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斷奶及保育豬的精細飼養(yǎng)管理技術

斷奶及保育豬的精細飼養(yǎng)管理技術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1月05日 10:10

保育期一般是從28天斷奶,到75或80日齡,體重達

30kg

期間的飼養(yǎng)。近年來,仔豬斷奶成了 養(yǎng)豬過程中重點中的重點,原因是斷奶仔豬本身的特殊性和現代飼養(yǎng)管理模式的不協(xié)調,出現的后果除仔豬斷奶后 腹瀉及斷奶后生長停滯外,另外還是呼吸道病多發(fā)時期,給 養(yǎng)豬場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解決好斷奶仔豬問題,是每一個養(yǎng)豬場飼養(yǎng)管理的關鍵。原創(chuàng)內容,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一、生產指標 成活率:96%以上;飼料報酬:2.1:1以下;日增重:

450g

;轉出合格率:95%。 二、保育仔豬的特殊性 1、母源抗體消失,抗病能力下降 仔豬斷奶后,由母乳中傳遞的母源抗體停止供應,母源抗體在體內慢慢消失,新的免疫系統(tǒng)尚未建立,是豬一生中最脆弱的生理階段,最易為各種病原侵襲而致病。 2、應激因素多 應激就是不舒服,單純或小的應激不會對豬造成大的影響,但應激的集中出現或強烈的應激會降低豬的抗病能力,使本來不完善的免疫系統(tǒng)加重負擔。斷奶期間的應激因素有多種:如離開母豬、轉入新環(huán)境,由母乳變?yōu)楣腆w飼料,溫度變化,抓豬、運輸、疫苗注射、合群時歐打等。 3、仔豬消化系統(tǒng)功能不健全 仔豬斷奶時,其消化系統(tǒng)還很不完善,如消化酶的分泌很少,激活胃蛋白酶活性的胃酸分泌也很少,小腸和大腸消化功能很弱等。如果在由母乳向固體飼料過渡時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出現飼料無法消化,甚至損害消化道功能,出現嚴重的 腹瀉和掉膘。 4、適應能力差 仔豬在產房時,是在人為提供的優(yōu)越環(huán)境中渡過的,比如有保溫箱,溫度比較容易控制,產仔舍空間相對較大,空氣質量較好等。也就相當于在溫室長大的豬,缺乏對環(huán)境的應變能力,一旦出現環(huán)境突變,會出現不適應,甚至出現發(fā)病情況。 5、生長幅度大 從斷奶時的

7kg

,生長到75日齡時的

30kg

,也就是在短短的47天時間增加

23kg

,使體重增加4.3倍,對豬本身及各種外部條件要求是相當高的. 6、飼料變化頻繁,營養(yǎng)落差大 在保育期間,仔豬飼料從易消化的動物飼料為主變?yōu)橹参镲暳蠟橹?蛋白質從20%降到18%,賴氨酸從1.5%降到0.9%,其他變化因素很多,這對仔豬來說是巨大的應激,每一次換料處理不好都會帶來嚴重傷害. 7、高密度飼養(yǎng),易出現環(huán)境問題與疾病傳染快 現在保育多采用網床高密度飼養(yǎng),便于管理操作,但也出現相應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空氣質量難以保證和發(fā)病后傳播快,給疾病防治帶來了難度。 8、自由采食不易發(fā)現病豬 保育期間多采用自由采食形式,豬是否吃料不能在喂料期間發(fā)現,減少了發(fā)現病豬的一個主要途徑,發(fā)現病豬時多為時已晚。 三、保育豬常見問題 1、斷奶后減重 這是斷奶轉群等各種應激的集中體現,特別是直接斷奶轉入保育舍的仔豬更明顯,少者減重三五天,多者十天半月,給生產造成很大的損失。減重增加1天,就相當于出欄增加3天,每增加一天的飼養(yǎng)就要多消耗

