇攝入后被迅速吸收,所以洗胃和活性炭無治療益處,除非患者同時服用其他毒物。治療的基本手段包括初始復蘇、提供心肺支持、糾正酸中毒、防止形成有毒的代謝物,并增強母體化合物和毒性代謝物的清除[7]。視覺障礙可能是甲醇中毒的永久并發(fā)癥。雖然甲吡唑或乙醇和碳酸氫鈉治療可以防止眼毒性,但沒有其他被證明的治療手段可預防或恢復視覺損壞。
4.1  糾正酸中毒 糾正酸中毒可改善甲醇中毒患者的預后,因酸中毒可增強甲酸的毒性。糾正酸中毒也可迅速改善視覺等全身癥狀。此外,堿化可能有助于減少甲酸在近端腎小管的重吸收,增加甲酸的排除。但是,如果對患者采取抑制代謝和血液透析治療,堿化的好處可能是模棱兩可的。當甲醇中毒時,可給予靜脈碳酸氫鈉輸液維持血清p H>7.30。沒有任何證據(jù)表明,堿化對乙二醇中毒特別有益, 但如果出現(xiàn)嚴重代謝性酸中毒,pH值<7.20,使用碳酸氫鈉可能是合理的。
4.2  抑制毒代謝物生成 因為實驗室檢測確認甲醇和乙二醇中毒可能花費較長時間,在分析患者中毒情形和作出診斷之前對患者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可防止患者發(fā)生嚴重中毒狀態(tài)如失明或腎功能衰竭。應使用乙醇或甲吡唑來阻止醇代謝以防止有毒代謝產(chǎn)物的形成,見表1。用乙醇或甲吡唑治療大大減緩了甲醇和乙二醇的消除。因為肝的氧化被抑制,消除由一級動力學腎排泄確定。甲醇的消除半衰期平均為52小時(范圍22~87小時)(相對于無代謝阻斷時,消除半衰期為1.8~3小時);乙二醇消除半衰期為13~20小時(相對于無代謝阻斷時,消除半衰期3~8小時)。

4.2.1  解毒劑甲吡唑的合理使用 甲醇或乙二醇代謝的第一步由乙醇脫氫酶進行,此酶被乙醇或甲吡唑競爭抑制。乙醇和甲吡唑比甲醇或乙二醇對醇脫氫酶有更高的親合力。雖然乙醇傳統(tǒng)上用于阻止甲醇和乙二醇中毒代謝,很多醫(yī)院已使用甲吡唑取代乙醇。在乙二醇或甲醇中毒早期(明顯酸中毒癥狀出現(xiàn)之前)使用甲吡唑進行治療可避免腎透析。甲吡唑初始劑量和維持劑量之間間隔12個小時,這個間隔可用來對懷疑乙二醇或甲醇中毒患者的實驗室檢測確診。甲吡唑的主要優(yōu)點是不會產(chǎn)生使用乙醇療法所導致的不良反應,如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胃腸刺激和低血糖。甲吡唑相對于乙醇也不容易出現(xiàn)劑量錯誤。甲吡唑使用主要限制因素是相對于乙醇的高費用。
甲吡唑的負荷劑量是15mg/kg,12小時后開始維持劑量給藥。維持劑量為10mg/kg,每12小時給藥4次。如果治療周期超過48小時以上,隨后劑量需增加至每12小時15mg/kg。維持劑量的增加是因為甲吡唑促進自身代謝。甲吡唑必須用100mL的生理鹽水或者5%的葡萄糖進行稀釋。所有劑量需通過緩慢靜脈滴注30分鐘。治療需持續(xù)直到甲醇或乙二醇濃度低于20mg/dL(甲醇<6mmol/L或乙二醇<3mmol/L),血pH 正常以及無中毒癥狀[9]。
嚴重中毒患者,代謝性酸中毒和器官損傷,需要同時接受血液透析。血液透析需要額外劑量的甲吡唑來代替其在血液透析過程中的損失。建議給藥頻率增加到每4小時一次。表2列出了血液透析時甲吡唑的給藥方式。

