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學步期小寶寶的注意事項

學步期小寶寶的注意事項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8月16日 19:09

學步期小寶寶的注意事項

隨著小寶寶的漸漸長大,他們開始晃晃悠悠地邁出這人生的第一步,爸爸媽媽們看在眼里真是既興奮又欣喜,同時又有些緊張,生怕寶寶哪一步會跌倒,然而,有大多數(shù)的爸爸媽媽們?yōu)榱俗寣殞毤铀賹W步,給寶寶做了很多輔助性的工作,例如使用學步車、學不帶等等,當然,這其中有不少的方法均是錯誤的,在寶寶進入學步期階段,爸爸媽媽們應該知道這些事,快快來看看。下面看看詳細介紹。

目錄一歲寶寶學步貼士學步期小寶寶的注意事項寶寶進入學步期該注意什么寶寶學步階段要避免這5大誤區(qū)嬰兒學走路有什么好的建議

1一歲寶寶學步貼士

  人生的第一步非常重要,當寶寶開始學步時,也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想學會跑,先得學會走。

  要想邁步先學站

  當寶寶學會單手扶物,單手蹲下?lián)鞏|西之后,就意味著他已經(jīng)具備獨自站穩(wěn)的能力,只是還沒有足夠的自信放開扶著的手。這時候可以讓寶寶拿一些較大的單手拿不住的玩具,如大皮球、充氣玩具等,寶寶要拿穩(wěn)它就必須雙手接住,這時他就會暫時放掉扶著東西的手來接玩具,迫使自己雙腳站穩(wěn)。有些寶寶會用身體靠在家具上,伸出手來拿。這時,你可以轉(zhuǎn)動身體,使寶寶不得不離開靠著的家具,來取你遞給他的玩具。

  當你牽著寶寶學步的時候,趁他兩腳一前一后分開時輕輕放手,讓他自己站一會兒。如果寶寶站不穩(wěn)會往前一撲,但在你手臂的保護下,他會很安全。而且他會喜歡這樣有驚無險的游戲。

  如何讓寶寶邁出第一步

  大家都知道,人走路是用兩條腿交替向前邁步的,每邁一步,就要交換一次重心。因而教嬰兒學走路,首先要教嬰兒學習變換身體重心。開始應培養(yǎng)寶寶掌握一些變換身體重心的基本能力。正常情況下,8個月的嬰兒能坐在床上自如轉(zhuǎn)動身體,而10個月的嬰兒已能從坐位順利地改變成俯臥位。這時家長可以拉著嬰兒的雙手或單手讓嬰兒向前邁小步。要掌握以上基本功能,應設(shè)置一個引導嬰兒獨立邁步的環(huán)境。如媽媽退后一步,伸開雙手鼓勵嬰兒走過來,或讓嬰兒扶墻走。當嬰兒第一次邁步時,父母都要向前迎一下,以防第一次嘗試就摔倒。隨著嘗試次數(shù)的增加,應逐漸加長距離,并注意對嬰兒每次成功的邁步進行鼓勵。這樣經(jīng)過多次訓練,嬰兒便可較快地學會走路了。有的寶寶其實自己已經(jīng)會走了,由于膽小,總想讓人扶著,這時可用一塊小手絹,和寶寶各拉一外角,開始時把手絹繃緊,讓寶寶感到有個外力的作用,逐漸就把手絹放松,雖然雙方都還拉著手絹的一角,但實際已沒有外力的作用,慢慢地寶寶就敢自己走了。

  第一步可不是那么容易實現(xiàn)的。和寶寶的頭和軀干相比,他的腿和腳太小了,但要承受全身的重量。在前進的過程中,他必須要學會如何調(diào)整臀部,膝蓋和腳踝的協(xié)調(diào)性,以免摔倒。也難怪寶寶在搖搖晃晃走路的時候,還要伸出雙臂來保持平衡!

  寶寶是勇敢的探索者

  初學步的寶寶還不會講話,他的行動只能用身體語言來表達。當你看到寶寶試圖在某個支撐物幫助下邁步的時候,寶寶的探索開始了。像小熊一樣的寶寶,從一個支點開始,笨拙地一步一步向前挪動,每挪動一步,眼里的光彩似乎就會多一分。這時媽媽的手、墻角,或者一個可以活動的物體,都是他的最重要的支撐力。

  學步初期,寶寶會表現(xiàn)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他全然不顧自己只是個探索者,會有跌倒、受傷的危險。寶寶這時可能在想,“我已經(jīng)獨立了,我要用行動向全世界宣告?!闭媸怯赂业膶殞?

