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附方
附方
1、黃芩膏
《永樂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黃芩膏
處方1:黃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大。
功效與作用:小兒衄血、吐血、下血。
用法用量:3歲服1丸,以濃鹽湯送下。
摘錄:《永樂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
《圣惠》卷九十:黃芩膏
處方2:黃芩75克、黃柏1.5克、梔子仁1.5克、黃連1.5克(去須)、竹葉100克、生地黃75克、胡粉1.5克、川大黃50克、水銀50克(入少水,與胡粉同研令星盡)。
制法:除水銀、胡粉外,上銼,如豆大,以新綿裹,用豬脂1斤半入鐺內(nèi),于慢火上煎10余沸,候藥色紫,去綿,以布絞去汁,候凝,下水銀、胡粉,以柳木篦攪令勻,膏成,以瓷盒盛。
功效與作用:小兒熱瘡黃膿出。
用法用量:每日夜涂3-4次。
摘錄:《圣惠》卷九十
《鬼遺》卷五:黃芩膏
處方3:黃芩50克、黃耆50克、芎?50克、白蘞50克、防風(fēng)50克、芒草50克、白芷50克、芍藥[7]50克、大黃50克、細(xì)辛50克、當(dāng)歸50克。
制法:上(口父)咀,以豬脂1升,微火上煎一沸一下,白芷黃即成膏。
功效與作用:癰疽堅(jiān)強(qiáng)不消。
用法用量:敷之。堅(jiān)硬者,日可10易。
摘錄:《鬼遺》卷五。
2、阿膠黃芩湯
來源:《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青子芩15克、甜杏仁10克、陳阿膠15克、生桑皮10克、生白芍5克、甘蔗梢25克、生甘草4克、鮮車前草25克。
用法:先用生糯米30克,開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藥。
主治:秋燥。肺燥腸熱,上則喉癢干咳,咳甚則痰粘帶血,血色鮮紅,胸脅串痰;下則腹熱如焚,大便水泄如注,肛門熱痛,甚或腹痛泄瀉,瀉必艱澀難行,似痢非痢,腸中切痛,有似鞭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紋。[8]
3、清肺化痰丸
成份:膽南星(砂炒)30g,苦杏仁60g,法半夏(砂炒)60g,枳殼(炒)60g,黃芩(酒炙)60g,川貝母30g,麻黃(炙)30g,桔梗60g,白蘇子30g,瓜蔞子60g,陳皮60g,萊菔子(炒)30g,款冬花(炙)30g,茯苓60g,甘草30g。
功效:降氣化痰,止咳平喘。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每次6g,大蜜丸每次1丸;日2次。
相關(guān)知識(shí)
黃芩膏
黃芩
【黃芩】黃芩怎么吃
黃芩膏貼(真不二)(黃芩膏貼)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什么是黃芩
黃芩葉茶的制作方法 黃芩葉茶的功效
黃芩牙膏,黃芩牙膏成分
黃芩的鑒別方法
黃芩茶
黃芩的傳說故事
網(wǎng)址: 黃芩附方 http://m.u1s5d6.cn/newsview126976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jì)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bǔ)腎吃什么 補(bǔ)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diǎn)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jì)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