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的良好習慣
健康飲食的良好習慣
吃飯,可以說人人都會。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不能不吃飯。但是,如何吃飯,也是大有學問的。注意養(yǎng)成吃飯的正確習慣,將對健康大有好處。我們應(yīng)該養(yǎng)成什么樣的好習慣呢?有哪些要注意?一起來看看相關(guān)的知識要點吧。
目錄警四種果蔬皮吃下去有害健康食用動物肝臟的六個原則餐桌上的健康營養(yǎng)搭配學問膳食的搭配原則以及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警四種果蔬皮吃下去有害健康
紅薯皮 因紅薯皮含堿量較多,食用過多會導(dǎo)致胃腸不適。呈褐色或有黑色斑點的紅薯皮更不能食用,因這種紅薯受了黑斑病的感染,食用后會引起中毒。
土豆皮 土豆皮內(nèi)含不益于人體健康的配糖生物堿,進入人體后會形成積累性中毒。由于是慢性中毒,暫時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往往不會引起注意。尤其是長了芽和皮色發(fā)青的土豆,含毒素更高,應(yīng)絕對禁止食用。
荸薺皮 因荸薺生于肥沃的水澤,皮上聚集了多種有害、有毒的生物排泄物和化學物質(zhì)。因此,生食或熟食都應(yīng)去皮,否則會引起難以預(yù)料的疾病。
柿子皮 由于柿子皮口感好,一般人們吃柿子都不吐皮。然而據(jù)醫(yī)學研究證明,柿子未成熟時,可對腸胃造成傷害的鞣酸主要存在于柿肉內(nèi),而柿子成熟后,鞣酸便會集中于柿皮內(nèi)。
2食用動物肝臟的六個原則
●選用健康動物的肝臟
購買時應(yīng)選擇通過檢疫的禽畜的肝臟,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肝臟一律不能食用。健康動物的肝臟為紅褐色,光滑,有光澤,質(zhì)軟且嫩,手指稍用力可插入切開處,做熟后味道鮮嫩。
●食用前需徹底清洗
先將動物肝臟放在自來水下沖洗幾分鐘,再浸于冷水中浸泡30分鐘,然后取出放清水中清洗干凈。如果需立即進食,可將肝臟切成塊,放在清水中用手輕輕抓洗,然后取出置于塑料或金屬漏盆中,在自來水龍頭下沖洗干凈。
●烹調(diào)時要煮熟炒透
烹調(diào)時切忌“快炒急滲”,更不可為求鮮嫩而“下鍋即起”。要做到煮熟炒透,使豬肝完全變成灰褐色,看不到血絲才好,以確保食用安全。
●不可與維生素C片同食
動物肝臟內(nèi)含有豐富的鋅、錳、銅等微量元素,若與維生素C片同食,會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導(dǎo)致維生素C被氧化生成脫氫抗壞血酸而失去正常功效。
●少吃含飽和脂肪酸高的其他食物
吃動物肝臟特別是豬肝時,應(yīng)少吃含飽和脂肪酸高的其他食物,如動物油、肥肉、奶油、黃油、全脂奶等,以避免這些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促進人體對豬肝中膽固醇的吸收。
可以在吃豬肝的同時,吃一些大豆及豆制品,因為其中含有的豆固醇結(jié)構(gòu)與膽固醇類似,可以減少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
●攝入應(yīng)適量
以豬肝為例,每周食用兩次,每次50~100克,即可滿足機體對鐵、維生素A的需要。
3餐桌上的健康營養(yǎng)搭配學問
一、海鮮、奶制品配蔬菜
海鮮是“高嘌呤”并呈極高酸性的食物,攝入過多會引起代謝紊亂,增加血尿酸濃度,引發(fā)痛風。如果吃海鮮時,多吃些蔬菜、喝點牛奶,這些堿性食物就可以中和尿酸鹽濃度,有利于尿酸排出,大大降低得痛風的危險。
能夠中和嘌呤的堿性食物還有:雞蛋、玉米、生菜、冬瓜、芹菜、萵筍、蘿卜等。含嘌呤較少的食物為奶類及其制品、各種主食、蔬菜、水果等。
二、豆腐配海帶
豆腐營養(yǎng)豐富,含皂角苷成分,能抑制脂肪的吸收,促進脂肪分解,阻止動脈硬化的過氧化質(zhì)產(chǎn)生。但是,皂角苷會造成機體碘的缺乏,而海帶中富含人體必需的碘(每100克海帶含碘24克)。由于海帶含碘多,也可誘發(fā)甲狀腺腫大,二者同食,讓豆腐中的皂角苷多排泄一點,可使體內(nèi)碘元素處于平衡狀態(tài)。
但需要注意的是,海帶性寒,脾胃虛寒者忌食?;加屑卓旱牟∪瞬灰院АT袐D、乳母不宜吃過多海帶,因為海帶中的碘可隨血液循環(huán)進入胎(嬰)兒體內(nèi),引起胎(嬰)兒甲狀腺功能障礙。
三、玉米配豌豆
玉米中所含的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后能轉(zhuǎn)化為維生素A,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zhì)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維生素E則有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此外,多吃玉米還能抑制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