  不要讓寶寶感到無助

  學步期寶寶的心思說變就變,而且他的記憶力相當驚人。也許還記得昨天小屁股被跌疼了,也許覺得累了,所以今天怎么也不肯下步走。

  這個時期是寶寶的一個恐懼期,由最初的探索期到現(xiàn)在,經(jīng)過了許多陌生或無法理解的事情,使寶寶感覺到特別害怕,這種恐懼是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這種傷害可能是怕跌倒,也可能是怕陌生人,遇到這種現(xiàn)象媽媽要好好呵護,不要為了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而不予理睬,這樣會使寶寶感到無助,挫傷寶寶的自信心。搖搖晃晃地走路,很好玩,卻也很需要安全感。對寶寶來說,只要恐懼的來源少了,他就會相當樂意嘗試新的事物。而嘗試新的事物,對寶寶往后在處理事情的能力上,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有利有弊學步車

  目前,有些年輕媽媽視學步車為育兒的好幫手,在它的幫助下,寶寶很快便可來去自由地穿梭在家里的廳堂之間。那么,寶寶學步究竟能不能使用學步車呢?

  【媽媽說法】

  關(guān)于學步車的使用,記者對一些媽媽做了調(diào)查,有80%的媽媽喜歡用學步車,因為學步車既給媽媽帶來方便又能使寶寶高興。有學步車的“照看”,媽媽可以有一些多余的時間來做做家務,休息休息,而寶寶又樂意借助它到處逛逛,沒有了媽媽的束縛,玩得很開心,也不哭不鬧。

  還有15%的媽媽不主張使用學步車,因為聽說學步車對寶寶的發(fā)育不利,使用不慎還會給寶寶帶來危險。

  5%的媽媽,堅決不給寶寶使用,因為學步車曾經(jīng)給他們家?guī)砦:?,有的說寶寶的頭被磕著了,有的說寶寶呆在里面害怕,有的說寶寶腳被崴……

  【專家忠告】

  若讓寶寶使用學步車,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學步車適用于7——18個月的孩子。過早使用,會影響寶寶其他運動能力的階段性發(fā)展,比如寶寶沒有經(jīng)過爬的過程,就直接過渡到了走;寶寶能獨立行走后,不要再使用學步車。

  2.寶寶放在學步車里的時間,每次不要超過30分鐘,因為寶寶骨骼中含鈣少,膠質(zhì)多,故骨骼較軟,承受力弱,易變形。此外,由于寶寶足弓的小肌肉群發(fā)育尚未完善,練步時間長易形成扁平足。

  3.學步車最好在室內(nèi)使用,遠離火爐、插銷和熱水瓶、餐具等危險物品,忌在門檻、樓梯附近等高低不平的場所使用,以免造成意外傷害。

  4.不要讓學步車成為孩子的臨時保姆,寶寶乘坐時,媽媽不得離開。

  5.調(diào)節(jié)好學步車座墊的高度,以免寶寶摔出去。

  6.學步車本身要衛(wèi)生、牢固。要讓嬰兒雙手能觸摸到的地方保持干凈,防止“病從口入”;學步車的各個部位要牢固,以防在碰撞過程中發(fā)生車體損壞、車輪脫落等事故。 

2學步期小寶寶的注意事項

  一、發(fā)展狀況

  寶寶走的動作發(fā)展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 10-11月:此階段是寶寶開始學習行走的第一階段,當寶寶扶站已經(jīng)很穩(wěn)了,甚至還能單獨站一會兒了,這時就可以開始練習走路了。

  第二階段 12個月:蹲是此階段重要的發(fā)展過程,父母應注重寶寶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如此做可增進寶寶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訓練身體的協(xié)調(diào)度。

  第三階段 12個月以上:此時寶寶扶著東西能夠行走,接下來必須讓寶寶學習放開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階段需要加強寶寶平衡的訓練。

