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各種手術記錄
1、髕骨骨折1.平臥位2.常規(guī)消毒鋪巾。
3.在右膝關節(jié)作橫弧形切口,切開筋膜層,顯露髕骨骨折端,及斷裂的髕韌帶擴張部,沖洗膝關節(jié)腔,清除血腫,見骨折粉碎,移位,將骨折復位,以巾鉗維持,平行髕骨縱向鉆入兩枚克氏針,再以鋼絲“8”字環(huán)繞綁扎,取1—0Dexon線環(huán)繞髕骨縫扎兩周,以固定。
4.沖洗術野,徹底止血,逐層縫合。
2、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1.麻醉平穩(wěn)后,患者仰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單,取右膝前正中長約8厘米縱行切口,切開皮膚淺深筋膜,分離顯露骨折處。
2.術中可見髕骨骨折,呈粉碎性,關節(jié)腔可見有大量凝血塊,髕腱膜于骨折處橫斷。
3.手術清除骨折端處凝血塊,將骨折復位后,暫用巾鉗固定。
于髕骨旁縱行切開關節(jié)囊,手指探查髕骨關節(jié)面復位良好,以髕骨記憶合金張力鉤固定,用生理鹽水充分沖洗關節(jié)腔及切口,用粗絲線縫合修補髕腱膜及關節(jié)囊。
4.清點器械無誤后縫合皮下組織及皮膚。
手術順利,術中出血不多,術后患者安返病房。
3、肱骨骨折手術程序:1.臂叢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臥位,左上臂置于胸前,左上臂根部綁止血帶,常規(guī)手術野皮膚消毒鋪巾。
2.驅血至300mmHg,上止血帶,自尺骨鷹嘴至肱骨下段后方切開約長10cm,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顯露肱三頭肌及腱膜,顯露出尺神經,牽開尺神經以免損傷,自肱三頭肌中線切開直至肱骨骨膜,將肱三頭肌向兩側拉開,顯露肱骨骨折端,見遠端向前成角移位,將骨折端血腫清除,牽引復位骨折并維持,取5孔肱骨重建鋼板預彎后置于肱骨后側,鉆孔,攻螺紋,擰入螺釘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壓,檢查骨折固定穩(wěn)定,肘關節(jié)活動不受影響。
3.沖洗傷口,徹底止血,留置膠管引流1條,逐層縫合。
4.麻醉滿意,術程順利,術后予左上肢石膏托外固定。
4、左肱骨骨折內固定術后再次骨折1.麻醉平穩(wěn)后,患者取仰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單。
2.沿原手術切口切開,逐層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分離顯露橈神經,游離橈神經并牽開保護,充分顯露骨折斷端,可見左肱骨骨折,內固定物松脫,骨折斷端處有大量肉芽組織形成,有碎骨塊,骨折斷端錯位成角,骨折端骨質硬化,髓腔封閉。
3.手術取出內固定物,清理骨折斷端處肉芽組織,咬除骨折斷端硬化骨質,打通髓腔,于右髂骨處鑿除部分髂骨,于肱骨大結節(jié)上方開口并以髓腔銼依次擴髓,打入8×220毫米帶鎖髓內針主針,針尾穿至平肱骨結節(jié)水平。
安裝瞄準器、壓力定位桿,依次經切口、鉆孔、測深、攻絲后,擰入遠端鎖釘1枚,再同理鎖入近端鎖釘1枚,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切口后,以所取髂骨植于骨折斷端。
4.術中觀察骨折對位對線良好,骨折固定牢靠。
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切口后逐層縫合。
5.C臂機下觀察骨折對位,對線良好。
手術順利,術中出血不多,患者安返病房,回房血壓130/70mmHg。
5、外踝骨折手術程序:1.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
2.驅血至600mmHg,上止血帶,以骨折端為中心,在左小腿下段外側垂直切口,長9cm,切開直至腓骨骨膜,顯露骨折端,在骨折端作骨膜下剝離,見骨折呈長斜形,移位,清除骨折端血腫,將骨折牽引復位,以巾鉗鉗夾維持于復位狀態(tài),垂直于骨折線鉆一螺孔,以擰入一枚拉力螺釘固定,撤除巾鉗,取8孔1/3管形鋼板置于外踝外側棘并按骨質外形進行塑形,逐個鉆螺孔,擰入螺釘固定。
3.在下脛腓聯(lián)合作“拉鉤試驗”,即置一小拉鉤于下脛腓聯(lián)合上方,牽拉外踝,見到下脛腓聯(lián)合松動,通過下脛腓聯(lián)合自外踝向脛骨鉆孔,通過3層骨皮質擰入一枚皮質骨螺釘,固定下脛腓聯(lián)合。
再次行“拉鉤試驗”,見到下脛腓聯(lián)合不再松動。