甲吡唑的不良反應最常見有頭痛(14%)、惡心(11%)、頭暈、嗜睡與金屬味覺(6%)。其他不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靜脈炎、皮疹、發(fā)熱、嗜酸粒細胞增多。甲吡唑多次給藥后會出現(xiàn)短暫的肝臟轉(zhuǎn)氨酶升高。甲吡唑未被批準用于兒童,但已成功地應用在乙二醇和甲醇中毒孩子的解救。甲吡唑?qū)儆贔DA 妊娠C級(不確定的),然而對于重癥孕婦也可以急性、短期應用。母乳中是否有排泄未知。
4.2.2    解毒劑乙醇的合理使用 如果無甲吡唑或患者對其過敏,乙醇可以用于抑制有毒醇代謝。乙醇可以經(jīng)口服或靜脈(IV)使用。雖然當乙醇血液水平低至30mg/dL(7mmol/L)就可以防止甲醇或乙二醇代謝,一般的建議是保持乙醇水平100~150mg/dL(22~33mmol/L)目標。嚴重有毒醇中毒時,可以降低乙醇對醇脫氫酶抑制的有效性,為有效地阻止有毒代謝產(chǎn)物產(chǎn)生, 可能需要保持乙醇水平>150mg/dL(>33mmol/L)。因為乙醇給藥個體響應變化很大,取決于基線乙醇消耗量,要達到所需的乙醇水平可能是困難的。
乙醇的負荷劑量是800mg/kg(10m L/kg的10%V/V溶液)。維持劑量的變化取決于患者的基線乙醇使用,但一般保持在100mg/kg/h (1.2mL/kg/h 10% V/V溶液),范圍70~150mg/kg/h (0.8~2m L/kg/h 10%的V/V溶液)。使用40%乙醇口服負荷劑量(經(jīng)口或鼻胃管)為1.5~2mL/kg,隨后維持劑量為0.2~0.5mL/kg/h[7]。血清的乙醇濃度應每1~2小時監(jiān)測。血液透析患者,所有的維持劑量需要加倍。嚴重的成人中毒,當甲吡唑治療可能會推遲或送醫(yī)院時間可能很長,給患者(70kg)服用90~120mL 40%白酒可充分提高血液中乙醇濃度來抑制有毒醇的代謝,維持劑量是每小時30~60m L。繼續(xù)乙醇治療直到毒性醇水平<20mg/dL(甲醇<6mmol/L或乙二醇<3mmol/L) 和代謝性酸中毒已解決。用乙醇的缺點是導致醉酒狀態(tài),需對患者密切監(jiān)測神經(jīng)和呼吸系統(tǒng)抑制。個體代謝差異使乙醇給藥復雜化,需要頻繁監(jiān)測乙醇的血清水平和調(diào)整劑量。兒童和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特別易發(fā)生低血糖的危險,需仔細監(jiān)測。使用10%的V/V乙醇溶液需要中心靜脈通路,因為溶液是高滲和刺激外周靜脈。使用濃度較低的如5%的V/V 乙醇溶液,則可能需要使用較大量的V/V液體。

4.3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能迅速清除有毒的醇類和代謝物,以及糾正酸堿紊亂,從而縮短阻斷代謝治療的持續(xù)時間。嚴重中毒患者如果出現(xiàn)重度酸中毒、視力改變、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或腎功能衰竭以及醇血清水平≥50mg/dL(甲醇≥15mmol/L或乙二醇≥7.5mmol/L)可能需要急診血液透析,見表3[7]。但這一標準已被質(zhì)疑,因為許多具有較高的甲醇或乙二醇血水平患者,可用不通過血液透析而有效治療。應考慮患者整體臨床情況,而不是僅基于毒醇的血清水平來決定血液透析的需要。血液透析停止后,有毒醇濃度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反彈,所以建議透析停止后幾個小時繼續(xù)阻斷代謝的治療,復查醇血液水平以確保有毒醇含量仍然很低。

