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陳氏太極拳基本步形——馬步上集

陳氏太極拳基本步形——馬步上集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7日 23:58

馬步是傳統(tǒng)拳法中最重要的步形之一,也是太極拳中的核心步法。有很多拳法的基本功的練習都是通過馬步來完成的,無論是大馬步還是小馬步,都有著不同的練習意義和實戰(zhàn)意義,接下來我們是對馬步來進行詳細的剖析。

馬步

有騎馬蹲襠之勢,可分為小正馬步,大正馬步,左側馬步,右側馬步,半馬步及內(nèi)外八字馬步。

今天我們先來講:小正馬步,大正馬步,左側馬步和右側馬步,

(1) 小正馬步:

兩足與肩同寬,足尖向正前方;兩膝彎曲略內(nèi)扣,襠略高于膝;蹲時尾骨下端略向后翻約15度。如金剛搗碓末一動作。

上式動作要求:

眼法向前,左腿逆纏,弓膝塌襠勁;

身略右轉,提右膝順纏,走里上弧線,到襠前成獨立步;

同時左手變順纏,松沉肘部,走里左下弧線,轉到胸前,手心側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揚向右前上斜角;

右手配合左手順纏,沉肘,以小指領勁握拳,并逆纏上提于左掌上五寸,拳心向右后上斜角,拳眼側向右前上斜角。

見(圖2-1)

接上式:

眼法不變,身略向左轉,胸向前方;獨立步的左腿變順纏,弓膝塌勁;右腿走里下弧線逆纏下落與左腳旁約一肩寬,成小正馬步;同時左手順纏從胸前下轉到臍部,變小逆纏,手心偏向右后方,中指指向右前上斜角;右手配合左手變小逆纏,貼左手掌心落下,拳心側向左后上斜角,拳眼側向右前上斜角。見(圖2-2)

(2) 大正馬步:

兩腳距離一般為兩肩寬,只是步型寬大一些,其余同小正馬步。見(圖2-3)

(圖2-3)

(3) 左側馬步:

在大正馬步的基礎上,隨身體的左轉,左腳尖向外擺45度,右腳尖略向內(nèi)扣。如小擒打的最后一個動作。

上式動作要求:

眼法向左,身體略左轉,胸向左前斜角;左腿順纏落下腳尖成左側馬步;左手順纏走里右上弧線向胸前收轉,肘尖內(nèi)收,左手位于左外上斜角,手心側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揚向左前上斜角;右手順纏走外左下弧線向右胯前按出,手心側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揚向左前上斜角。見(圖2-4)

眼法不變,身繼續(xù)左轉,胸向左前斜角;加大左順右逆的雙腿纏法,仍是左側馬步;同時左手變逆纏走外上弧線在原高度,并以肘為軸心旋轉小臂,手心側向左前下斜角,中指揚向右前上斜角;右手也變小逆纏向左肘下按出,手心側向左后下斜角,中指垂于左前下斜角。見(圖2-5)

(4) 右側馬步:

在大正馬步的基礎上,隨身體右轉,并將右腳尖外擺45度,左腳尖向內(nèi)扣。如抱頭推山的最后一個動作。

上式動作要求:

眼法向右,身繼續(xù)左轉,胸向左側;雙腿纏法為左順右逆;左腳尖略向外擺,弓膝塌勁;右腳尖勾起,腳跟貼地向右前橫開一大步,腳尖仍然不落成右撲步;同時,雙手變順纏,右手走外上弧線收肘向胸前上轉,小臂上揚,手心側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揚向右前上斜角;左手走外左下弧線,略向左下轉。手心側向右后下斜角,中指垂向右前下斜角。見(圖2-6)

接上式:

眼法不變,身變右轉,胸轉向右側;雙腿纏法變?yōu)樽竽嬗翼?,左膝弓塌,右腳尖向右側下落,成右側馬步;同時雙手沉肘向右側胸前按出;右手心側向右前下斜角,中指揚向左前上斜角;左手心側向右后下斜角,中指揚向右后上斜角。見(圖2-7)

最后,可以將撲、馬、盤、弓、虛、獨立的步型單獨練習。

此篇文字參考于第一版陳氏太極拳使用拳法。

這里會持續(xù)提供優(yōu)質的原創(chuàng)內(nèi)容,分享輕松、簡單,又能獲得快樂的太極養(yǎng)生方法。

歡迎關注我們,百家號:倪華太極養(yǎng)生。

相關知識

陳式太極拳24式 練太極拳擁有模特身材
太極拳培訓班收費標準
臨夏州太極拳骨干參加全國太極拳健身站點教練員培訓班
全國老年人太極拳科學健身指導活動舉辦
──太極拳與中醫(yī)經(jīng)絡學
太極拳基本動作與姿勢要領
靜蹲——太極拳的樁功
研制太極拳運動處方 助力“健康中國”
散步慢跑氣功太極拳 堅持運動令血壓平穩(wěn)
氣功與太極拳有什么區(qū)別?

網(wǎng)址: 陳氏太極拳基本步形——馬步上集 http://m.u1s5d6.cn/newsview86137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