  第四階段 13個月左右:此時父母除了繼續(xù)訓練腿部的肌力,及身體與眼睛的協(xié)調(diào)度之外,也要著重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

  第五階段 13-15個月:寶寶已經(jīng)能行走良好,對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漸增強,父母應該在此時滿足他的好廳心,使其朝正向發(fā)展。

  二、意義

  當寶寶開始走路時,就說明他已經(jīng)具備以下三項能力:

  1、能自主性的握拳,并隨其意志使用手指及腳趾;

  2、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經(jīng)足以支撐本身的重量;

  3、已經(jīng)能靈活地轉(zhuǎn)移身體各部位的重心,并懂得運用四肢,上下肢各動作的發(fā)展也已經(jīng)能協(xié)調(diào)得好。

  三、骨骼的問題

  一些寶寶在學步時會出現(xiàn)踮腳尖走路的行為。專家表示,父母可觀察寶寶踮腳尖走路的頻率來判斷是否為異?,F(xiàn)象,如果寶寶有用踮腳尖的方式走路,有時恢復正常狀態(tài),則不必過于擔憂。。

  許多剛學會走路的寶寶最容易發(fā)生意外就是扭傷,再加上這時候的寶寶通常不能表達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細致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來得知。專家表示,父母應仔細觀察寶寶走路是否出現(xiàn)一拐一拐的,或是躺在床上踢一踢,看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壓一壓寶寶腿部各部位,看看寶寶是否會感到疼痛。

  四、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

  第一階段:父母可利用學步用的推車或是學步車,協(xié)助寶寶忘記走路的恐懼感覺學習行走。

  第二階段:訓練寶寶學習蹲站的方式為父母將玩具丟在地上,讓寶寶自己撿起來。

  第三階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兩頭,讓寶寶慢慢從爸爸的這一頭走到媽媽的那一頭。

  第四階段:讓寶寶練習爬樓梯,如家中沒有樓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讓寶寶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練習。

  第五階段: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邊高、一邊低的斜坡,但傾斜度不要太大,讓寶寶從高處走向低處,或由低處走向高處,此時父母須在一旁牽扶,以防止寶寶跌下來。

  依以上五個階段走路動作發(fā)展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輔助方式。

  五、學步輔助工具

  學步車是最常用的學步輔助工具,但使用學步車時應注意幾個問題:

  1、最好等寶寶七個月大以后,能夠支撐頸部并平穩(wěn)坐立時再使用。

  2、學步車的高度須適合寶寶的身高,不宜過高或過低。

  3、每次使用的時間不宜過長,以不超過20分鐘為原則。

  4、使用學步車應在大人們的視線范圍內(nèi)。

  另外,樓梯、小板凳等,也可以當作寶寶的學步輔助工具。

  六、學步安全措施

  正處于學步寶寶所碰到的危險比前面幾項動作接觸的危險來得更多了,在環(huán)境安全的注意上,父母可要費更多的心思。

  陽臺:寶寶一旦學會行走,到處亂走是必然的情形,引時父母就特別留意寶寶走到陽臺上。沒有圍欄或欄桿高在85厘米以下,欄桿間隔過大 超過10厘米以上,或者陽臺上擺小凳子容易使寶寶誤爬上,而導致危險。

  家具:家具的擺設(shè)應盡量避免妨礙寶寶學習行走,父母宜將所有具危險性的物品放置高處或移走,并且須留意所有家具中具有尖銳的角,以防寶寶去碰撞。

  門窗:寶寶容易在開關(guān)門中發(fā)生夾傷,父母可使用門防夾軟墊來避免危險;至于窗戶方面,最怕寶寶走到窗邊玩窗簾繩,如此容易發(fā)生被繩子纏繞造成窒息的危險。

  七、把握輔助時機

  整個嬰兒期寶寶的動作發(fā)展是否正常,關(guān)系著生理健康及日后的認知發(fā)展,如果寶寶動作發(fā)展受阻,不但會影響日后的學習,也會形成心理的障礙,所以父母該時時注意寶寶每個階段的動作發(fā)展情形。

  另外,寶寶每個動作的發(fā)展都代表著一層意義,如果能在最佳時機給予適當輔助,這將對寶寶的動作發(fā)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寶寶進入學步期該注意什么