2kg

以上飼料的維持需要,相當于增加成本4元左右,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斷奶后減重的主要原因是飼料質量與仔豬消化機能不適應,同時環(huán)境條件及其他應激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防止斷奶后減重也要從改善飼料質量和改善環(huán)境條件等多方面入手。 2、疾病多發(fā) 保育期間易發(fā)病種類很多, 豬瘟、腹瀉、水腫、呼吸道綜合癥等,每一種病都會給保育期仔豬造成致命的傷害,有效控制疾病發(fā)生是保育的關鍵。 3、生長緩慢 仔豬的生長幅度是很大的,但需要多方面的保證,如飼料、環(huán)境等,如果不計算成本,單純地降低飼料價格,不能滿足仔豬生長所需要的各種條件,就會出現生長緩慢,飼料利用率降低,最終導致成本的增加和死亡率增高。 四、養(yǎng)好斷奶仔豬的關鍵措施 3-4周齡仔豬在斷奶后的保育期內,需要較好的環(huán)境條件和較高的飼養(yǎng)管理水平,否則就會出現大量下痢,體重下降,使仔豬的死亡率增加,生長發(fā)育受到影響,導致商品豬的均勻度差,生長進度減慢,已成為了當前規(guī)模養(yǎng)豬生產中的普遍問題,養(yǎng)好保育豬的關鍵是盡量做到全進全出,徹底沖洗消毒,以減少疾病的交叉?zhèn)魅?,保證斷奶仔豬的健康生長。本文為原創(chuàng)! (一)保育舍進豬前的準備 1、在保育豬進入前,首先要把保育舍沖洗干凈。在沖洗時,將房間的所有欄板、飼料槽拆開,用高壓沖洗機將整個房間的窗戶、天花板、地面、墻壁、水管、加藥器進行徹底的沖洗。同時將下水道中的污水排放掉,并沖洗干凈。注意:凡是豬只接觸得到的地方,不能有糞、飼料遺留的痕跡。 2、修理欄位、飼料槽、保溫箱,檢查每個飲水器是否通水,檢查加藥器是否正常工作,檢查所有的電器、電線是否損壞,檢查窗戶是否可以正常關閉。然后,使用合適的消毒藥進行房間消毒后,空置12小時。 3、再將欄板、料槽組裝好,并投放滅鼠藥、滅蠅藥。將房間的溫度升至

28℃

以上(夏天升至

27℃

),準備進豬。 剛斷奶的仔豬為了增加體感溫度,即使在夏季也會大家擠在一起休息,睡覺。這是因為斷奶使仔豬的體感溫度一下子降低了許多。體感溫度降低,既有物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因素。 (二)仔豬的進入 斷奶轉群時最好是按原窩轉群,這樣有利仔豬情緒穩(wěn)定,減輕混群產生緊張不安的刺激,減少了因恃強凌弱、相互爭斗而造成的傷害,可有效防止斷奶多系統(tǒng)綜合征的發(fā)生,有利仔豬生長發(fā)育。 在斷奶仔豬編群上,群內仔豬的日齡差異盡量不要太大(最好是控制在7日以內,當然,如果能以窩為單位進行分群則更好)。另外,豬欄與豬欄之間最好使用隔板或隔墻,可避免相鄰豬欄豬只的相互接觸。在衛(wèi)生管理上,對剛斷奶的仔豬要特別小心,做到多觀察,勤檢查,人員進出要換鞋,仔豬轉移結束后通道要及時消毒等。 1、斷奶豬進入保育舍后,如有足夠的欄位數量,盡可能原窩飼養(yǎng),不要合群,若欄位不夠確需合群者,最好以同一單元產房內的相鄰兩窩豬合群為好。要掌握好合群豬只的日齡相差不能超過7天。 2、弱小的仔豬安置在房間中部比較溫暖的豬欄飼養(yǎng)。同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在房間的最里邊保留1-2個空欄作為機動欄,以便以后安置病弱小豬。 3、全漏縫地板地豬欄可墊上麻袋或橡膠墊,放上少量的乳豬料。這樣比較容易誘導斷奶仔豬開始采食。同時在料槽中也要加入少量乳豬料,注意一定要少量多次,以保持飼料的新鮮。 4、對較小的仔豬,可在欄里另放置一個小的料槽,用于喂奶粉或在水中加多維和電解質。同時再安置保溫燈,以保證有足夠的溫度。 5、仔豬飲水,水是豬每日食物中最重要的營養(yǎng),斷奶后3天,每頭仔豬可飲

