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我們最近的健康研究
2015年在健康領域,國際上報道過很多新研究!健康時報為您梳理出幾個最值得照著做的研究。2016年,我們不妨試一下。
打太極拳
緩解慢性病
研究來源:2015年9月《英國運動醫(yī)學雜志》(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有慢性病不敢運動?2015年9月《英國運動醫(yī)學雜志》的這項研究給了很好的答案:太極拳是不錯的選擇!
研究對象多數(shù)是60歲、70歲的慢性病人,比如骨關節(jié)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臟病或者乳腺癌。這其中有一半的人平均每周打太極拳兩到三次,堅持12周后發(fā)現(xiàn),打太極都帶來不錯的好處:比如關節(jié)炎病人打太極拳后,疼痛和僵硬明顯減少,有慢阻肺疾病的人嚴重呼吸困難減少了。
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健康系副教授李靖介紹,太極拳有三個特點,一是調身;二是調息;三是調心。所謂調身,是因為太極拳是一種低強度、動作緩慢、行云流水的運動,能安全地活動身體;調息,是因為打太極拳要配合深呼吸,這樣可以改善肺功能,增加肺的調氣量;調心能讓心情平靜,對于降壓等都有好處。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下肢有關節(jié)炎的人,打太極時,拳架不要太低,因為越低會越加重下肢的負擔,磨損膝關節(jié),在時間上建議每天打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
學非洲人吃飯
降低結腸癌風險
研究來源:2015年4月英國《自然·通訊》雜志(《Nature Communications》)
近年來結直腸癌呈上升趨勢,《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結直腸癌已成為肺癌、胃癌后的第三大惡性腫瘤了。別看非洲在我們印象里是“窮”的形象,他們卻不容易患結腸癌!除了基因的原因外,非洲人的傳統(tǒng)飲食習慣功不可沒。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的研究結果顯示,非洲人吃的玉米餅、芒果片、豆湯等對結腸癌高危人群可能有幫助??哲娍傖t(yī)院營養(yǎng)科原主任劉冬莉解釋,這些食物的特點是低脂肪、高纖維,恰恰是預防結直腸癌提倡的食物。
作為對比,研究人員特意找了生活在美國城市的非洲人。這些非洲裔美國人經常大魚大肉,膳食纖維的攝入量要少得多。檢查結果顯示,有9位非洲裔美國人的腸道內長有可能發(fā)展成為腫瘤的息肉。改吃以豆類和蔬菜為主的食物兩周之后,與癌癥有關的各項生理指標也降低了;而讓那些非洲鄉(xiāng)村人改吃香腸、薯餅、漢堡等高脂肪、高蛋白食品,他們罹患結腸癌的風險卻增加了!所以,改變飲食習慣以降低結腸癌風險永遠不會太遲。
從手機中解放出來
讓自己更聰明
研究來源:2015年3月《計算機與人類行為》期刊(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在天涯,你在海角,而是我在你對面,你卻在玩手機!如果你還這樣沉迷于手機,危害不僅是更容易患頸椎病,可能還會讓你變得越來越笨。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研究人員2015年3月在《計算機與人類行為》期刊上分析了使用智能手機的情況,并研究他們的大腦功能、認知能力、數(shù)字能力等。結果顯示,對智能手機依賴程度較高的人群,其認知和分析能力要低于不怎么玩手機的人。
“用得好,手機是我們的工具,用不好,我們就成了手機的工具。”北京朝陽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yī)師許蘭萍表示,用手機檢索本是很便捷的工具,然而如果是只需“動動腦子”就能想出答案,結果卻寧愿活動手指、而非大腦,輕易掏出手機上網搜索,這樣一來,大腦的思考能力勢必會下降。
所以當我們沉迷于手機,即使不為了減少自己與周圍人缺乏交流的尷尬,就算為了自己的智慧,新的一年也應適當把自己從手機中解放出來。多看書,這是增長智慧的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多站少坐常步行
安全降低膽固醇
研究來源:2015年7月《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Journal)
要變得更健康其實沒想像中的難,只要簡單的少坐多站!這句常聽到的健康箴言,終于在2015年7月《歐洲心臟期刊》上,給出了活生生的數(shù)據(jù)!
