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人民日報談粉絲文化:粉絲們已成推動中國公益事業(yè)的一面旗幟

人民日報談粉絲文化:粉絲們已成推動中國公益事業(yè)的一面旗幟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7月01日 06:32

-  

-  

-  4月22日,20位明星粉絲志愿者參與“百萬森林計劃”公益探訪活動。

-  粉絲定位偶像

-  “從未想過會遇見你,讓我驚喜讓我癡迷,你是我人生重要意義,我怎能把你忘記?!?/p>

-  隨著這段鬧鈴一同開始的,是小雪一天的生活。小雪是當紅少年偶像組合TFBOYS成員之一王源的粉絲,這段特地設置的起床鬧鈴取自偶像的歌《因為遇見你》,“一聽到‘愛豆’的聲音我就心情舒暢。” 關掉鬧鈴,點開微博進入“王源超級話題”簽到,是她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

-  小雪所提到的“愛豆”是偶像的意思,是英文單詞idol的音譯。

-  在微博粉絲圈,每天在自己“愛豆”的微博話題下點擊“簽到”,是許多“真愛粉”打開微博做的第一件事。通過轉發(fā)、評論等方式來幫助偶像或者其作品在榜單上提升排名,是很多“真愛粉”最常見的做法。這種做法為“愛豆”帶來的人氣顯而易見——2014年,某位明星的一條微博以上千萬條評論創(chuàng)下吉尼斯世界紀錄,時隔一年,這一紀錄已經突破了一億條。

-  如此驚人的數據,其實施者,就是成千上萬的粉絲群體。借助社交網絡,散落各地的粉絲們在線上集結為一個又一個團體,這些團體進一步聚合,構成了一個個體系龐大、分工細致、行動力強的粉絲帝國。

-  小雪,就是王源“粉絲帝國”中的一員,并扮演著一個較為重要的角色——王源微吧的管理員。在“粉絲帝國”中,充當網絡召集人或管理者身份的,多數是粉絲推選的志愿者,他們平時都有自己的職業(yè),如學生、公司職員等。他們用為“愛豆”工作的方式,來表達對偶像的喜愛。

-  小雪就職于某公益機構,加入“王源微吧”是在2016年底。據她回憶,進入微吧前還有一次線上考試,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一套題,題目包括轉發(fā)微博時該如何措辭、在突發(fā)情況前如何應對、如何協(xié)調責任各方等問題。

-  包括“微吧”在內,粉絲團官方微博、明星電臺、QQ部落、貼吧等等,都是粉絲自發(fā)形成的粉絲團體,重大活動時常常聯(lián)合應援。

-  粉絲—粉絲組織—后援會—經紀公司,在粉絲群體世界中,一個信息溝通渠道被打通,共同助力藝人的成長與發(fā)展。

-  “表面上,偶像的光環(huán)光芒四射。實際上,粉絲才是粉絲文化的主角,甚至能影響網生偶像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庇袑W者指出,粉絲解讀與偶像相關的網絡信息后,選擇觀點,自主加工心中的偶像形象,與其說是經紀公司生產偶像,不如說是粉絲定位偶像。

-  和偶像一起成長

-  粉絲在定位偶像,偶像也在影響著粉絲的家庭生活、日常工作,甚至思維觀念。

-  小雪工作單位的老板也經常用偶像與她互動?!凹影嗉拥揭话耄习灏l(fā)來‘愛豆’表情包,立馬有了動力!”她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笑開了花,“不努力是配不上愛豆的,我想成為更棒的媒體人,與他站在同一個平臺上?!?/p>

-  在不少粉絲看來,粉絲對“愛豆”的感情是一種比“崇拜”“愛慕”更高級的感情,“如果你的偶像有件特別厲害的事情,那就是掛在你身上的光環(huán),你會覺得你在和他一起成長。最重要的不是偶像的回報,而是粉絲在付出過程中的自我感動與滿足?!?/p>

-  有觀察者認為,現(xiàn)在90后、00后對于偶像的感情,其實已經不是單純的追隨關系,而是帶有一定的“偶像即我”的心理投射,偶像一步步走向成功,也包含著自己的一份付出和榮耀。

-  “其實社會對于當前的粉絲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北贝笾形南到淌趶堫U武說,“當前,粉絲們大多喜愛與自身年齡相近的偶像,而粉絲群體又以90后、00后為主,造成了粉絲低齡化現(xiàn)象。但從總體態(tài)勢來看,偶像和粉絲主要在傳播正能量。社會應客觀看待粉絲文化的兩面性?!?/p>

-  粉絲文化也可以很健康

-  粉絲龐大的數量與規(guī)模,也直接催生了粉絲經濟。

-  對于很多資深粉絲來說,“喜歡Ta就要給Ta花錢”是通行規(guī)則。粉絲們會消費偶像本人作品和衍生商品,比如偶像發(fā)布的音樂專輯、單曲,偶像出演的影視作品,與偶像形象相關的雜志,偶像代言的商品等。

-  很多企業(yè)樂于玩轉粉絲經濟,比如,今年某當紅小生推出的首個“網絡微綜藝”,截至今年4月20日,節(jié)目總播放量破1.6億,微博話題閱讀量更是超過了9億,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早在2009年,電影《十月圍城》創(chuàng)造內地票房2.9億元的神話,保守估計李宇春粉絲“玉米”貢獻了1億份額。

-  粉絲經濟的本質是“販賣”夢想,是希望偶像越來越好的夢想,但要遠離狂熱,則需要理性解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所副所長鄧希泉提醒:“粉絲要堅守一種愛好廣泛、理性追星、適度參與的追星行為模式,更要量力而行,客觀判斷自我消費能力?!?/p>

-  從國際視角看,以粉絲為主體的“粉絲公益”模式也日趨成熟。偶像的正面行為往往也能“一呼百應”?,F(xiàn)在,粉絲們已經從幕后走到臺前,主動策劃公益活動,成為推動中國公益事業(yè)的一面旗幟。

-  “社會有責任和義務引導粉絲群體追求良性的粉絲經濟和文化,鼓勵和倡導偶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只要是能健全社會生態(tài)的文化,包括粉絲文化,都應該有廣闊的市場和發(fā)展空間,讓社會文化呈現(xiàn)出多樣共存、平行發(fā)展、充滿活力的新狀態(tài)?!编囅Hf。

-  (原題為《我和“愛豆”共成長》)

相關知識

人民日報談粉絲文化:粉絲們已成推動中國公益事業(yè)的一面旗幟
【#人民日報談粉絲文...
人民日報:營造健康向上的粉絲文化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營造健康向上的粉絲文化
光明日報:“粉絲文化”要流量更要有底線
人民時評:營造健康向上的粉絲文化
人民日報:引導粉絲文化步入健康軌道
如何才能建立一個健康的粉絲文化?
【推薦】營造健康向上的“粉絲文化”
人民日報:引導粉絲文化步入健康軌道。

網址: 人民日報談粉絲文化:粉絲們已成推動中國公益事業(yè)的一面旗幟 http://m.u1s5d6.cn/newsview148908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