4.檢查骨折固定牢固,復位好,沖洗術野,逐層縫合各處切口,術畢。
6、股骨頸骨折全髖置換手術程序:1.左側臥位2.常規(guī)消毒鋪巾。
3.采用改良外側入路,起自髂后上棘前方6-7cm,向前下繞大粗隆前緣沿股骨向下延伸,長15cm, 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深筋膜,電凝止血。
自下而上切開闊筋膜及闊筋膜張肌,鈍性分開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后緣,向前牽開,在轉子窩處切斷梨狀肌等外旋肌群的附著點,切斷部分股方肌,顯露并切除關節(jié)囊。
4. 關節(jié)囊不厚;關節(jié)腔內可見陳舊性積血;滑膜未見明顯增生。
5. 取出股骨頭,測其直徑為46mm, 骨折為頭下型,關節(jié)軟骨未見退變。
髖臼未見明顯病變。
6. 在小轉子上15 mm截骨,切除殘余、緊張的關節(jié)囊,切除關節(jié)盂緣,清除圓韌帶,用46至50 mm的髖臼銼銼除髖臼軟骨至軟骨下骨質,試模測之,大小為50 mm,打入Striker公司的52mm的壓配型髖臼假體,使其外展角為45度,前傾角為10度,穩(wěn)定,放入高分子聚乙烯內襯。
以盒式開口鑿股骨近端髓腔開口,髓腔擴大器擴大股骨髓腔至8mm,再用髓腔成形銼擴大髓腔至8號,前傾角為15度。
以中頸試模測試,軟組織松緊適中,活動良好、穩(wěn)定,沖洗股骨髓腔,選用壓配型的8號股骨假體,緩慢打入髓腔,安放中頸股骨頭,關節(jié)復位。
沖洗切口,徹底止血,置膠管引流一根另開口引出,依次關閉切口,術畢。
7、鎖骨骨折手術程序:1.頸叢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臥位,右肩背部墊高,常規(guī)手術野皮膚消毒鋪巾。
2. 以右側鎖骨骨折端為中心作橫形切口,長約8cm,切開筋膜層,顯露鎖骨骨折端,作骨膜下剝離,清除骨折端血腫,見骨折粉碎,移位,將骨折牽引復位,鉗夾維持,取6孔重建鋼板置于鎖骨上側,鉆孔,攻螺紋,擰入螺釘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壓,檢查骨折固定穩(wěn)定。
3. 沖洗術野,徹底止血,逐層縫合。
8、鎖骨骨折切開復位鎖骨鉤內固定術1.麻醉平穩(wěn)后,患者仰臥左肩墊高位,常規(guī)消毒鋪單。
2.以左肩鎖關節(jié)為中心沿鎖骨走行取長約10厘米切口,逐層切開,分離顯露左肩鎖關節(jié),術中見左鎖骨極外側骨折,左肩鎖關節(jié)脫位,肩鎖韌帶及關節(jié)囊損傷撕裂。
清除關節(jié)內增生肉芽組織后,置入6孔鎖骨鉤鋼板固定,觀察鋼板貼附良好,肩鎖關節(jié)脫位恢復。
修復肩鎖韌帶。
3.手術順利,術中出血不多,紗布器械清點無誤,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切口后逐層縫合,術后患者安返病房,回房血壓132/69毫米汞柱9、掌骨骨折1.臂叢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臥位,左上肢外展位,常規(guī)手術野皮膚消毒鋪巾。
2.以左手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端為中心,在左手拇短伸肌腱的內側切開,至近端向內側弧形彎曲,長約6cm,切開后顯露拇短伸肌腱及橈神經淺支,避開,在拇長、短伸肌腱之間切開,顯露骨折,見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縮短移位,骨折涉及關節(jié)面,將近端骨折先復位,以一枚加壓螺絲釘固定,將骨折完全復位,取7孔AO“T”形鋼板置于背側,逐個鉆空,擰入螺釘固定。
檢查骨折復位良好,固定可靠。
沖洗術野,徹底止血,逐層縫合。
10、孟氏骨折主因右孟氏骨折于今日下午臂叢麻醉下行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克氏針內固定,石膏外固定術,臂叢麻醉生效后。
患者取仰臥位。
患肢置于胸前。
常規(guī)消毒鋪單。
做右肘后正中縱直切口,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肌筋膜,見皮下淤血較重。