研究顯示,只要你每天用站立取代坐著2小時,空腹血糖值可平均減少近2%,三酸甘油酯(血液中的脂肪)也平均降低11%。而且,與體內“好的”膽固醇含量增加也有正相關。若把這兩個小時用來步行、慢跑,結果則會更好。
久坐的危害很大,會誘發(fā)腰椎病、增加下肢靜脈血栓風險等。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健康系副教授李靖表示,從消耗能量上來說,站的能耗也肯定比久坐要多。有研究顯示,人站立時心率平均每分鐘加快10次,就會使人體每分鐘多燃燒0.7卡熱量。所以,站立運動有助于消耗體內的熱量積存,減少體重增加,對健康非常有益。
這樣的微運動可以變成一種習慣。你可以利用午餐后的時間“罰站”、“做操”,通過這樣的形式來讓自己多站站,緩解身心疲勞。不過,研究中說的兩個小時,并不是連續(xù)站兩個小時,因為久立傷骨,可以坐一兩個小時,然后站5分鐘左右。
孩子母乳喂養(yǎng)
長大后智商高
研究來源:2015年3月《柳葉刀》(The Lancet)
追蹤3500名新生兒,追蹤的時間超過30年,只為了證明一件事——母乳喂養(yǎng)有多重要!
2015年3月《柳葉刀》上的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與喝母乳不到1個月的孩子相比,喝母乳至少1年的孩子,在30歲時平均智商多出4分。這是因為母乳對智力的好處可能在于母乳中所含的長鏈不飽和脂肪酸(DHA),對于大腦發(fā)育相當重要。
“我們定量出母乳中的133種營養(yǎng)成分,發(fā)現(xiàn)了它們在免疫、代謝調節(jié)、抗癌等方面的奇妙功用,可預見的是母乳中還有大量活性分子有待發(fā)現(xiàn)。”正如上海市兒童醫(yī)學中心吳圣楣教授所表示,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不勝枚舉。比如,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不僅免疫發(fā)育好、心理也更健康、成年后的“三高”發(fā)生率也更低,另外它還可使母親患乳腺癌的發(fā)生率降低。
世衛(wèi)組織建議,嬰兒至少純母乳喂養(yǎng)6個月,在嬰兒滿6個月后,應該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至2歲甚至更多。不要相信世界上有任何奶粉能好過母乳!畢竟,全世界的嬰兒奶粉都在極力模仿母乳!
每天吃點堅果
防癌又護心
研究來源:2015年3月在線發(fā)表在《美國醫(yī)學會雜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內科
堅果歷來是營養(yǎng)專家們力推的健康零食之一!這不,2015年3月2日在線發(fā)表在《美國醫(yī)學會雜志》(JAMA)內科的研究,又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持證據(jù)!
研究人員調查了美國和中國超過20萬人的飲食,發(fā)現(xiàn)吃堅果,如花生和花生醬可以降低心臟病和所有其他原因造成死亡風險約20%,又一次證明了堅果有益心臟健康的好處。
空軍總醫(yī)院營養(yǎng)科原主任劉冬莉表示,因為堅果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各式不同維生素、纖維、抗氧化劑及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營養(yǎng)豐富?;ㄉ⑿尤?、核桃仁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關于堅果的研究文章,此前在世界知名的《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有過更詳細的研究結論:一周吃不到一份堅果的人死亡率降低了7%;一周吃一份的人死亡率降低了11%;一周吃2~4次的人死亡率降低13%;一周吃5~6次的人死亡率降低了15%;一周吃7次以上的人死亡率甚至降低了20%。
如果你是個“零食迷”,那么在零食里加一點堅果,每天吃一把,那是很好的哦!
