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精加工后 去掉的部分去哪兒了?
如今我們吃到的糧食,是通過糧食加工后的成品糧。在糧食運輸和加工過程中,會產生損耗。那么,糧食加工后產生的損耗有多大?加工過程中去掉的部分又去哪里了?為此,記者采訪了部分糧食加工企業(yè)及相關專家,全面解讀糧食加工背后的數(shù)據(jù)。
生產面粉。受訪者供圖
大米是怎樣加工的?
再有一個月,就到了秋糧收購的時節(jié),大米是秋糧收購的主要產品之一。收割機在稻田里完成收割、脫粒的工作,將收割完成的稻谷直接銷售給糧庫或糧食加工企業(yè)。
稻谷是水稻的種子,包括果皮、種皮、胚、胚乳等部分,“精白米是多次碾磨之后的產品,主要是稻谷的胚乳部分”,農業(yè)農村部農產品市場分析預警團隊小麥首席分析師、農業(yè)農村部食物與營養(yǎng)發(fā)展研究所劉銳博士說。
位于河北承德的北巡農業(yè)總經理孟昭杰告訴記者,大米加工一般有五道工序,第一步是去雜,即去掉稻谷中的鐵、石、土等雜物;第二步是脫殼,通過碾磨的方式,去掉稻谷的外殼,得到糙米。第三步去內膜,依舊是用碾磨的方式,去掉內膜,也叫米糠層,此時得到的是胚芽米。第四步繼續(xù)去雜,主要是篩選掉碾磨過程中留下的碎殼、雜色米等。第五步是去胚,也是通過碾磨去掉胚芽,最后得到的就是精白米。
大米分選機。受訪者供圖
此外,大米加工中,還有一些企業(yè)會進行一到多次的拋光程序,即通過水、食用油等液體對大米精心拋光,拋光后的大米會變得晶白透亮,品相更好,但因為濕度增加,也會造成大米出現(xiàn)保質期變短、更易在儲存過程中霉變等問題。
“拋光是以前的工藝,是整個綜合流程的一部分,是從日韓引進的,我國大部分企業(yè)都用這套流程。但現(xiàn)在已經有新的技術,不需要拋光,這樣的話,出米率能有一定的提升”,孟昭杰說。
小麥是怎樣變成面粉的?
和大米不同,糧庫、糧企收購的小麥,是脫殼之后的,小麥種子主要包括果皮、胚、胚乳三部分,面粉則是胚乳碾磨而成的細粉。
河北金沙河面業(yè)中心實驗室副主任吳桂玲告訴記者,小麥加工之前,事先要經過清雜物、配麥、潤麥三道工序,配麥是將不同產地不同特性的小麥混合在一起,使得每一批面粉都能保持穩(wěn)定的品質。潤麥是加水,使得小麥的表皮更有韌性,更容易和內部松散的粉分離,同時保證麩皮不會進入粉中。
面粉磨粉機。受訪者供圖
完成前三道工序后的小麥才會進入磨粉機,進行碾碎、研磨,同時分離麩皮,“這個過程是多次循環(huán)的”,吳桂玲說,“不可能一次碾磨成粉,第一遍碾磨后,會有很多小顆粒,所以要多次碾磨,反復循環(huán),這個過程中,通過設備中的高方篩、細篩等,不斷地分離細粉、麩皮、顆粒等,最終達到將麩皮和胚分離出來,并將胚乳磨成細粉”。
出粉之后,還要進行最后一道工序,配粉,即將不同階段得到的細粉加以配比,“小麥加工是一整套聯(lián)產工藝”,吳桂玲說,“從聯(lián)產工藝角度來說,一般分為前路、中路、后路等。前路粉即最接近麥芯的部分,色澤更白,面筋含量不高,但是質量好。中路粉是中間部分,后路粉是靠近麩皮的部分,色澤較暗,面筋含量高”。
此外,在生產中,還有20粉、30粉、50粉、70粉等區(qū)分,“20粉即小麥中心的20%,以此類推。它和前、中、后路粉有一定的關系,但并不等同,這個區(qū)分方法主要在最后的配粉中使用,比如20粉和30粉混合起來就是50粉,全都混合就是70粉,如果再將麩皮回填,就是全麥粉”。
做成麥芯粉后剩下的小麥去哪了?
