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解酒藥

解酒藥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2日 07:34

酒精在人體的分解代謝有三條途徑:肝臟、皮膚和呼吸系統(tǒng),其中約95%通過肝臟的酶系統(tǒng)進行氧化代謝。解酒藥就是增強肝臟酶系統(tǒng)的功能,起到分解酒精的工作原理。原理如下式:

酒(乙醇)——乙醛——乙酸 —— 二氧化碳和水——排除

CH3CH2OH—C2H4O—C2H4O2

酒精在人體內(nèi)的分解代謝主要靠肝臟的酶系統(tǒng)中的兩種酶:一種是乙醇脫氫酶,另一種是乙醛脫氫酶。

乙醇脫氫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醇分解變成乙醛。而乙醛脫氫酶則能把乙醛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醛轉(zhuǎn)化為乙酸,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人體內(nèi)若是具備這兩種酶,就能較快地分解酒精,中樞神經(jīng)就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在人體中,都存在乙醇脫氫酶,而且數(shù)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脫氫酶的人就比較多。這種乙醛脫氫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繼續(xù)留在體內(nèi),使人喝酒后產(chǎn)生惡心欲吐、昏迷不適等醉酒癥狀。因此,不善飲酒,酒量在合理標準以下的人,即屬于乙醛脫氫酶數(shù)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對于善飲酒的人,如果飲酒過多、過快,超過了兩種酶的分解能力,也會發(fā)生醉酒。

人是否醉酒,取決于血液中乙醇的濃度。當血液中乙醇濃度在0.05-0.1%時,人開始朦朧、暢快地微醉;而達到0.3%時,人就會口齒不清,步態(tài)蹣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酒醉了;如果達到了 0.7%,人就會死亡。 對于乙醇的承受力,人與人的差異很大。

[1]

1. 以中草藥浸提物為功效成分的產(chǎn)品

中草藥解酒的原理主要集中于4類:

①利用中藥具有健脾化濕、消食化痰的功效,適用于嘔吐、脘腹脹悶、痰多頭暈等癥;

②利用中藥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適用于酒后眩暈、話多或吐字不清等癥狀;

③利用中藥具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于酒后口渴欲飲、煩熱躁動等癥;

④利用中藥具有行氣化積、消腫除脹的功效,適宜于酒后脅肋脹痛、面目黃腫、腹部痞塊等癥狀。中草藥解酒產(chǎn)品中,有以人參、葛花、葛根、三七、刺五加等單味中藥為主要原料的,也有以五苓散、小柴胡湯、大柴胡湯等傳統(tǒng)方劑為主要原料的。產(chǎn)品類型主要有口服液、沖劑、茶劑、膠囊、片劑、飲料等。

另外,綠豆、五味子等中草藥成分,經(jīng)研究也具有一定的解酒護肝功效。如取50克綠豆、10克甘草,加適量紅糖煎服,可醒酒,如單用綠豆煎湯,亦有一定功效。五味子,性味酸、甘、溫,有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之功,《大明本草》中記載,其具有“止渴除煩熱,解酒毒,壯筋骨”的功效,用五味子10~12克,水煎服,亦具有解酒功效。

2. 以肽作為主要功效成分開發(fā)的解酒產(chǎn)品,正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3. 以蛋白為功效成分的產(chǎn)品

以蛋白為功效成分開發(fā)的解酒產(chǎn)品主要是各種解酒乳飲料。其應用的原理是乳制品與酒精混合后,會促使蛋白質(zhì)凝固沉積,在胃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隔離酒精在胃內(nèi)的進一步吸收,減輕醉酒程度。同時乳制品中鈣含量豐富,可有效緩解酒后煩躁。

4. 以蜂蜜為功效成分的產(chǎn)品

蜂蜜解酒產(chǎn)品主要是利用蜂蜜中的特殊果糖,可有效分解和吸收酒精,從而起到快速醒酒的作用,消除酒后頭痛、頭暈現(xiàn)象。產(chǎn)品類型為飲料、口服液等。