1千克

,4日后飲水量會直線升。飲水不足,會使豬的采食量下降,直接使豬的生長速度可降低20%。高溫季節(jié),保證豬的充分飲水,更為重要。天氣太熱時,仔豬將會因搶飲水器而打架,有些仔豬還會占著飲水器取涼,使別的小豬不便喝水。還有的豬喜歡吃幾口飼料就去喝一些水,往來頻繁,如果不能隨時喝到水,則吃料也就受影響。所以一欄10頭以上的豬應安裝兩個飲水器(按50厘米距離分開裝)以利仔豬隨時都可飲水。飲水的溫度一般應控制在

25℃

以下,夏季高溫時要經常檢查。 6、對進入每欄的斷奶仔豬進行稱重記錄?;蛑辽俜Q重一欄仔豬,并在每次換料時進行再次稱重,以監(jiān)控生長速度和耗料情況。同時在舍內要準備好飼料消耗卡,記錄每天的飼料消耗;疫苗注射記錄卡,記錄每次疫苗種類和日期;藥品消耗卡,記錄豬只使用藥品情況;豬只死亡信息卡,記錄豬只死亡的原因及日期。 (三)做好飼料過渡工作,減少營養(yǎng)落差過大造成的危害 斷奶后就能進行自由采食,這是斷奶是否成功的標志。仔豬斷奶后一周內應保持飼料不變,并適量添加預防呼吸道疾病的抗菌藥物,以減輕應激反應和目前嚴重的呼吸道疾病,要選擇優(yōu)質的高檔飼料(建議10