那么,在多次反復加工中,產生的損耗究竟有多少呢?
孟昭杰告訴記者,“一般來說,100斤稻谷,脫殼之后能出80斤左右的糙米,去掉米糠層,還有70斤左右,去胚芽之后剩65斤左右,去掉雜色米,剩下60斤左右。每拋光1次,差不多減少1-2斤。如果拋光3次,一般會剩下50多斤。也就是說,拋光后的精白米,出米率在50%多,不拋光的精白米,出米率在60%左右”。
小麥去掉麩皮后,一般出粉率在75%左右。也就是說,每100斤小麥可以得到75斤面粉,這75斤面粉又分為前路粉、中路粉、后路粉等,所占比例各有不同。
網上所傳的“麥芯粉”也確實存在。吳桂玲介紹,“麥芯粉是一個通俗的說法,也就是接近麥芯的部分,各個企業(yè)所產的麥芯粉比例不同,可以是中心部分的20%,也可以是30%。”從稻谷到精白米,只剩下60%,從小麥到麥芯粉,只剩下20%-30%,其余部分是否就變成廢棄物了?
面粉生產。受訪者供圖
并非如此。孟昭杰介紹,“大米加工中,除了土石等雜物之外,還會去掉1%左右的雜色米、20%左右的稻殼、10%左右的米糠層以及在拋光過程中損失的部分,每多一次拋光,則多1%-2%的損耗。但這些損耗并不會扔掉,其中,雜色米主要用來發(fā)酵,可以釀酒、釀醋,或作為飼料等。外殼可以用來做飼料,也可以在發(fā)酵后做肥料,米糠層也可以做飼料”。
面粉細分之后,20%-30%的麥芯粉只是最終產品的一部分,吳桂玲說,“面粉的分類只是產品結構的不同,并不是說其余的就不賣了,只是用途不同。比如前路粉,它透亮晶瑩,適合做餛飩皮、烤鴨面餅等。中路粉則適合做饅頭、面條、餃子等,市面上賣的餃子粉,很多都是中路粉。后路粉面筋含量低,但纖維等含量高,適合做烙餅、油條之類烤制或炸制的面食”。
精加工是從何時開始的?
在生產力低下、糧食匱乏的年代,精加工的糧食只是少數(shù)人食用的奢侈品,“過去有俗語說,‘掌柜的也不能天天吃白面’,可見白面的珍貴。”劉銳說,“以小麥為例,受區(qū)域環(huán)境、小麥特性、灌溉、農業(yè)技術等因素的限制,之前產量低、穩(wěn)定性差,很少人能吃得起白面。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以后,受科學種植的推廣、品種的改良、土地政策改革的影響,小麥產量逐漸提高,糧食開始變得充足,精加工才逐漸普及開來,白面食品逐漸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主食。”
在我國,根據(jù)加工精度的不同,面粉和大米也被分為不同的等級,劉銳介紹,“一般來說,所謂前路粉、后路粉、20粉、30粉等,都是聯(lián)產工藝中使用的概念。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接觸更多的還是國家標準。據(jù)現(xiàn)行有效標準《GB/T 1355-1986 小麥粉》,按照加工精度,面粉被分為特制一等、特制二等、標準粉、普通粉。主要是粗細度、面筋質含量不同。大米的區(qū)分比較簡單,根據(jù)現(xiàn)行有效標準《GB/T 1354-2018 大米》,大米主要分為精碾和適碾兩種”。
《GB/T 1354-2018 大米》對大米的精碾和適碾也做出了詳細規(guī)定,“精碾指背溝基本無皮、或有皮不成線,米胚和粒面皮層去凈的占80%-90%;或留皮度在2.0%以下。適碾指背溝有皮,粒面皮層殘留不超過1/5的占75%-85%,其中粳米、優(yōu)質粳米有胚的米粒在20%以下;或留皮度為2.0%-7.0%?!?/p>
糧食加工的損耗到底有多大?
