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是許多人都想要的,但是有些不好的生活方式卻不是養(yǎng)生,而是在養(yǎng)??!全球十大公認的長壽與短命生活方式大揭秘!你是選擇保持健康,還是選擇傷害健康?
生活中的9個好習慣
1、多飲水
說水是“最好、最便宜、最健康的飲料”也不為過。專家表示,每天喝三個小時的水對防治心臟疾病是最好的。早上起來后,要空腹喝一杯水,因為在睡眠過程中,我們會出汗、排尿,醒來之后,身體里的水流失得比較多,就算不覺得口渴,也會脫水,從而造成血液的粘滯。所以,當你起來的時候,你一定要喝一點水。
2、常喝稀飯
想要不生病的話,一碗粥就夠了!清朝名醫(yī)王士雄在他的著作中把稀飯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補品”《中國日報》的一則報道說,哈佛大學14年來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天飲用一碗28克左右的全麥稀飯,可以使心血管病發(fā)病率下降5-9個百分點。經常食用全谷類如稀飯、糙米、玉米等能預防各種疾病,特別是心臟。
3、一天喝一杯牛奶,一個蛋
奶和蛋都是很好的蛋白質,被營養(yǎng)學家稱為很好的食物,而且他們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而且很便宜,是一般人所必需的。牛奶被稱作“白色血液”,其對于人類健康的重要程度,可以想象。其中富含鈣、脂肪、蛋白質等。建議每天攝入300克的牛奶或奶制品。一般是200毫升的牛奶。一天一包兩包就夠了。雞蛋是最好的食物,它能被人體吸收到98%以上的蛋白質。在挑選雞蛋的時候,大家不要太相信土豆蛋和土豆蛋,因為土豆蛋和土豆蛋在營養(yǎng)上的區(qū)別很小,但是土豆蛋的膽固醇要高一些!
4、食用更多的水果
中國疾控中心稱,據其發(fā)布的統(tǒng)計,因食用不當而導致的死亡總數不到15%,死亡人數為134.84萬人。在高血壓和抽煙之后,缺乏水果是導致死亡的第三大因素。中國人因水果消費量過低而導致人均壽命縮短了1.73年(男性死亡人數為1.80人,女性死亡人數為1.58人)。所以,一個成人一天應當攝入一千克的蔬菜,半千克的水果。
5、每日多食青菜
這似乎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許多人卻做不到!多吃蔬菜,既能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又能防止大腸癌等,還能使人心情舒暢,防止生病。據英國沃里克大學的一份調查顯示,每日食用蔬果可以提升人們對生活的滿足感,精神上的安康,以及幸福感。
6、一個星期一次的魚食
豬肉、牛肉、食用過多的這類肉類對減輕體重和降低脂肪含量都是不利的。所謂“兩條腿”,就是雞鴨鵝之類的禽類;“無腿”主要指的是魚肉和各類蔬菜,魚肉中的魚肉易于消化吸收,而魚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 PUFA含量較高,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另外,魚類還含有豐富的歐米茄-3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腦部健康,增強記憶力。此外,食用魚類還能減少65歲及更高年齡的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病率。
7、多曬日光浴
多曬曬太陽,多呼吸新鮮空氣,多曬曬太陽,還能降低血壓,減少中風及心臟病的發(fā)生。這是由于太陽能使血液及皮膚內的氧化氮含量發(fā)生變化,從而使血壓下降,從而有效地防止糖尿病發(fā)生。每天上午十點以前,下午三點以后,30-60分鐘就可以了。
8、走路靈活
散步是一種廉價、安全、便利、健康、有助于減輕體重、預防各種癌癥的有氧運動。成人只要堅持走上12個星期以上,就可以達到瘦身、強身、不容易疲勞的作用。
據《美國自然》期刊的一份報告顯示,60歲或更高年齡的老人,只要每天堅持走路45分鐘,就能避免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病。一周走7個小時以上的路能減少20%的乳癌風險。
9、養(yǎng)成一個嗜好
培養(yǎng)一種愛好,不管是養(yǎng)花、養(yǎng)鳥、集郵、垂釣、書法、書法、唱歌、下棋、旅行,讓自己和社會、大自然保持密切的關系,這些都能讓老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擴大自己的眼界,更能熱愛生活,更能珍視生命。多參加一些具有挑戰(zhàn)記憶的游戲或活動,可以防止慢性腦衰老,例如玩填字游戲、偶爾打打麻將、學一門外語、跳一跳新式舞蹈、甚至是嚼口香糖等,這些都能夠增加大腦的血液供給和養(yǎng)分,從而增強大腦的記憶力,延緩大腦衰老。
10個影響壽命的壞習慣:
1、晚睡或缺覺
醫(yī)療研究顯示,睡眠質量差的確會影響到平均壽命,青壯年及中年一天兩個小時的失眠癥患者的死亡率要高出20%。一份最新的研究表明,一個人一天的睡眠少于8個小時,那么他一年的平均壽命就會縮短6.2天。
2、性子急躁
脾氣暴躁的人,真的會因為這件事而生病。調查顯示,百分之八十的婦女有急躁的情緒,百分之六十的婦女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人中,脾氣暴躁的病人占90%,而糖尿病病人中脾氣暴躁的病人占60%以上。
3、腰粗
要想長壽,首先要瘦腰,因此“腰圍長,壽命短”,許多常見的疾病都是由于肥胖造成的。舉例來說,引起癌癥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肥胖,更別提冠狀動脈疾病和糖尿病了。
4、抽煙
“不抽煙,或者截肢?!边@可不是夸張的說法。大量統(tǒng)計資料表明,80%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綜合癥病人有長期抽煙習慣,超過90%的閉塞性血管炎病人有重度抽煙歷史。盡管抽煙對健康人的損害沒有做過血管外科手術的病人那么大,但是一些研究顯示,即使是10年或10年以上的煙民,也會受到抽煙引起的血管損害。
5、不注意身體的異常信號
香港人的平均壽命已超越日本,榮登全球第一。這是因為他們很看重體格檢查。除全面體檢之外,還會有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體檢項目。真正做到減少病痛,而不是將輕微的病痛拖累到嚴重的病痛。
6、不愛運動
一天坐超過三個小時,就會少活兩年。這一發(fā)現(xiàn)由澳大利亞科學家在《英國醫(yī)學期刊》中公布,他們認為,即便是做有規(guī)律的運動,也不能補償長期久坐給人體帶來的不良后果。
7、不吃早飯
德國一所大學的一份調查顯示,不吃早飯的人平均會少活2年。倫敦帝國大學的一份調查顯示,不吃早飯意味著你的大腦對高熱量的需求,這樣你在午飯和晚飯時就有更多的可能食用“垃圾食品”。長期下來,會導致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發(fā)生。因此,你需要在早晨多出10至20分鐘的時間來吃早飯。
8、食鹽攝入過多
高鹽分的飲食是造成高血壓的主要原因,70%以上的人吃了過量的鹽分。研究發(fā)現(xiàn),在170,000個年齡在40到85之間的人群中,高血壓會降低人的平均壽命。
9、懶惰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運動醫(yī)學學院和運動科學和運動國際委員會共同發(fā)起的,它表明,不喜歡運動可以縮短大約5年的壽命。一個70多歲的人,如果一個70多歲的人,一個星期至少鍛煉三個小時,那么他就能多活五年。
10、大小便
便秘,過多排便或排便不當都會引起心腦血管事故,如急性心肌梗死或腦出血引起的突然死亡。在老年人群中比較常見,特別是那些已經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的人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