豌豆味甘,具有調(diào)和脾胃、利腸、利水的功效;它還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可使皮膚柔嫩光滑;其中的粗纖維還能預(yù)防直腸癌
玉米和豌豆搭配在一起,可提高人體對蛋白質(zhì)的利用價值。因為不同食物中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不同,玉米中賴氨酸含量低,與含賴氨酸高的豌豆混合食用,可以起到蛋白質(zhì)互補作用,從而提高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
將玉米與豌豆按3∶1的比例混合,倒入能沒過它們一半的清水,加入少許精鹽、味精、幾粒花椒,小火慢煮即可。也可煮八成熟后,在炒鍋中加入少許植物油、蔥花爆香,放入已準備好的玉米和豌豆,加鹽、味精炒熟即可。
四、魚配豆腐
營養(yǎng)學家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在大豆中含有的脂肪成分具有降低膽固醇作用。而魚脂肪中含有名為二十碳五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這種物質(zhì)具有使血流更順暢、流動不易凝聚、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另外,魚肉中含有的牛黃酸成分也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因此,豆腐和魚搭配著吃,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被大大強化了。
需要提示的是,做魚燒豆腐或魚燉豆腐時,用老豆腐比較好,再放一些蔬菜和香菇,無論風味還是營養(yǎng)都更加誘人。
五、豬肝配柿子椒
對貧血的人群及兒童青少年來說,補血的食物是動物肝臟和瘦肉。動物肝臟中含有豐富的鐵,但是很多膳食因素影響鐵的吸收和利用。鐵的吸收必須由高價鐵轉(zhuǎn)變?yōu)榈蛢r鐵的復(fù)合物,其過程需要維生素C的作用。
而豬肝搭配柿子椒正是一舉多得,因為柿子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100克柿子椒中維生素C含量為72毫克,是菠菜的2.3倍、西紅柿的4倍。同時柿子椒中的膳食纖維素能促進食物中膽固醇排泄。還有,柿子椒和豬肝同熘炒,其中富含多種脂溶性維生素及β-胡蘿卜素,能夠完全被吸收利用。
4膳食的搭配原則以及技巧
一、膳食搭配的原則
1、“食不厭雜”。意在食物要多樣。目的是通過食物多樣化的途徑,實現(xiàn)營養(yǎng)全面性的目標。“雜”主要指的是食物的種類要多,跨度要大,屬性遠,一般人的膳食每日的食物種類應(yīng)在30種以上(日本人每人每日的食物種類要求35種以上)
2、食物的搭配能起到營養(yǎng)互補的作用或彌補某些缺陷或彌補某些損害。
3、食物搭配一定要避免“相克”的“不宜的”即是安全無毒的。
4、力求搭配的食物具有共同性能增強營養(yǎng)保健作用。
5、將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理論與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相結(jié)合,指導(dǎo)食物的合理搭配和完成搭配的技巧。
二、主食搭配的技巧
1、粗細搭配,糧豆混食。如二米面發(fā)糕(標粉、玉米面各二分之一)、綠豆小米粥、芝麻醬花卷、紅薯粥
2、糧蔬、糧果搭配。最常見的是南瓜飯、胡蘿卜飯,如果再配上些果類,如紅棗、蓮子、栗子或果仁,不僅會增加主食中的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又會使主食別有風味。
3、主食與麥的搭配。燕麥、蕎麥、莜麥等中的蛋白質(zhì)、脂肪、B族維生素、鈣、鋅等營養(yǎng)素含量均高于小麥粉,某些成份又有降脂等保健作用。如蕎麥、玉米粥;大麥、高梁米粥;蕎麥、標準粉的家常餅等。
4、糧菜搭配。米飯配以素菜好,如油菜飯。
5、米面混吃。日常膳食采用米、面混吃的方法是比較科學的。
6、宴席上的主食搭配
傳統(tǒng)宴席的組成缺陷是主食的比例太小,不能體現(xiàn)主食在膳食中的地位。要改革傳統(tǒng)宴席熱比關(guān)系的不合理性。要做到主食的多樣性,花樣多、品種齊,營養(yǎng)互補,美味可口。如可增加以下品種,包子、餃子、餡餅、春餅、春卷等主副食搭配的風味小吃均屬糧菜搭配、主副搭配、菜豆搭配的主食品種。
三、副食搭配的技巧
1、葷素搭配。葷素搭配不只是口味的互補,在葷素結(jié)構(gòu)上的互補性則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如青菜炒肉絲、鮮筍冬瓜球、土豆燉雞塊等。葷素搭配是重要的原則,也是搭配的關(guān)鍵。
2、蔬菜的搭配。如燒三菇、炒合菜、蘑菇燒腐竹等。
3、質(zhì)地搭配。主料和配料的質(zhì)地有軟、脆、韌配韌,如蒜苗炒魷魚;嫩配嫩如菜心炒雞片。