-20千克

的仔豬的營養(yǎng)標準為:消化能13.598兆焦/千克,蛋白質18%,賴氨酸(Lys)0.95%,蛋胱氨酸0.48%;如果飼料為13.02兆焦/千克的消化能水平,則粗蛋白質可相應降低為17.17%,賴氨酸為0.91%,蛋胱氨酸為0.46%),逐漸過渡到仔豬料,防止因營養(yǎng)落差過大而出現的相關的病癥,如腹瀉、水腫、生長停滯等,因此,做好飼料過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四)分散應激 斷奶后到保育舍,除飼料變化外,同時會出現許多的應激因素,如脫離母豬、轉群應激、抓豬應激、注射疫苗應激、換飼養(yǎng)員應激、調群并窩的應激、環(huán)境變化的應激、溫度的應激等。每一種應激都會降低豬只的抵抗力,如果將過多的應激集中在一起會嚴重影響仔豬生長甚至發(fā)病,但如果將多種應激在不同時期出現,單種或少數的應激對仔豬的傷害會減輕。 現在多采用斷奶后5-7天轉仔豬的飼養(yǎng)方案,在生產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去母留仔 斷奶時將母豬趕走,仔豬仍留原圈,同時保持舍內的溫度不變或略高,這樣就大大減少了斷奶應激。祝大家好運! 2、弱仔豬繼續(xù)哺乳 一些弱小仔豬斷奶后很難適應各種應激,讓它們再吃幾天母乳,對順利成活是有好處的。 3、增加仔豬抵抗力 可考慮飲水中添加抗應激藥物。 4、仔豬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但應經常將仔豬趕至補料槽邊,引導仔豬吃料。 5、不要忽視晚上的工作,因為仔豬在晚上也要吃奶。 6、每天必須檢查仔豬能否喝上水。喝水比吃料更重要。 (五)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 1、溫度控制 溫度不適是保育豬問題的第二大因素,仔豬從條件優(yōu)越的產仔舍到保育舍,無保溫箱,無墊板,周圍都是陌生的同伙,溫度的作用就顯得更大了。溫度方面,應把握好以下幾條:①保育舍溫度要比產房高2度左右。②新進保育舍的仔豬最好鋪設墊板或麻袋。③靠近門口的保育床最好有擋板設施,哪怕是一個飼料袋。④溫度計感溫點的位置要保持與仔豬背部平行,以顯示其真實溫度。⑤溫差的危害比溫度本身更大,頻繁的溫度變化會將仔豬大部分精力用來應付對溫度的適應,尤其是冬天。一天內的溫差不應超過5度。⑥豬在休息時和運動時需要的溫度不同,休息時需要的溫度比運動時要高2度。⑦仔豬是否舒適,以仔豬的臥姿為準。 2、濕度 一般認為濕度對豬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舍內粉塵的多少及影響豬對溫度的感受,但實際上遠不止這些。過干的空氣不斷刺激呼吸道,呼吸道黏液分泌加強,鼻涕、痰液增多,為排出異物,引起呼吸系統(tǒng)負擔加重,導致病原乘機而入。特別是秋冬氣候較干燥的季節(jié)更要注意。潮濕的空氣則是腹瀉病的病因之一,低溫高濕引發(fā)的腹瀉是最常見的病因之一。 3、空氣質量 如果把所有的營養(yǎng)排一下重要性順序,氧氣應該排在第一位,因為如果斷絕氧氣供應,沒有一頭豬能活到1小時以上。但水、飼料卻要時間長得多。這個道理都明白,但因氧氣不足帶來的慢性傷害并不每個人都能想到。正常的氧氣濃度是21%,如果空氣中氧氣濃度低于21%,也會出現和其他營養(yǎng)缺乏一樣的危害,現在許多保育舍正是存在這樣的問題。 為什么保育舍呼吸道疾病多出現在秋冬季?是因為這個時期豬舍封閉,空氣流通不良,所以加強通風是必要的。 通風在操作上有許多細節(jié)需要注意:①通風不能過急,特別是舍內外溫差較大時。尤其是大風天氣,應嚴格注意不能使豬感冒。②不怕狂風一片,只怕賊風一線,局部不間斷的賊風會造成一個豬欄或幾個豬欄長時間的不適。一塊破損的玻璃或一個不顯眼的風口都會有極大的危害。③暖風爐如果是舍內暖氣組供暖,會出現空氣交換不良,但卻讓人忽視,盡管有空氣流通,但污濁的空氣并沒有及時排出。 五、保育舍的日常管理工作 1、早上進入豬舍后先快速檢查一遍所有的何育豬,看看是否有什么異常情況需要緊急處理。 2、要多觀察剛剛斷奶的仔豬,以確保仔豬發(fā)現并攝入飲料。仔豬斷奶后7天以內一般實行限量飼喂。方法是,對剛斷奶仔豬的飼喂,自由采食改為按原采食量的80-90%的飼糧,日分7-8次投喂,要少喂多餐,定時控量投放。因仔豬在剛斷奶后的2-3天內,會煩燥不安,哼叫著四處尋找母豬,不大會吃飼糧,2-3天后,因饑餓又會猛吃,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瀉。所以在仔豬斷奶后的一段時間內,要實施限制飼喂。 3、使剛斷奶豬舍內的光線不能太強 仔豬的特點是睡眠時間長,吃飼料時間不用眼睛看,而是用鼻子嗅。這樣,仔豬在暗一些的環(huán)境里,將顯得更加安靜,睡得也更香。通過觀察有這樣的感覺,即在明亮的環(huán)境里,常有仔豬在欄內來回奔跑,沙沙作響,攪得整個豬群不得安寧。因此,許多有管理經驗的豬場,常常使用亮度較小的燈泡,或干脆關掉電燈。這樣,既有利于仔豬健康生長,又節(jié)省電費。另外,為了緩解應激,最好是在傍晚時實施斷奶、編群。 4、保持斷奶豬舍內安靜的環(huán)境 哺乳仔豬在聽到母豬告知泌乳的低聲哼哼后,會很快起身,一下子圍過來吃奶。由于有了這樣的習慣,所以仔豬對驚嚇聲非常敏感。比如,剛斷奶不久的仔豬,稍微聽到一點點響動,就會迅速起身、奔跑,引得整個豬群騷動不安。為此,對于剛斷奶不久的仔豬應盡量給以安靜的環(huán)境,或者相反,在豬舍里連續(xù)播放收音機,音樂等,使仔豬對聲響習以為常。據說,在歐美各國有不少養(yǎng)豬場都在斷奶豬舍播放音樂。由此看來,這個辦法還確實有效。 5、飼料轉換 仔豬由吃乳豬料轉吃小豬料,必定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仔豬進入保育舍繼續(xù)吃乳豬料20-25天,體重15千克以上,才轉換小豬飼料。換料時按10-30%的比例將小豬料加入乳豬飼料中,以后每隔2-3天再換加,直至完全轉吃小豬料為止。 6、檢查溫度 看是否適合仔豬的要求,如果仔豬打堆,說明溫度偏低,如果仔豬均勻分散,則溫度適宜。一般要求仔豬斷奶后第一周的環(huán)境溫度應控制在