5. 以維生素為功效成分的產(chǎn)品

維生素在人體代謝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幫助機體維持健康。醉酒者可通過適時補充維生素制品,有效緩解酒醉狀態(tài),預防酒精中毒。在解酒產(chǎn)品中,廣泛使用的維生素主要包括VC、VB1、VB6、VB12等,維生素解酒產(chǎn)品主要利用維生素可有效促進酒精在體內(nèi)分解的原理。產(chǎn)品類型主要包括飲料、片劑、解酒糖等。

菊花:《綱目拾遺》載,“菊花專入陽分。治諸風頭眩,解酒毒療腫”,《藥鑒》載菊花“。。。。解醉漢昏迷,易解,共干葛煎湯。”《本草正義》:“菊花則攝納下降,能平肝火,熄內(nèi)風,抑木風之橫逆?!?,可平肝、清熱解毒以降低酒對肝臟的傷害,降壓以防止因飲酒導致的血壓上升。

決明子:決明子具有保肝護肝,潤腸通便,降脂減肥的功能??梢源龠M新陳代謝,加速酒精代謝,減少對腸胃刺激,對體內(nèi)的多余的脂肪也有很好的分解功效。不過決明子性寒,建議可用決明子、黑烏龍、茯苓等組方為決烏湯,茯苓可以同時健脾胃護肝,既不影響飲食和身體健康,還可達到解酒保肝的目的。

葛根:《本草綱目》載,葛根具清熱祛火,生津止渴,解酒醒脾等作用?!肚Ы鸱健费浴爸尉谱聿恍选?。葛根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最具代表性的解酒藥物之一?,F(xiàn)代科學研究證明葛根富含蛋白質(zhì)、氨基酸、葛根素和人體所需的鐵、鈣、硒等微量元素。葛根可改善酒精導致的新陳代謝的異常。葛根有明顯的抗癌作用。常飲葛根制品能調(diào)節(jié)人體機能,增強和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抗衰延年,永葆青春活力。

山楂:現(xiàn)代科學研究證明,含山楂酸等多種有機酸,味酸甘,并含解脂酶,入胃后,能增強酶的作用,促進肉食消化,有助于膽固醇轉(zhuǎn)化。

麥芽:含轉(zhuǎn)化糖酶、維生素B等對活性成分,行氣消食,健脾開胃。山楂、麥芽合用,消食健脾以減小酒對胃的傷害,行氣有助于酒的散發(fā),提高心肌供氧能力,同時可阻止脂質(zhì)過氧化以及某些化學物質(zhì)的危害。

桑葚:性味甘、寒,入心、肝、腎經(jīng)。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之功效。解酒可取鮮桑葚150克,搗汁服用,可解酒中毒。

葛花:性味甘、平,入脾、胃經(jīng)。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取葛花10~15克,水煎服。主要用于飲酒過度傷及胃氣之頭痛、頭昏、煩渴、胸膈飽脹、嘔吐酸水等。

喝酒前吃什么不容易醉

1、喝酒之前,吃飯只能吃7份飽,且不可大量飲水。(這是為了留下肚子好喝酒)

2、喝酒之前半小時,喝瓶牛奶,最好是純奶或者含糖的,可預防酒醉性胃炎和脫水癥。飲加砂糖或蜂蜜的牛奶,既可促進乙醇分解,又能保護胃黏膜。由于脫水會使鹽分丟失,可適量飲些淡鹽水或補液鹽。(最要省事哈)

3、不要空腹飲酒,因為空腹時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質(zhì)食物,如肥肉、蹄膀等,或飲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來保護胃部,以防止酒精滲透胃壁。這是飲酒不醉的主要訣竅。因為這樣可使乙醇在體內(nèi)吸收時間延長。

4、酒后多喝點蜂蜜水,防止宿醉。

5、喝酒之前可以喝一些氨基酸飲料,尤其是氨康源八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有些氨基酸能夠解酒護肝,喝酒前先飲用一瓶的氨基酸飲料,能夠有效地幫助身體分解酒精,保護肝臟和腎功能等。