不熬夜
少得代謝病
研究來源:2015年8月美國《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除了傷肝、傷腎,熬夜的危害現(xiàn)在又添了新罪證——2015年8月美國《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志》刊登新的研究,經常熬夜的“夜貓子”,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和其他代謝性疾病。
韓國高麗大學研究人員們對1600多名47~59歲的韓國人睡眠與健康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男性“夜貓子”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早睡早起人群的3倍。女性“夜貓子”腹部脂肪更多,患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更大。
內分泌學專家這個研究結果其實并不感到意外,這與熬夜者睡眠質量差及更愛吸煙、深夜吃東西、久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有關。比如,晚上該睡不睡,會造成血液中的饑餓激素增加,往往容易讓人沖動下過量進食,從而導致肥胖。缺少睡眠還會拖慢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造成身體耗能處于低下狀態(tài),也極其容易發(fā)胖。
其實熬夜導致代謝疾病的研究,并不只是這一項,比如美國《睡眠》月刊上的一項研究也表明,青少年如果平均每晚少睡上1個小時,他們的BMI指數(shù)就會在5年間增長2.1。所以不熬夜,盡可能在11點前就上床入睡應該成為每個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
每天午睡
有助于提高記憶力
研究來源:2015年3月《學習和記憶神經學》(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2015年3月《學習和記憶神經學》的這項研究,為想午睡的人提供了最好的理由:日間小睡片刻,可顯著提高學習功效,僅45分鐘到1小時的小睡就能提升你的記憶力達5倍之多。原因是人在睡眠過程中,被稱為睡眠紡錘波的大腦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
北京朝陽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yī)師許蘭萍表示,午睡片刻能夠讓緊張半天的大腦得到充分休息,特別是對于一些本身晚上睡眠結構就不太好,睡眠質量也不高的人,養(yǎng)成午睡的習慣,能夠對睡眠結構起到很好的調節(jié)和補充作用。
如果是辦公族,午睡不建議用手臂枕著頭,趴在桌上睡覺,這樣是很容易壓迫到手臂神經的,還可能釀成慢性的神經傷害;而且趴著睡覺會使眼球受到壓迫,午睡后通常會出現(xiàn)暫時性的視力模糊,會造成眼壓過高,增加青光眼的發(fā)病率。
辦公族在午睡時,最好準備一個抱枕,或者是U形枕墊,將U形枕墊在脖子上,抱枕靠在背上,這樣可以讓眼睛、頸椎放松。
另外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45分鐘左右即可,因為時間過長容易進入深睡眠,醒來時昏昏沉沉,反而影響接下來的工作效率和影響到晚上的正常睡眠。
多學一門語言
降低癡呆風險
研究來源:2015年11月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中風》(Stroke)
如果你想讓自己大腦老得慢一點,那么趕快學一門語言吧,而且最好是外語!如同鍛煉身體一樣,我們的大腦也需要鍛煉,而學習第二語言就是一種很好的大腦鍛煉方式。
在這個問題上,2015年11月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中風》雜志上,有實實在在的研究數(shù)據(jù):只學過一種語言的腦卒中患者,中風后出現(xiàn)認知能力下降的占78%,而雙語腦卒中患者中,這一比例只有49%,對比非常明顯。這說明,與只會一種語言的人相比,多掌握一門語言是多么重要。
至于學什么語言,北京朝陽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yī)師許蘭萍的建議是,越是有差異的語言效果越好,比如我們很多人的母語是漢語,那么可以學一些西方語言,結合我國老人們年輕時的學習經歷,英語和俄語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老年防癡呆,除了學習語言,建議五官都要動起來,多看、多學、多聽、多與人溝通。當大腦所有的機能都被發(fā)動起來,大腦自然就能得到更多鍛煉。
在五官中,特別要保護好聽力,因為老人一旦聽力喪失,那么不管是學習、交流都會受限。臨床上還有很多老人因為聽力喪失,逐漸出現(xiàn)抑郁的情況,所以老人聽力有問題,要及時解決。
引自:健康時
相關知識
我們?yōu)槭裁匆芯咳梭w的運動?
我們的研發(fā)
土壤污染離我們公眾的健康到底有多近?
我們最近收到一個用戶...
最新研究
超44萬人大數(shù)據(jù)研究!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我們身體影響到底多大?
新污染物對健康的隱患:我們需要怎樣的研究與行動?
蔬菜和水果讓我們遠離疾病
科學健身運動亞健康遠離我們
母嬰分離狀態(tài)下母乳喂養(yǎng)的研究進展
網址: 離我們最近的健康研究 http://m.u1s5d6.cn/newsview898846.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