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經(jīng)常因胃寒引起的胃冷痛,怎么辦?試試針灸治療,緩解胃部不適

經(jīng)常因胃寒引起的胃冷痛,怎么辦?試試針灸治療,緩解胃部不適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7日 02:24

胃寒是一個中醫(yī)的名詞術語,是指脾胃的陽氣虛衰,以及過度的食用生冷的食物,或者因為精神緊張、飲食不規(guī)律,或者因為寒邪直接入侵背脘所導致的陰寒凝聚在胃的證候。胃寒分為寒邪犯胃和胃氣虛寒。寒邪犯胃為實證,多急性起病,病程較短,而胃氣虛寒為虛證,往往病程長,遷延不愈,癥狀較輕而又兼有一定的虛象如長期的胃脘部怕冷、喜溫、面色少華等。

胃寒的癥狀表現(xiàn)

#胃寒#癥狀是胃脘部的疼痛,受熱得溫以后疼痛會減輕,還有嘔吐比較清澈的液體、口淡、喜歡喝熱的,以及食物不消化、舌質(zhì)淡、苔白水滑,以及脈沉、脈遲,在治療上應該以溫胃散寒為主。

一般針灸主要是可以起到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和陰陽,扶正驅(qū)神,所以一般建議如果有胃寒疾病的患者也可以通過針灸的方法去治療。另外要注意,做針灸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的醫(yī)院去做。因為針灸選定的部位是需要非常規(guī)范的,不是所有的穴位都能做針灸,而且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做針灸,這樣才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針灸治療胃寒

一般可以在足三里、巨厥穴、中脘穴、關元穴、脾俞穴、神闕穴等穴位進行治療對胃寒療效顯著。具體的針灸治療方案,要通過辨證之后才可以對癥治療。大致穴位如下:

1、脾俞穴

脾俞穴是控制脾臟功能關鍵穴位之一,具有補脾的功效。對脾俞穴進行針灸治療時可以讓患者取俯臥位,準確地找到脾俞穴,一般需要治療至少三次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2、太白穴

在足的內(nèi)側緣,其主要功效是促進脾經(jīng)原氣流通,改善脾虛的情況,針灸該穴位,對脾臟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脾胃虛寒的癥狀。

3、足三里穴

足三里對脾胃相關的疾病具有治療效果,可以改善脾虛的情況,具有燥化脾濕的效果,同時具有強健身體的功效,是保健要穴。

足三里穴位

4、其他穴位

比如小腿部的陰陵泉、三陰交、上巨虛、下巨虛,都可以作為脾虛的輔助針灸治療的選穴。

建議由專業(yè)醫(yī)生進行操作,如果是使用艾灸時需注意保持艾條和皮膚處于適當距離,以防燙傷。使用針灸治療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寒氣入侵,影響療效,還要注意保持針灸部位干燥,盡量在七八個小時之后,再進行洗澡。同時在針灸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飲食結構的調(diào)整,避免暴飲暴食和飲食不規(guī)律,同時需注意少吃生冷的食物多吃溫性的食物也可以有效的改善胃寒的情況。

可以適當?shù)挠醒踹\動對排出胃寒也是有效果的。如果患者胃寒的表現(xiàn)較為嚴重,建議患者進行針藥結合的治療,可以適當吃補中益氣的中成藥,如補中益氣丸,效果相對較好。在睡覺前面可以選擇泡腳,可以疏通經(jīng)絡,促進血液的循環(huán),緩解胃部的不適。平時要注意胃部保暖,盡量不吃寒涼性的食物,以免寒氣侵染胃部。

相關知識

脾胃虛寒型胃痛中醫(yī)治療偏方
經(jīng)常腸胃不好是怎么回事
梅肉對緩解胃部不適和胃痛有何幫助?
腸胃不好怎么辦?
一天饑餓過度胃疼怎么緩解?
胃寒護理 胃寒吃什么好
經(jīng)常腸胃不好的人我們在平時有什么辦法
胃部冷痛,香菜生姜煮水喝
怎樣調(diào)理腸胃緩解口臭
六個緩解冬季胃寒的小妙招推薦

網(wǎng)址: 經(jīng)常因胃寒引起的胃冷痛,怎么辦?試試針灸治療,緩解胃部不適 http://m.u1s5d6.cn/newsview58397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