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蒿:傳統(tǒng)草藥的現(xiàn)代應用與經典藥方
01茵陳蒿的基本介紹
△ 植株特征
茵陳蒿,這一菊科蒿屬的半灌木狀草本植物,不僅在黃疸治療方面有著顯著的療效,更是感冒等常見病癥的全面健康助手。其獨特的藥用價值,正逐漸被現(xiàn)代人所認識和利用。
茵陳蒿,這一菊科蒿屬的半灌木狀草本植物,散發(fā)著濃郁的香氣。其莖稈挺立,基部逐漸木質化,初生時覆蓋著灰白色或灰黃色的絹質柔毛,隨后這些柔毛逐漸稀疏或完全脫落。花朵呈現(xiàn)鮮艷的黃色,而瘦果則是長圓形。茵陳蒿的花果期集中在秋季,這一時期也是其生長周期中的關鍵階段。
△ 生長周期與命名
值得注意的是,茵陳蒿在冬季并不會枯萎死亡,而是在春季從陳根中煥發(fā)生機,因此得名因陳或茵陳。到了夏季,其幼苗則演變?yōu)檩?,亦被稱為茵陳蒿,由此衍生出“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當柴燒”的俗語。
02茵陳蒿的藥用價值
△ 性味與歸經
茵陳蒿性味苦辛涼,具有清熱利濕的效果,歸于肝、脾、膀胱經。
△ 主治功效
茵陳蒿具有顯著的退黃、除疸功效。它還能瀉濕利水,為清熱涼血之良藥。主要用于治療濕熱黃疸、小便不利以及風癢瘡疥等病癥。
03茵陳蒿的經典藥方
△ 茵陳蒿湯及其變方
茵陳蒿湯,這一古老的藥方,源自《傷寒論》,被廣泛應用于濕熱黃疸的治療。其功效顯著,能夠清熱、利濕、退黃,對于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發(fā)熱等癥狀有著顯著的治療效果。同時,它還能緩解惡心嘔吐、腹微滿等不適,促進小便暢通,改善大便秘結,是清熱涼血的良藥。在古代,茵陳蒿的劑量為六兩,與梔子、大黃一同煎煮,服用后小便暢通,黃疸癥狀逐漸消退。
此外,還有三物茵陳蒿湯的配伍,加入石膏后,其治療黃疸、身目皆黃、皮膚曲塵出等癥狀的效果更為顯著。在服用時,需遵醫(yī)囑,切勿自行用藥。
△ 其他治療方劑
對于陽明病,癥狀包括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以及身發(fā)黃,可以嘗試茵陳蒿湯的治療。該湯由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和大黃二兩(去皮)組成。將藥材與一斗二升水一同煮沸,先煮茵陳至減六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取三升后去滓分三服。服用后,小便應暢通,尿色如皂角汁狀。
若發(fā)黃癥狀伴有脈沉細遲、肢體逆冷和腰以上自汗,可嘗試茵陳四逆湯。該湯包含茵陳二兩、附子一個(作八片)、干姜(炮)一兩半以及甘草(炙)一兩。將藥材研為粗末,分作四貼,用水煎煮后服用。
對于身如金色、語言不多、四肢無力、好眠臥以及口吐粘液的患者,推薦使用茵陳湯。該湯由茵陳蒿和白蘚皮各一兩組成。將藥材粗搗篩后,每服取三錢匕,加入一盞水煎至六分,去滓后溫服,每日三次。
若患有感冒、黃疸或漆瘡,可以嘗試用茵陳五錢煎水服用。對于遍身風癢生疥瘡的癥狀,可以用茵陳煮濃汁進行清洗。
相關知識
【茵陳蒿】的功效與作用
茵陳蒿:保護肝臟的草本寶藏,改善健康從這一杯開始!
傳統(tǒng)中藥材大黃的現(xiàn)代應用與價值解析
艾與多蒿類植物的中藥價值與辨識指南
邪蒿:一種古老的草本植物與中醫(yī)智慧
茵陳:中醫(yī)草本養(yǎng)肝利器,探秘其神奇功效
茵陳泡水喝有什么功效與禁忌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 茵陳的食用禁忌
春日茵陳養(yǎng)生天然草本健康升級
茵陳分濕湯功效和作用,《辨證錄》卷七
網(wǎng)址: 茵陳蒿:傳統(tǒng)草藥的現(xiàn)代應用與經典藥方 http://m.u1s5d6.cn/newsview144607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