28℃

以上,以后每周的溫度分別為:第二周

25℃

,第三周

23℃

,第四周

21℃

,第五周

20℃

。 7、檢查舍內的空氣新鮮度,及時調整通風量 為了使豬只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降低保育舍的氨氣等有害氣體的濃度,除了保證豬舍的溫度外,每天也要根據豬只的大小和密度,進行適當的通風。 在南方,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在北方的冬季,保溫工作相當重要。因此,許多豬場往往忽略通風,以至呼吸系統(tǒng)疾病相當嚴重。 8、檢查飲水器,看飲水器工作是否正常,安裝的高度是否適合豬只飲用;飲水的溫度是否過高(炎熱季節(jié));飼料有無污染;風扇、紅外線燈、舍欄等設備的使用情況是否正常等。 斷奶時,一些豬對飲水器不習慣。因為在炎熱的環(huán)境中很容易脫水,因此讓豬盡快找到飲水器是很重要的。為保證找到飲水器,在斷奶頭幾天調節(jié)飲水器,使其自然滴水。將飲水器安在豬肩部上方

5厘米

處,以便讓豬必須抬頭喝水。 9、檢查豬只生長狀況 少數仔豬打堆睡,要考慮仔豬可能不舒服。大多數仔豬堆集到一塊,室溫可能不夠。有疾病不健康的豬有如下征候:垂頭夾尾,膚色蒼白,情形憔悴,不活躍,蜷縮一旁,四肢無力,顫抖,腹瀉拉稀等。發(fā)現上述現象的豬,要即刻測溫,報告獸醫(yī)診療。 10、及時記錄當天的生產情況和其他信息,每周末清點存欄,統(tǒng)計飼料用量、各舍的死亡數,并記錄備案。 11、設鐵環(huán)玩具 剛斷奶的仔豬常出現咬尾和吮吸耳朵、包皮等現象,原因主要是剛斷奶的仔豬企圖繼續(xù)吮乳造成的,當然,也有因飼料營養(yǎng)不全、飼養(yǎng)密度過大、通風不良等應激所引起。防止的辦法是在改善飼養(yǎng)管理條件的同時,為仔豬設立玩具,分散注意力。玩具有放在欄內的球和懸在空中的鐵環(huán)鏈兩種,球易被弄臟不衛(wèi)生,最好每欄懸掛兩條由鐵環(huán)連成的鐵鏈,高度以仔豬仰頭。能咬到為宜,這不僅可預防仔豬咬尾等惡癖的發(fā)生,也滿足了仔豬好動玩耍的需求。 12、調教管理 新斷奶轉群的仔豬吃食、臥立、飲水、排泄尚未形成固定的位置,所以,要加強調教訓練,使其形成理想的睡臥和排泄區(qū)。這樣既可保持欄內衛(wèi)生,又便于清掃。仔豬培育欄最好是長方形(便于訓練分區(qū)),在中間走道一端設自由食槽,另一端安自動飲水器,靠近食槽一側為睡臥區(qū),另一側為排泄區(qū)。訓練方法是:排泄區(qū)的糞便暫不清掃,誘導仔豬來排泄。其他區(qū)的糞便及時清除干凈,當仔豬活動時對不到指定地點排泄的仔豬用小棍子哄趕并加以訓斥。當仔豬睡臥時,可定時哄趕到固定區(qū)排泄,經過一周的訓練,可建立起定點睡臥和排泄的條件反射。 13、打掃衛(wèi)生 保育欄在進豬前要徹底清洗,消毒。要做到清洗2次,消毒3次,全程約7天時間;每次清洗、消毒的間隔時間為1-2天。欄舍的欄圈、走道、門窗、墻壁及排污溝等均要全面、認真、嚴格地進行清洗消毒。只有欄舍清洗干凈、消毒好,保育豬的發(fā)病率才會降到最低。 六、保育豬的健康控制 保育豬的健康控制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飲水加藥、飼料加藥、免疫注射、日常治療。 1、飲水加藥 如上所述,斷奶對仔豬是一個很大的應激。因此,如何減少斷奶應激是成功飼養(yǎng)保育豬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仔豬在剛斷奶時不愿意采食飼料,但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飲水器飲水。在保育豬的飲水中添加電解質和多維,能較大程度地緩解應激反應,以提高仔豬的抵抗力。 剛斷奶的仔豬由于自身的抵抗力低,很容易感染各種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斷奶后的前1-2周,可以通過飲水加藥的方式,在飲水中添加廣譜抗菌素。