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孩子“無能”=扼殺孩子
上海某校一位高一學生,在初中時便深信老師們關于他“缺乏文科細胞”的說法,升高中后連續(xù)3次考試,政治科成績沒有超過30分的。一教師給他“泄漏”30分的模擬題,說是試題,讓他去為另外30分而奮斗。該生一興奮,復習政治課內容時再沒產生過發(fā)困、心煩和頭疼的反應。文科成績跟上去了。
在美國,大多數行政長官、公司老板、老師,都懂得一種幫助下屬或學生分析失敗原因的技術——社會心理學的歸因分析策略。當下屬工作失敗或學生考試成績不佳時,就按這套策略的原理和方法來幫助他們分析失敗原因。在分析時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一定要使失敗者確信,自己失敗的原因不是由于能力不足造成的。因為能力是穩(wěn)定因素,是短期內改變不了的。如果認為自己由于無能而失敗,就會想東山再起。二是一定要使失敗者相信,自己努力不夠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努力是不穩(wěn)定的可控性內部因素,下次再多付出一些努力是不難做到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努力到一定程度,能力會被更好地發(fā)揮出來,顯示出較強的能力實力。如果這個人自信是能力較強的人,便會經常帶著成功的期待去試一試自己的本事,久而久之,倒真的變成這方面有本事的人了。這種心理效應與以勤補拙還有所不同。三要使努力中的兒童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斷地給他提供成功的反饋信息,使他的努力堅持下去。比如一個兒童下很大功夫寫的作文,你看后告訴他的都是哪兒寫得不正確,下次他就可能不那么努力了。
懂得歸因策略的人則告訴他,作文中好努力寫的那部分比以前取得了怎樣的進步,至于缺點總是則作為下次努力的新任務目標提出來。四是對努力本身的稱贊也是一種動力。不負責任地動不動就說孩子不努力,也會使孩子感到自己的努力是無效的。如果不努力了或正在努力,就向孩子提供強化信息,說:“你的確比以前更努力”,或者“再努力一下會取得明顯進步的”,“你一直在努力,這很好,再看看學習方法有沒有問題”等等。孩子認為努力本身也可能得到贊許,會不斷地努力下去的。
(實習編輯:鄧碧琴)
相關知識
好孩子=乖孩子?
撫養(yǎng)孩子的十個建議
女博士帶孩子絕望自殺:你沒生過孩子,卻說我矯情……產后抑郁有多可怕?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親子溝通有技巧 孩子健康又快樂
信息透明?孩子才能吃好營養(yǎng)餐
自己撫育孩子的技巧有哪些
孩子幾歲說話正常?家長怎樣才能促進孩子語言發(fā)育呢?
如何提升孩子的情商為成功加力
孩子梳頭
網址: 說孩子“無能”=扼殺孩子 http://m.u1s5d6.cn/newsview508065.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