  1、給寶寶使用學步車是不對的

  許多爸爸媽媽都認為學步車是個好東西,它可以幫助寶寶往前走,直接將寶寶往學步車里一放,寶寶就可以隨意走了,這讓寶寶玩得很是開心,爸爸媽媽們看到寶寶這么開心,自然也覺得是個好東西。但實際上,寶寶使用學步車是不對的。因為在寶寶剛開始學走路的階段,將寶寶固定在學步車里,這讓寶寶失去了自主運動和鍛煉的機會,會對寶寶有很多的限制,限制寶寶的大動作發(fā)育,另外,學步車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寶寶還太小,如果一下子控制不好學步車就會增加意外受傷的風險,因此,家長們不宜給寶寶使用學步車。

  2、給寶寶使用學步帶是不對的

  不能用學步車,那么,給寶寶使用學步帶可以嗎?也是不行的,在寶寶學習走路的過程中,是要鍛煉寶寶的平衡感,而經(jīng)常使用學步帶的話,寶寶的平衡感完全得不到很好的鍛煉。將學步帶綁在孩子的胸部,還會對寶寶的胸部造成壓迫,影響寶寶的肺部功能,同時,還會令寶寶養(yǎng)成向前傾的走路的姿勢,對寶寶真真是沒有什么益處,因此,建議媽媽們不要給寶寶使用學步帶。

  3、拖著寶寶的腋下學步也是不對的

  在寶寶學步階段,有許多的家長都是拖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學習走路,這樣其實也是不正確的,因為,這樣寶寶只是在配合大人的動作,寶寶完全依靠大人的力量來走路,自身的協(xié)調(diào)性、平衡性以及全身肌肉的綜合力量并沒有得到最佳的鍛煉,日后走路也容易摔跤。而且,如果爸爸媽媽一不小心用力過大了,還可能損傷寶寶的肩部關(guān)節(jié),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家長們不宜拖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學習走路。

  4、剛學步就給寶寶穿鞋子是不對的

  有些家長在寶寶剛開始學習走路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給寶寶穿鞋子了,這樣做也是錯誤的,其實在寶寶的學步過程中,光腳是最佳的選擇,這樣可以讓寶寶的足底與地面直接接觸,有利于寶寶更快地找尋平衡感和協(xié)調(diào)感,鍛煉寶寶足底肌肉和韌帶的發(fā)育,過早給寶寶穿鞋子是不對的。如果家長們擔心寶寶會被異物扎到,可以讓寶寶在爬行墊上面學走路,這樣即便是跌倒也有個緩沖力和良好的保護,不會傷害到寶寶。

4寶寶學步階段要避免這5大誤區(qū)

  寶寶學步階段,這6個坑,你都完美避開了嗎?

  1、給寶寶使用學步車

  很多爸爸媽媽都以為學步車是個好東西,將寶寶往車子里一放,腳尖輕輕一點地,就可以滿地跑了。從未感受過的自由與速度,會讓寶寶玩得開心,爸爸媽媽看到寶寶這么開心,自然會覺得這玩意兒非常好。

  但是認真做過功課的媽媽都知道,學步車已經(jīng)被眾多專業(yè)的兒科醫(yī)生拎出來“批判過”。

  因為:

  ? 學步車將寶寶固定在車內(nèi),使寶寶失去了大運動鍛煉的機會,不利于寶寶的大動作發(fā)育。研究顯示,使用學步車的寶寶學會爬行、獨自站立和獨自行走的時間都比較晚。用學步車的時間越長,運動能力延遲越明顯。

  ? 用學步車的寶寶,對危險沒有太大的意識,更不懂如何控制車子,所以隨時都有可能往危險的地方?jīng)_過去,增加了意外傷害的風險。嬰兒因?qū)W步車而受傷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包括手指夾傷、擦傷、劃傷、燙傷和意外中毒等。

  ? 過早或長期給寶寶使用學步車,還有可能導致寶寶走路步態(tài)異常,如腳尖走路、八字腳和彎曲畸形等。

  說了這么多,媽媽都應該知道了,學步車真的不適合寶寶!如果你的購物清單上有“學步車”這一項,趕緊劃掉吧!

  2、用學步帶

  不用學步車,那么用學步帶是否可以呢?

  非也!

