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氟與茶葉品質等級的關系

氟與茶葉品質等級的關系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7月07日 04:17

 茶園生態(tài)化建設模式,涵蓋茶葉品種、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領域。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tài)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yè)而努力。

氟是茶樹中的非常特殊的元素,茶樹鮮葉中的氟含量隨葉齡而顯著增加,同時綠茶、紅茶、烏龍茶等的品質與原料的嫩度密切相關。氟與鮮葉成分的關系、以及茶葉品質等級的確立將對茶葉的加工、品質鑒定有重要意義。

不同產地的16個鮮葉樣的分析結果表明,嫩葉的氟含量為163±80mg/kg,嫩梢的相鄰兩葉之間氟的變化率為1.1倍-3.0倍,越嫩的部分增加倍數(shù)越大,成葉、老葉、落葉的氟含量分別為803±325mg/kg,1242±591mg/kg和1358±675mg/kg。由此可以看出氟與茶樹鮮葉的嫩度關系密切。

氟含量還隨產地、品種而變化,從地域上看云南、廣東的茶樹氟含量較低,從品種上看,云魄、鳳凰單極、水仙等大葉類含氟量較低。此研究也為磚茶的降氟以及茶葉中的氟資源的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并且本研究首次發(fā)現(xiàn)鮮葉中的氟含量與茶多酚、氨基酸含量有顯著的負相關性,尤其是與茶多酚的相關性相當顯著,相關系數(shù)R為0.96-0.99,與氨基酸的相關系數(shù)R為0.87-0.98。茶多酚、氨基酸是形成茶葉品質的重要化合物,氟與這兩種化合物的相關關系說明氟含量可以反映鮮葉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的含量的情況,即可以反映原料的品質。

各類茶(共102種)的氟含量分析結果表明,綠茶、紅茶、白茶的氟含量較低,烏龍茶、花茶居中、黑茶的氟含量最高,這結果很好地反映了各類所用的原料的嫩度的不同。不同品質等級的綠茶、紅茶、花茶、烏龍茶(共14種)的氟含量分析結果表明茶葉中氟含量與茶葉品質成顯著的相關性。即等級高的茶葉原料較嫩,氟含量少;相反,等級低的茶葉氟含量高,相關系數(shù)為.090,高于茶多酚、氨基酸與茶葉等級的相關性。本研究首次將茶葉中的氟含量與品質等級結合起來,并且發(fā)現(xiàn)了顯著的相關性。因此,氟含量可作為一個茶葉品質審評時的輔助指標。

氟含量的測定結果與各個茶類的采摘標準相符。綠茶、紅茶一般以一芽二、三葉,高級綠茶采摘嫩度要求更高,有的采一芽一葉初展,葉子生長期短,尚未積蓄較多的氟,因此綠茶、紅茶的氟含量較低,尤其是名優(yōu)茶。

如西湖龍井(39mg/kg)、碧螺春(20mg/kg)、黃山毛峰(41mg/kg)、祁紅(38mg/kg)、滇紅(39mg/kg)等氟含量基本在50mg/kg以下,與上面的實驗所測的一芽一葉的結果54mg/kg接近。

而烏龍茶的采摘標準不能太嫩,否則外形細小且香氣不高,一般烏龍茶的原料為新梢頂芽半開面時的一芽二至三葉,因此氟含量稍高些,多在100mg/kg-130mg/kg之間。白茶中用純芽制成的為銀針,氟含量只有18mg/kg,白牡丹的原料為一芽二葉初展,氟含量就比銀針高得多,約150mg/kg?;ú铻榫G茶的再加工茶,氟含量與中檔綠茶接近。黑茶中普洱茶、六堡茶的原料較嫩,氟含量在140mg/kg以下,與其他茶類相仿,而其他黑茶的原料非常成熟,一般都要采到四、五葉,有的還帶有隔年的紅梗,這些鮮葉生長期長,積蓄的氟較多,所以大多數(shù)黑茶的氟含量在350mg/kg600mg/kg,高于其他茶類。

