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味精7大錯誤的吃法

味精7大錯誤的吃法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11年03月10日 13:18

  用于炒黃菜

  炒黃菜即炒雞蛋。雞蛋本身含有許多谷氨酸,炒雞蛋時一般都要放一些鹽,而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經(jīng)加熱后,谷氨酸與氯化鈉這兩種物質(zhì)會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谷氨酸鈉,即味精的主要成份,使雞蛋呈現(xiàn)很純正的鮮味。炒雞蛋加味精如同畫蛇添足,加多了反而不美。

  投放過量

  過量的味精會產(chǎn)生一種似咸非咸、似澀非澀的怪味,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

  用于甜口菜肴

  凡是甜口菜肴如“冰糖蓮子”、“番茄蝦仁”都不應加味精。甜菜放味精非常難吃,既破壞了鮮味,又破壞了甜味。

  用于堿性食物

  在堿性溶液中,味精會起化學變化,產(chǎn)生一種具有不良氣味的谷氨酸二鈉。所以烹制堿性食物時,不要放味精。如魷魚是用堿發(fā)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用于酸性食物

  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

 

  高溫使用

  烹調(diào)菜肴時,如果在菜肴溫度很高的時投入味精就會發(fā)生化學變化,使味精變成焦谷氨酸鈉。這樣,非但不能起到調(diào)味作用,反而會產(chǎn)生輕微的毒素,對人體健康不利??茖W實驗證明,在70℃-90℃的溫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時機是在菜肴將要出鍋的時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話,味精投放應在勾芡之前。根據(jù)高溫不應放味精這個道理可以得知,您在上漿掛糊時也不必加味精。

  低溫使用

  溫度低時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鮮時,可以把味精用溫開水化開,晾涼后澆在涼菜上。

  健康貼士:

  每日食用味精不可過量。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過6克,否則,就可能產(chǎn)生頭痛、惡心、發(fā)熱等癥狀;過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導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壓、腎炎、水腫等疾病的病人應慎重食用。

  味精小知識

  味精的化學名稱叫谷氨酸鈉。它吸濕性強,易溶于水,說是溶于3000倍的水中,也仍能顯出鮮味。味精還是一種很好的營養(yǎng)品,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質(zhì)分解出來的氨基酸,能被人體直接吸收。但是,谷氨酸鈉在120℃以上會發(fā)生化學變化,有輕微的毒性。

(責任編輯:醉筆)

相關知識

注意 雞蛋的6種錯誤的吃法
味精7大錯誤的吃法
西紅柿的四大錯誤吃法
海鮮四大錯誤的吃法
常見蔬菜的五種錯誤吃法
6種錯誤吃雞蛋方式你有嗎
盤點 早餐錯誤的吃法
雞蛋最常見10大錯誤的吃法
吃早餐 8種早餐吃法最錯誤
冬季羊肉的三種養(yǎng)生吃法

網(wǎng)址: 味精7大錯誤的吃法 http://m.u1s5d6.cn/newsview1273.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