4、色澤搭配。主料與配料的色澤搭配主要有順色搭配和異色搭配兩種。順色搭配多采用白色,如醋溜三白、茭白炒肉片等。異色搭配差異大,如木耳炒肉片。色澤協(xié)調(diào)會引人食欲,反之,如搭配不協(xié)調(diào),反而會影響人的胃口。
5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飲食六宜
宜早:人體經(jīng)一夜睡眠,腸胃空虛,清晨進些飲食,精神才能振作,故早餐宜早。
宜緩:吃飯細嚼慢咽有利于消化,狼吞虎咽,會增加胃的負擔。
宜少: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雖然來自飲食,但飲食過量也會損傷胃腸等消化器官。
宜淡:飲食五味不可偏亢,多吃淡味,于健康大有好處。
宜暖:胃喜暖而惡寒。飲食宜溫,生冷宜少,這有利于胃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宜軟:堅硬之物,最難消化,而半熟之肉,更易傷胃,尤其是胃弱年高之人,極易因此患病。所以煮飲烹食須熟爛方食。
二、飯前喝湯
我國居民用餐習慣一般都是先吃飯、后喝些菜湯。西方人的用餐習慣是先喝點湯,再吃飯(面包等)。這兩種不同的用餐習慣,究竟哪一種科學、合理?從科學衛(wèi)生的觀點看,先喝點湯再吃飯比較好。因為人在感覺饑餓時馬上吃飯對胃的刺激比較大,日久,容易發(fā)生胃病或消化不良。如果吃飯前先喝點湯,就好象運動前做預(yù)備活動一樣,可使整個消化器官活動起來,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為進食作好準備。這樣,就會減輕對空胃的刺激,對胃的保護有一定好處。
三、站著吃飯
醫(yī)學家對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用餐姿勢研究表明,站立位最科學,坐式次之,而下蹲位最不科學。這是因為下蹲時腿部和腹部受壓,血液受阻,回心血量減少,進而影響胃的血液供應(yīng)。而吃飯時,恰恰是胃最需要新鮮血液的時候,某些胃病可能與下蹲式就餐姿勢有關(guān)。人們吃飯時大都采用坐勢,主要是因為工作勞累,而坐勢最感輕松之故。
四、吃飯說話
傳統(tǒng)習慣認為,吃飯時不宜說說笑笑,否則對消化吸收不利。而現(xiàn)在一些保健專家則認為,吃一頓午飯用30分鐘左右為宜,在此時間里邊吃邊說,可使一起進餐者交流感情,解除煩惱,使腸胃能正常地消化食物。其原因是,愉快的心情不僅能增進食欲,還可興奮中樞神經(jīng),從而促進消化液大量分泌,使胃腸處于最佳消化狀態(tài)。
五、喜吃苦食
苦味食物不僅含有無機化合物、生物堿、萜烴類,而且含有一定的糖、氨基酸等??辔妒澄镏械陌被?,是人體生長發(fā)育、健康長壽的必需物質(zhì)。苦味還能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幫助人們從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下松弛下來,緩解由疲勞和煩悶帶來的惡劣情緒??喙?、咖啡、苦菜、慈姑、茶葉、巧克力、啤酒等苦味食品含維生素B,有強大的殺傷癌細胞的能力。
六、營養(yǎng)均衡
不挑食,不偏食。水果應(yīng)在兩餐間食用;湯應(yīng)在飯前喝;瓜類蔬菜要單獨食用。
七、三餐有別
早吃好,午吃飽,晚餐適量。草率的早中餐、豐盛的晚餐,使人患肥胖的占67%。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為佳。午餐同樣,因為午餐食用雞或魚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滿氨基酸,包括酪氨酸,酪氨酸可通過血腦屏障,在大腦中轉(zhuǎn)化為使頭腦清醒的化學物質(zhì);另一個能通過血腦屏障的關(guān)鍵營養(yǎng)物質(zhì)是膽堿,它存在于魚、肉、蛋黃、大豆制品、燕麥片、米、花生和山桃核中,膽堿是腦神經(jīng)遞質(zhì)乙酰膽堿的化學前體,在記憶中起主要作用。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為佳。
相關(guān)知識
健康飲食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
現(xiàn)代人不良飲食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
保持健康的良好飲食習慣
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關(guān)注健康飲食,培養(yǎng)良好習慣
健康飲食習慣有哪些 什么是良好的飲食習慣
怎樣保持良好的飲食健康習慣?
飲食與健康: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
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6個不良飲食習慣需避免!
網(wǎng)址: 健康飲食的良好習慣 http://m.u1s5d6.cn/newsview137906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