由此可以看出茶葉中的氟含量相當好地反映了原料的采摘標準。從茶多酚的分析結果,氟含量高的茶葉普遍茶多酚含量低。在所測的茶葉中,氟含量高的黑茶類的茶多酚含量最低,相反氟含量低的綠茶茶多酚含量高。茶多酚在茶葉加工過程中經(jīng)受部分氧化聚合等一系列變化,總量會減少,但茶多酚的含量還有很大程度是取決于原料中的原有量。從總的趨勢來看,各種茶葉中的茶多酚含量與氟含量呈現(xiàn)一定的關系,即氟含量高的茶葉中一般茶多酚含量較少。這也和鮮葉表現(xiàn)的規(guī)律相似。

從總體來看,成品茶的氟含量從18mg/kg-860mg/kg,范圍很大,因此可以按需要從中獲取氟。尤其是在缺氟地區(qū),使用加氟自來水會浪費大量的氟資源,從茶葉中攝取氟,則是即安全、簡便又節(jié)省資源,同時還一起吸收茶葉中的其他保健成分,如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等,能做到一舉多得。因此用茶葉來保證低氟地區(qū)人們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不同等級成品茶中的氟含量茶葉品質的優(yōu)劣與鮮葉老嫩度關系密切。鮮葉的嫩度不同,其所含的與品質有關的化合物的含量也不同。一般嫩葉中內含物豐富,與品質有關的化合物的含量也高,由此加工而成的茶葉香氣、滋味較好:相反老葉中內含物少,加工而成的茶葉香氣低、滋味淡。即原料的嫩度對于成品茶的品質有相當大的決定作用。因此與鮮葉的嫩度有密切關系的粗纖維也被作為茶葉品質鑒定的指標。雖然粗纖維與茶葉的色、香、味無直接關系,但茶葉中的纖維素含量隨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使之成為茶葉嫩度的指標,所以纖維素成為國內外公認的鑒定茶葉品質的理化指標之一,并被列入ISO的標準。

另一方面,茶樹是富集氟的植物,而茶樹葉是氟積累的主要器官。嫩葉中氟含量很低,隨著生長期的增加,即葉片的成熟,其積累的氟也就增多。葉中的氟含量隨著鮮葉的嫩度發(fā)生有規(guī)律的變化,從第1葉的幾十mg/kg增加到老葉中的上千mg/kg。嫩梢中的相鄰兩片鮮葉的氟含量變化率為1.1倍一3.0倍,尤其是通常用來做高等級的茶的第1葉到第3葉之間的氟含量變化大,增加倍數(shù)為1.5倍-3.0倍。而后變化率逐漸減少。老葉的氟含量比第1、2葉的高幾十倍。

由此結果可以看出,氟含量與鮮葉的嫩度關系非常密切,它和粗纖維一樣也可作為鑒定茶葉嫩度的指標。而且與粗纖維相比,氟含量的分析有很多優(yōu)勢。粗纖維的檢驗需要酸消化、堿消化、干燥、灰化等步驟,操作繁瑣,并且用量需2g-4g,所需時間至少2日-3日。而氟的檢驗只有浸出和測定,操作簡單;在時間上只有浸出時間需1小時,其他操作都只需數(shù)分鐘;用量可少到0.1g。

(安根團隊摘自呂毅:氟與茶葉品質化學和微生物學的研究)

相關知識

茶葉中的氟以及如何喝到低氟茶
茶葉分等級嗎茶葉等級五級
黑茶中“氟”與“硒”的作用
茶樹葉片揭秘,品質有何關系
綜述飲茶與健康的關系.docx
茶兒茶素的組成與綠茶品質的關系
茶文化與健康的關系
茶葉殺青的原理與方法:確保茶葉品質與口感的關鍵步驟
食傲評級論食品質量之茶葉篇
茶葉中氟離子的測定及健康飲用建議

網(wǎng)址: 氟與茶葉品質等級的關系 http://m.u1s5d6.cn/newsview151753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