在實際生產中,加工精度更高的產品比比皆是,出粉率只有20%-30%的麥芯粉,多次拋光碾磨的精制大米等,在市場上可以賣到更高的價格。這樣的加工精度,是否是過度加工,又是否造成了糧食的浪費?
孟昭杰表示,“從企業(yè)利潤的角度看,確實存在浪費,在多次加工中去除的部分,雖然并沒有扔掉,但也同樣賣掉了,不過價格很低,這會導致企業(yè)的利潤減少?!?/p>
面粉打包。受訪者供圖
吳桂玲則表示,從食用的角度看,這些糧食也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得以使用,比如前路粉做餛飩皮了,后路粉做面包了,麩皮回填做了全麥粉,沒回填的做了飼料,“糧食加工的利潤本來就不高,不可能浪費掉任何一部分”。
劉銳認為,判斷是否浪費,首先要厘清浪費的概念,“浪費是指人為因素造成的可食用部分缺失,比如沒吃完的食物被丟棄,或儲存過程中原料變質等。此外還有一個概念,即損耗,主要指加工、存貯、運輸?shù)冗^程中可食用部分的缺失”。
那么,損耗到底有多大呢?劉銳說,“要界定損耗,先要明白損耗的定義。在面粉聯(lián)產的生產方式下,小麥出粉率是一定的,生產出粉率更低的精白面粉,只是產品結構的調整。比如20%的精白粉,并不是只賣這20%,剩下的仍舊會做成面粉產品被人們食用。即便是麩皮,也會做成飼料,進入畜牧業(yè),最終還是上了人們的餐桌?!?/p>
真正的損耗,是那些完全缺失掉的可食用部分,劉銳說,“100斤小麥,加工后所有的面粉、麩皮等加起來,一般是不夠100斤的,缺失的部分就是損耗。農業(yè)農村部食物與營養(yǎng)發(fā)展研究所盧士軍博士曾做過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上世紀90年代,農戶碾米的加工方式,其損耗率為2.81%,到今天,糧食初加工的損耗率為1.18%。”
粗加工的糧食是否更健康?
精制米面曾是少數(shù)人才能消費的奢侈品。后來,生產力的提升、技術的推進,使得精米白面成為大眾餐桌上的日常消費品。再到近年來,粗糧、粗制米面又再一次成為時尚食品。
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宜食用全谷物和雜糧50-150克,這是否意味著,全谷物比精制米面營養(yǎng)健康呢?
對此,劉銳解釋,“大米和面粉都是谷物,全谷物及其食品因含有更加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及功能活性成分,以及較低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對健康是有益的。而且,一些產品在精加工中,確實會損失一部分營養(yǎng)成分”。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人們都應該吃全谷物,劉銳說,“指南建議每天的谷薯類攝入量是250-400克,而粗糧的攝入量則以50-100克為宜。顯然,全部吃全谷物是不科學的”。
粗制糧食的營養(yǎng)成分更多,但同樣要適量食用,劉銳說,“粗糧保留了膳食纖維和植酸,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影響人體對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此外,粗糧本身也可能有一定的缺陷,以糙米為例,糙米口感較差、不易煮,含有一些不易被消化的部分;而且大米容易富集重金屬,這些重金屬主要附著在稻殼和米糠層”。
即便是粗糧,對特定群體來說,也需要經過精心的烹飪才適合食用,劉銳說,“比如老人和孩子,他們的消化吸收能力較弱,吃太多粗糧會加重腸胃負擔,還會妨礙其他營養(yǎng)素的吸收和利用。因此,要適量攝入粗糧,并且注意烹飪食用方式,這樣更利于吸收和利用其中的營養(yǎng)素”。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
舉報/反饋
相關知識
你買的“粗糧食品”多是精加工
哪個牌子的狗糧去淚痕比熊
剖宮產后怎樣去掉腹部贅肉
減去腰部脂肪的方法有哪些
腹部贅肉咋去掉
雙下巴怎么去掉
腹部贅肉用什么方法去掉
去油去脂的茶:哪些效果?
健康證掉了去哪里補辦
憋回去的便便去了哪里?
網址: 糧食精加工后 去掉的部分去哪兒了? http://m.u1s5d6.cn/newsview1752921.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