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對健康所造成的影響視乎多個因素而定。除了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與化學特性之外,有關人士的年齡與一般健康狀況、接觸污染物的時間長短、氣候情況以及排放源頭與接觸者之間的距離等,都會對健康構成不同的影響。
空氣污染對健康的潛在影響有很多,從身體里細微的生理變化,以至明顯的病征如鼻子及喉嚨痕癢、氣喘、咳嗽、胸痛或胸悶等。哮喘或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如接觸到空氣污染物,病情便會加劇。雖然不同的人受空氣污染影響的程度是取決于不同的因素,但是不同年齡的人都會受到惡劣的空氣質素的影響,而空氣污染對兒童及長者的影響則更大。多項研究都顯示,因呼吸系統(tǒng)及心血管疾病入院及過早死亡的人數與嚴重空氣污染之間有著重要的關連。
空氣污染物
來源
對健康的影響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主要是來自未能完全燃燒的化石燃料。大部分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是來自車輛排出的廢氣。
一氧化碳會降低紅血球的帶氧能力,它對健康所造成的影響則視乎身體接觸一氧化碳的時間長短,以及吸入一氧化碳的濃度。一般人吸入低濃度的一氧化碳時會感到頭痛、暈眩及疲倦。當吸入高濃度的一氧化碳時更會造成視力模糊、失去協調能力,甚至死亡。
二氧化氮
當燃燒工序以高溫進行時會排放氮氧化合物(包括二氧化氮)。發(fā)電廠及車輛排出的廢氣是二氧化氮的主要來源。
二氧化氮會刺激眼睛、鼻、咽喉及呼吸道的黏膜,接觸低濃度的二氧化氮會令支氣管過敏及加劇哮喘病人對致敏原的反應。此外,二氧化氮亦會令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的病情惡化。長時間接觸二氧化氮可能會減弱肺部功能以及降低呼吸系統(tǒng)抵抗疾病的能力。
臭氧
臭氧是由主要是排放自車輛及工廠的氮氧化合物及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在光化學反應下形成的。
臭氧在大氣層的作用是阻擋太陽釋放出來的有害紫外線。但是在地面的臭氧是一種極易引起化學反應的氣體,它會刺激眼睛及引致呼吸系統(tǒng)的毛病。除可引發(fā)哮喘外,臭氧亦會增加呼吸系統(tǒng)受到感染的風險,以及令原有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惡化。
懸浮粒子
懸浮粒子來自多種源頭,可以由人類活動及天然產生的。燃燒化石燃料(例如:車輛及發(fā)電廠排出的廢氣)及燃燒生物體(例如:野外火災)是主要的來源種類。一般來說,懸浮粒子是空氣中有機和無機物的固體和液體復雜混合物。
懸浮粒子可根據它們的氣動直徑加以界定,例如PM10(氣動直徑小于10 μm的粒子)或PM2.5(氣動直徑小于2.5 μm)。后者更具危險性,因為當吸入后,它們可以更加深入肺部。根據多項研究顯示,因呼吸系統(tǒng)及心血管疾病入院及過早死亡的人數與懸浮粒子的濃度之間有著重要的關連。心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疾病患者更容易受到影響。懸浮粒子已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介定為人類致癌物。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主要是由燃燒含硫的化石燃料產生。發(fā)電廠、車輛、船只以及工業(yè)的燃料燃燒裝置,都是二氧化硫的主要來源。
二氧化硫會刺激眼和鼻,而吸入二氧化硫會引致氣管收縮。二氧化硫對哮喘病患者及慢性呼吸系統(tǒng)病患者的影響更為明顯。
鉛
鉛是地殼內的天然礦物,但這些天然的鉛只占污染來源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在空氣、食物、水源及塵埃中找到的鉛粒子都是來自車輛廢氣、工廠排放的氣體和含鉛的焊劑及油漆。車輛廢氣含有鉛粒子是因為含鉛汽油加入了鉛作為汽油的添加劑。
鉛的毒性很高,它進入人體后會損害神經系統(tǒng)及腎臟,妨礙身體制造血紅素。鉛對兒童的威脅尤其大,因為過量的鉛會引致兒童學習障礙以及認知功能受損等。
資料來源:香港衛(wèi)生防護中心
大氣污染物可以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由于呼吸道各部分結構不盡相同,因此,對外源性物質的阻留或吸收作用也大為不同。進入的部位越深,擴散面積越大,停留時間越長,機體吸收量越大。此外,外源性物質進入肺泡后,因不經肝臟代謝轉化而被直接運輸到全身發(fā)揮作用,所以,導致經呼吸道吸收的有害物質對機體危害往往最大。此外,大氣污染物還可經食物、水、土壤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也可以直接接觸皮膚或者黏膜影響機體健康。
人類在不斷追求高新科技、發(fā)達工業(yè)和大量財富的同時,若不顧及各類環(huán)境的污染問題,最終還是人類承擔所要背負的責任。我們在保護環(huán)境的同時,還應保護自己免受因環(huán)境污染所致的危害。目前嚴重的霧霾環(huán)境,造成人類很大困擾,為盡量降低PM2.5對人類的危害,我們倡導從小習慣做起,做到室外出行帶有效口罩,進入室內洗臉、漱口、清理鼻腔。最終,希望通過社會共同的努力,能夠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