  寶寶學走路的過程,是不斷發(fā)展平衡感的過程。如果經(jīng)常使用學步帶,寶寶的平衡感會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反而會推遲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

  學步帶還會使寶寶養(yǎng)成向前傾、腳尖踮地的走路姿勢。

  此外,學步帶綁在寶寶的胸部,容易對寶寶的胸部產(chǎn)生壓迫,會影響呼吸,降低肺功能。

  其實,學步帶只能給大人帶來一些方便、省些功夫,對寶寶真的沒有什么益處,建議媽媽最好不要給寶寶用學步帶。

  3、過早讓寶寶學走路

  還有些媽媽,把“寶寶走路早”視為寶寶聰明、發(fā)育好的表現(xiàn),于是在寶寶還沒有出現(xiàn)學走路的跡象時,就開始早早地訓練寶寶學走路了。

  其實,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fā)育節(jié)奏,只要ta的身體準備好,自然就會開始學走路。如果違背了這個規(guī)律,過早讓寶寶學站、學走,會使寶寶的脊柱、下肢難以承受全身的重量,久而久之,寶寶可能會因此出現(xiàn)“O”形腿或“X”形腿等異?,F(xiàn)象。

  4、扶著寶寶的腋下走

  絕大多數(shù)的爸爸媽媽,都曾經(jīng)試過扶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學走路,殊不知一不下心就踏入誤區(qū)了。

  因為,爸爸媽媽主動扶著寶寶走,實際上寶寶只是在被動地配合我們大人的動作,或許ta的身體也許還沒有準備好。此外,由大人扶著走,大人當寶寶的“拐杖”,寶寶依靠的是大人的力量,寶寶腰部、腿部的綜合力量、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和平衡性沒有得到最佳的鍛煉,以后走路往往更容易摔跤。

  5、過早給寶寶穿鞋子

  那么,寶寶開始學走路就穿鞋子,這樣做對不對呢?

  其實寶寶學步過程中,光腳才是最好的選擇,這樣能讓寶寶的足底直接和地面接觸,有利于寶寶足部靈敏性的發(fā)展,讓寶寶更快地找到平衡和協(xié)調(diào)的感覺。還能鍛煉足底肌肉和韌帶的發(fā)育,促進足弓的形成。

  如果擔心寶寶的腳被異物扎傷,那就要求媽媽們提前清理好地面上的“障礙物”,為寶寶創(chuàng)立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

  到寶寶完全走穩(wěn)以后,我們才需要給ta穿鞋子。

  前面提到的都是誤區(qū),肯定有不少媽媽心生疑惑:這么說來,寶寶學走路,我們什么都不用做咯!

  其實不是的!

  想要寶寶走得好,走得穩(wěn),我們要做的、能做的事情非常多,也非常重要。

  1、提前幫助寶寶打好基礎(chǔ)

  動作發(fā)育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寶寶在床上學會趴著抬頭以后,才會逐漸地學會翻身、會爬、會坐、會站、會走。整個過程中,如果媽媽多陪伴寶寶,多和寶寶玩各種輔助大動作發(fā)育的小游戲,那么寶寶的肢體動作會發(fā)育得更好,為接下來的學走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

  2、創(chuàng)立一個安全的學步環(huán)境

  當寶寶出現(xiàn)學走的跡象時,我們需要為寶寶提供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比如清除該環(huán)境中有可能讓寶寶受傷的物品,讓寶寶站在沙發(fā)、床、圍欄旁邊,使他有機會扶著這些輔助物站起來,并開始邁步走動。

  3、必要時給寶寶幫助

  如果寶寶很想邁出一步,但是又不敢,周圍又沒有什么可以扶的東西,這時候我們在寶寶的幾步之外張開雙臂迎接ta,或者伸出一只手讓寶寶“挨”著扶一下,能讓寶寶更勇敢地邁出小步子。

  4、多陪伴,多做輔助性小游戲

  不管是爸爸媽媽用玩具在前面逗引寶寶,還是在旁邊給寶寶鼓掌、加油打氣,都能讓寶寶更有信心走好每一步,即使是摔倒了,也能勇敢地站起來,繼續(xù)走下去。

  小寶寶學步 這些情況要穿鞋

  孩子在學步時,如果氣候條件允許,最好讓剛會爬的孩子赤腳,因為穿鞋子會限制他足部肌肉的發(fā)育。如果怕孩子腳冷,可以給他穿一雙寬松的棉布襪。當孩子蹣跚學步時,仍然不需要給他穿鞋子,如果怕地板冷,或者地板滑,可以為寶寶準備一雙防滑襪子,以防跌倒。