4.4  維生素輔助治療 B族維生素(含葉酸)輔助治療可幫助更快速地清除甲醇和乙二醇的毒性代謝產(chǎn)物,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jù)表明該治療是必要的甚至有益的。甲醇中毒,高劑量葉酸或亞葉酸可幫助甲酸轉(zhuǎn)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首選亞葉酸(活化葉酸), 但如果沒有亞葉酸可以使用葉酸。推薦的給藥劑量是1mg/kg(最多50mg),每4~6小時給藥。乙二醇中毒時,輔助治療包括吡哆素、硫胺素和鎂,可促進乙醛酸代謝為無毒的甘氨酸和α羥基β-ketoadipoic酸[7]。鎂可采用硫酸鎂2克,一次性劑量。兩個B族維生素需大劑量給藥:硫銨素100mg和吡哆素50~100mg, 每6小時一次,持續(xù)兩天。
甲醇或乙二醇中毒的癥狀可能會延遲,特別是如果患者同時攝入乙醇。疑似乙二醇中毒的患者應觀察和監(jiān)測6小時。如果6小時后,患者體內(nèi)無乙醇,無癥狀,沒有滲透壓隙,也沒有代謝性酸中毒,患者可以出院。甲醇毒性可能會延遲較長,所以對疑似甲醇攝取的患者,應使用相同的標準觀察12小時。有顯著癥狀和體征的患者應入住重癥監(jiān)護室。當患者就診到無法提供血液透析或監(jiān)護設(shè)施的醫(yī)院,如果患者病情足夠穩(wěn)定應盡快轉(zhuǎn)診。有自殺傾向患者,當他們的病情好轉(zhuǎn)后,出院前應接受心理評估。
參考文獻
[1]趙志剛,孫樹森,主編.急性中毒與解救[M].第1版,第1章:中毒現(xiàn)狀.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 孫樹森,趙志剛.臨床藥師與藥物中毒患者管理-中毒對生命體征的影響和中毒綜合征[J].藥品評價,2015,12(22):6-13.
[3] 孫樹森,趙志剛.臨床藥師與藥物中毒患者管理-患者管理原則[J].藥品評價,2015,12(24):23-26.
[4] 孫樹森,趙志剛.臨床藥師與藥物中毒 - 鎮(zhèn)靜催眠和抗精神病藥物[J]. 藥品評價, 2016, 13(2):8-16.
[5] 孫樹森,趙志剛.臨床藥師與藥物中毒 - 阿片類藥物[J]. 藥品評價, 2016, 13(6): 8-11.
[6] Mowry JB, Spyker DA, Brooks DE, et al. 2014 Annual Report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oison Control Centers' National Poison Data System (NPDS): 32nd Annual Report[J]. ClinToxicol (Phila), 2015, 53 (10): 962-1147.
[7] Cohen JP, Quan D. Alcohols. In: Tintinalli JE, Stapczynski J, Ma O, Yealy DM, Meckler GD, Cline DM. eds. Tintinalli's Emergency Medicine: A Comprehensive Study Guide, 8e. New York, NY: McGraw-Hill;2016.
[8] 趙志剛, 孫樹森, 主編. 急性中毒與解救[M]. 第1版,第3章:急性中毒患者管理原則.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9] 趙志剛,孫樹森,主編.急性中毒與解救[M].第1版,第4章:解毒劑及其合理使用.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guān)知識

乙醇提取黃瓜丙醇二酸工藝研究.pdf
類固醇藥物有哪些
丙三醇
黃瓜中減肥成分丙醇二酸高效合成方法與流程
乙炔雌二醇與左炔諾孕酮藥物詳解及用戶反饋
甲醇對人體的危害多大
PTA和乙二醇交易撮合平臺(pta和乙二醇價格關(guān)系)
乙醇抗氧化劑
鄭州屈螺酮炔雌醇片BE期臨床試驗
聚乙二醇400散有什么副作用和好出?

網(wǎng)址: 臨床藥師與藥物中毒:甲醇、乙二醇和異丙醇 http://m.u1s5d6.cn/newsview175752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