由尺側屈腕肌及伸肌群間向近端顯露尺骨骨嵴,見骨折粉碎,部分骨游離,由肘管近端找到尺神經向遠端分離至尺神經管,打開尺神經管,將尺神經用橡皮條牽拉保護,進一步顯露骨折端,見尺骨鷹嘴粉碎骨折,關節(jié)面無完整對合的關節(jié)面,鷹嘴尖、尺骨冠狀突及上尺橈尺骨關節(jié)面為分別獨立的骨折塊,并可見多個帶有關節(jié)面的小骨折塊,無對位標志,肱橈關節(jié)囊后側破損,肱橈關節(jié)脫位不穩(wěn),復位肱橈關節(jié),以克氏針臨時固定于屈肘90度位,以肱骨滑車為對位標志,復位尺骨鷹嘴帶有關節(jié)面的骨折塊,并以尺骨背側骨嵴為標志拼合骨折塊克氏針臨時固定鷹嘴尖于尺骨干,再以尺骨冠狀突及上尺橈尺骨關節(jié)面復位后克氏針臨時固定,恢復尺骨鷹嘴輪廓,于尺骨近端后側置6孔解剖鎖定鋼板遠端3枚鎖定螺釘固定,近端3枚自攻皮質骨螺釘固定,術中拍片見肱骨遠端復位可,內固定位置合適。
拔除固定肱橈關節(jié)的克氏針,直視下復位滿意。
屈伸活動良好,保留固定尺骨冠狀突、上尺橈尺骨關節(jié)面及鷹嘴側方骨塊的克氏針,共4枚,折彎置于皮下,沖洗。
清點器械,敷料無誤后。
再次確認尺神經完好。
依次閉合傷口。
術畢,手術順利,術中出血約400ml。
術后予石膏托制動于屈肘45度位,術后予抗炎消腫對癥治療,觀察患肢感覺血運變化。
11、尺骨鷹嘴骨折手術記錄麻醉成功后,常規(guī)消毒鋪巾,驅血止血帶加壓300mmHg。
作右肘后縱弧形切口,長約8cm,逐層切開,暴露尺骨鷹嘴及骨折部。
清除局部血腫,術中見鷹嘴皮質有骨折碎塊,主骨折線為橫形鋸齒狀,近側鷹嘴骨塊長約2.5cm,骨折分離移位3cm,周圍腱膜撕裂,將骨折復位,力求關節(jié)面達解剖復位要求。
常規(guī)行張力帶固定,2枚直徑2mm克氏針垂直骨折面方向從鷹嘴尖經骨折線達冠狀突前下部皮質,1mm鋼絲"8"字纏繞,行骨折加壓固定,檢查滿意,固定牢,縫合修復撕裂的腱膜,NS沖洗術野,逐層縫合切口。
術畢,切口敷料包扎,右上肢石膏后托固定患肢肘關節(jié)于半屈曲位。
12、橈骨遠端骨折背側手術行右橈骨遠端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內固定術1.取橈骨遠段橈背側縱行切口,長約6cm,依次切開皮膚、皮下,游離、牽開保護頭靜脈,切開深筋膜,自拇短伸肌與橈側腕短伸肌間進入,顯露骨折。
2.探查見骨折位于橈骨遠段,距腕關節(jié)面約4cm,清理骨折端,適當行骨膜下剝離,試行復位滿意,取4孔1/3管形鋼板預彎成形后,置于橈背側,依次鉆孔、攻絲、測深,擰入3.5mm皮質骨螺釘將骨折與鋼板固定。
檢查骨折近解剖復位,固定堅強。
3.沖洗傷口,依次縫合關閉切口,包扎。
13、肱骨髁上骨折行右肱骨髁上骨折切開復位克氏針內固定術1.取沿右肱骨遠端外側嵴的切口,長度6cm,依次切開皮膚、皮下、深筋膜,見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向尺背側移位。
決定行克氏針內固定。
2.清理骨折斷端,適當行骨膜下剝離,將骨折塊復位,以Φ1.5mm克氏針4枚將骨折塊交叉固定,檢查骨折復位滿意,固定堅強。
將克氏針折彎埋于皮下。
3.沖洗傷口,依次縫合關閉切口。
放置橡皮引流膜一條,包扎。
4.屈肘全臂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
14、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DHS內固定1.麻醉成功后,平臥位,右側腰背部墊高450,在C-臂機透視下牽引復位骨折,常規(guī)消毒鋪巾。
2.以右側股骨大粗隆為起點作外側縱切口,長10cm,逐層切開,縱形切開闊筋膜、股外側肌,骨膜下剝離暴露股骨上段外側。
3.術中見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大粗隆和小粗隆均劈裂、移位,將骨折復位,以一枚導針進貼股骨頸前方打入股骨頭作為股骨頸前傾角導向,于大粗隆下方約2cm鉆孔為進針點,在1350定位導向器確定角度并與前一導針平行以確定前傾角,鉆入股骨頸,C-臂機透視下觀察骨折復位滿意,導針位置尚好,測得導針在股骨頸內長8cm,選用7.5cm長DHS螺釘,調好絞刀,順導針鉆入絞刀7.5cm,絲鉆攻好螺紋,擰入7.5cm長DHS螺釘,裝入滑槽鋼板,使鋼板緊貼股骨,逐一鉆孔擰入4枚螺釘,擰入DHS螺釘尾釘,使骨折端得到加壓,檢查髖關節(jié)活動度好,沖洗傷口,置引流管一根,逐層縫合切口,術畢。
相關知識
FNS治療股骨頸骨折手術記錄
祛眼袋 手術記錄
導航系統(tǒng)助兒童脊柱手術更精準 復旦兒科暑期手術刷新記錄
痛風石手術記錄
痔瘡手術pph微創(chuàng)手術記錄
如何獲取隆胸手術記錄?
輸卵管切除術手術記錄?
連一醫(yī)兒外科手術量猛增,突破歷史記錄
口腔頜面清創(chuàng)術手術記錄
近視手術的手術記錄在哪查
網址: 骨科各種手術記錄 http://m.u1s5d6.cn/newsview128891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