  室外

  如果是去室外,可以給寶寶穿一雙學步鞋,這種鞋子是由軟皮制成的,主要是保護腳底,對腳部肌肉的發(fā)育不會有任何影響。鞋可以買得稍大一些(以不滑倒為限),這樣孩子的腳就能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健康地生長。

  開始邁步:

  當然,當寶寶開始獨立邁步時,就一定要為他準備鞋子了。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兒童皮鞋有許多是成人皮鞋的縮型,不一定都適合孩子穿。一雙鞋底、鞋面和鞋幫都比較軟的鞋子,比如傳統(tǒng)的帆布膠鞋,就比較適合這一年齡的孩子穿。

  鞋子類型:

  另外,在為寶寶準備鞋子時應注意,鞋子的長度與孩子實際的腳長應有一指寬的距離,以利于腳的生長。同時家長要經(jīng)常檢查寶寶的鞋子是否合腳,一般2-3個月應換一雙新鞋。

5嬰兒學走路有什么好的建議

  一、大部分寶寶在12~14月大時學會走路

  絕大多數(shù)學者專家都同意,約50%寶寶在11.5個月可以放手走,而90%可以在14個月大獨自行走,而100%都可以在18個月大自行走路。

  當然在這長達半年之久的期間當中,孩子們的表現(xiàn)差異甚大,有的在前一天還是“爬蟲類”,隔一天就變成“北京猿人”;有的則雖然早就想放手一搏,但常走一下就跌倒;有的便十分享受已會走的自由與樂趣,老是要大人帶他出去走動。

  父母們要牢牢記得,這一范圍并非金科玉律,因為每一位寶寶仍有其獨特發(fā)展時程表,只是仍然有一個被普遍認可的范圍罷了!只要沒有不當?shù)耐庖蜃璧K寶寶獨自行走,便不必過份擔心;但若已過18個月大,而無法獨自走路,也應盡速和專家醫(yī)師們諮商,確認有無疾病存在,或者有阻礙因素需予以調(diào)整。

  二、幫助寶寶學走路的建議

  1.從爬行開始

  爬行可以鍛煉寶寶腿部肌肉的張力和力量,有利于學步。經(jīng)常讓寶寶在地板或硬的墊子(太軟的平面不利于寶寶練習)爬行,可利用玩具進行誘導。

  2.做做仰臥起坐

  要練習寶寶的肌力,還可以與寶寶做仰臥起坐運動。寶寶仰臥,媽媽拉著他的雙手做以下動作;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反復幾次。注意、拉寶寶的雙手不能太用力,以防用力不當造成寶寶脫臼。

  3.蹬蹬腿腳

  雙手托住寶寶的腋下,托起寶寶,讓他做蹬腿彈跳動作,練習寶寶腿部的伸展能力。

  4.抓拿玩具,攀攀爬爬

  站立是走的前提,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與寶寶高度差不多的沙發(fā)或茶幾上,鼓勵他扶著站起來抓取玩具,還可以把玩具放在沙發(fā)上或拿在爸媽的手里,鼓勵寶寶攀爬。

  5.練習放手站立

  寶寶開始會因為害怕不愿意放手站立,爸媽可以遞給寶寶單手拿不住的玩具,如皮球、布娃娃等,讓寶寶不知不覺放開雙手,獨自站立。也可以把玩具放在另一邊,逗引寶寶轉(zhuǎn)動身體,獨自站立。

相關(guān)知識

小寶寶洗澡七大注意事項
寶寶學走路的注意事項
小寶寶洗澡注意事項
寶寶游泳的注意事項
人工喂養(yǎng)寶寶注意事項
寶寶添加輔食的注意事項
寶寶視力發(fā)育的注意事項
寶寶進入學步期該注意什么
寶寶的穿衣技巧和注意事項
帶寶寶游泳的注意事項

網(wǎng)址: 學步期小寶寶的注意事項 http://m.u1s5d6.cn/newsview168726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