添加的藥物應按不同的季節(jié)和疾病流行情況,隨時進行變動 2、飼料加藥 許多飲料生產廠商在早期斷奶豬飼料中添加了高濃度的抗菌素,以防止斷奶后的仔豬下痢。但由于新斷奶的仔豬采食量較少,所以效果不及飲水加藥。而后階段的飼料,大多數豬場都采購飼料公司生產的品牌顆粒料,因此加藥也比較較困難。如保育豬的后期料是自己加工或是向飼料公司特約加工的,飼料加藥就容易多了。健康狀況較差的豬場,一般在仔豬斷奶2周后,母源抗體逐漸消失時,表現出了各種病癥,較普遍的是綜合性的呼吸道疾病,所以各場可根據本場疾病的流行情況,在出現發(fā)病癥狀前,提前7-10天在飼料中加藥物預防,容易產生抗藥性的藥物,可采用脈沖式給藥。 3、免疫注射 疫苗接種主要是預防高危險性疾病的發(fā)生。大規(guī)模集約化豬場一般采用全進全出的生產方式,相對來說健康狀況比較好。而且一旦發(fā)病也比較容易控制。因此在保育豬階段,一般只注射幾種必須注射的疫苗,如偽狂犬、 豬瘟、 口蹄疫等,其他疫苗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季節(jié)性的或臨時性的使用。 有些豬場由于建場較早,因此疾病較多。且而局較差,產房及保育不能做到全進全出,各種細菌性疾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只能通過注射各種疫苗來降低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使用比較普遍的有豬副嗜血桿菌、支原體肺炎、萎縮性鼻炎、胸膜肺炎、鏈球菌腦炎等疫苗。但要注意的是保育豬應盡量少打疫苗,特別是細菌性疫苗,以減少應激。如確需注射細菌性疫苗,應盡量避免與飲水加藥和飼料加藥相沖突。 各類疫苗的注射是在仔豬進入保育舍后第二周進行,按各種疫苗使用說明,錯開時間,分別注射。60日齡左右的保育豬應進行驅除體外寄生蟲的工作,以確保仔豬的生長發(fā)育,提高飼料報酬。驅蟲可在第五周,即保育期滿后的一周內進行。 4、日常治療 常規(guī)的保育舍通常采用全漏縫地板和自由采食料槽,因此平時的工作量不大,所以飼養(yǎng)員應加強對仔豬的觀察,特別是斷奶1周內的仔豬。發(fā)現病豬應及時治療,如不能立即見好,應轉入病豬欄進一步的隔離治療。治療后應在其背部作好標記,以區(qū)分注射的藥物和次數,并作好記錄。斷奶仔豬的常見病除了下痢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外,還應注意腿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的腫大。 如出現同一癥狀的病豬數量增多,而且發(fā)展的趨勢很快,應根據臨床癥狀,在飲水中加入相應的抗菌素。同時,通過獸醫(yī)的解剖和實驗室診斷,對疾病予以確診,以盡快控制疾病。 健康狀況相對較差的豬場,對一些常見疾病,特別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可在其癥狀發(fā)生前,提前1-2周在飼料中針對性地加上一些藥物,以減少或減輕臨床癥狀。 5、認真進行健康觀察 對斷奶仔豬認真進行健康觀察,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工作。飼養(yǎng)員一般把喂料、清掃圈舍作為重點,對豬的生長發(fā)育好壞,食欲是否正常,有無異常,不作細心觀察,即使發(fā)現異常往往病情已相當嚴重。為了提高飼養(yǎng)水平,必須養(yǎng)成洞察健康狀況的習慣。 健康豬應具有以下特點:隨日齡的增長而相應正常發(fā)育;食欲旺盛,食槽中不留飼料;精神旺盛,行動活潑;眼睛有神,皮膚和被毛光澤;尾巴卷起,糞便正常。原創(chuàng)內容. 在該階段,易發(fā)生仔豬下痢現象,其原因大多是管理不善。因此要對病豬及時隔離并進行特殊護理治療。同時,要注意檢查以下幾個方面情況,如有問題及時改正:豬舍特別是豬欄是否清潔;室溫是否合適;通風情況是否良好;水質和料槽有無被污染;必要的飲水是否有保障;檢查飼料是否有變質現象。

本文為原創(chuàng)內容,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本站圖文全部轉載自互聯網并全部為免費分享。若有侵權之處請速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聯系電話:400-810-5353 舉報郵箱:xuefeng@aweb.com.cn)

下一篇:規(guī)?;i場產房細節(jié)管理 上一篇:乳豬教槽時間與飼喂器的國外研究進展

相關文章

酵母培養(yǎng)物對斷奶仔豬飼喂效果試驗2013年05月25日 酸化劑與低聚木糖合用提高斷奶仔豬生長2013年07月10日 斷奶仔豬飼喂經驗2013年07月10日 生物發(fā)酵床飼養(yǎng)斷奶仔豬2013年07月10日

相關知識

斷奶仔豬(保育豬)的營養(yǎng)與飼養(yǎng)管理
養(yǎng)豬技巧:分娩母豬的護理及哺乳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養(yǎng)豬戶須知
斷奶仔豬營養(yǎng)與飼養(yǎng)簡化版.doc
詳細!豬的營養(yǎng)需求與飼料配方優(yōu)化
養(yǎng)豬發(fā)酵飼料技術在養(yǎng)殖業(yè)中的普及
母豬分胎次生產技術的應用及分析
綠色豬肉生產的技術及管理措施
哺乳母豬的飼喂技巧
鵪鶉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
歐洲飼料禁抗十年有哪些經驗與教訓,對我國飼料禁抗的管理建議

網址: 斷奶及保育豬的精細飼養(yǎng)管理技術 http://m.u1s5d6.cn/newsview102650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