葛花醒酒的功效,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曾有記載:“葛根,生根搗汁飲,止渴、去煩熱、散郁火、解酒毒,作粉尤妙”,“解酒則葛花為最,因有解表利便之功能”。

可見,用葛花、葛根醒酒來自古方。藥劑師郭雪申介紹,葛根性味平,入胃經(jīng),可以清火消炎、生津止渴、抗菌解毒、透發(fā)斑疹、醒酒暖胃、降低血糖,現(xiàn)代醫(yī)學上常用于治療心血管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的組方中。與葛根粉相比,葛根花的解酒功效更為突出,可在喝醉后沖泡10 至20 克葛根花當茶飲,解醉效果比較明顯。

然而,葛根畢竟是一味藥材,是藥三分毒,服用前最好謹遵醫(yī)囑。

此外,蜂蜜水可以緩解醉酒后的頭痛癥狀。美國國家頭痛研究基金會的研究人員指出,這是因為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癥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另外蜂蜜還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頭痛。

對于第二天起床后仍有頭痛惡心、腹中難受癥狀的,通常稱為宿醉。對此,較為有效的緩解方法是用拇指揉按腿上的足三里穴。

按揉的同時如果感到腹中舒服,有腸蠕動的感覺,證明酒食已入小腸,需同時揉下巨虛和足底小腸的反射區(qū),通常10 分鐘就可明顯緩解癥狀。

若點揉足三里穴惡心反而加重,證明酒食仍停在胃中,此刻則需要手指探喉催吐,因為食物和酒精已造成對胃的傷害,而胃黏膜上有急性炎癥發(fā)生,食物和酒精此時和毒素沒有區(qū)別,最好能吐干凈,癥狀才可消失。吐的過程中可以飲用加少許鹽的水,可以幫助清洗胃黏膜,將更多變質(zhì)的食品帶出來。

然后揉中脘穴和足三里穴,再加揉足底胃反射區(qū)及太沖穴和中封穴,就可以增強肝的解酒毒功能,同時服用藿香正氣丸,通常1 小時內(nèi)可解除癥狀。

飲酒解酒大忌

酒后喝茶:許多人由于缺乏醫(yī)學常識,酒后往往愛飲茶,想以之解除酒燥,化積消食。但是中醫(yī)理論認為,酒味辛甘,入肝、肺二經(jīng),飲酒后陽氣上升,肺氣增強。而茶味苦,屬陰,主降。酒后飲茶,特別是飲濃茶對腎臟不利。酒精進入肝臟后,通過酶的作用分解,最終成為水和二氧化碳,經(jīng)腎臟排出體外。而茶堿有利尿作用,濃茶中含有較多的茶堿,它會使尚未分解的酒精產(chǎn)物過早地進入腎臟,而損害腎臟。雖然與腎臟的代償能力相比,這種損傷不易立即被發(fā)現(xiàn),但是通過日積月累的損傷后,后果不佳。

吃海鮮喝啤酒:啤酒里面含有維生素B1,B1 是一種催化劑,可以讓嘌呤轉(zhuǎn)化成尿酸,當尿酸值高到超出身體的代謝能力,儲存在關節(jié)附近,就出現(xiàn)關節(jié)腫痛,即痛風。

喝酒臉紅:酒精首先經(jīng)乙醇脫氫酶催化,變成乙醛;然后,乙醛在乙醛脫氫酶2的作用下變成乙酸;然后,乙酸參與到體內(nèi)的多個代謝途徑中去,最終得到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這其中,除了乙醇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外,危害最大的就是乙醛了,它對許多組織和器官都有毒性,可能造成DNA損傷,也被認為有多種致癌效應。

相關知識

中藥解酒 八種最佳
7種可以解酒的中藥
藥酒
網(wǎng)紅圖“藥+酒=死”?藥劑科主任給你準確解讀
藥酒的作用 經(jīng)常喝藥酒的好處
【保健藥酒配方】家庭保健藥酒配方大全 自制中藥補腎保健藥酒
收藏!過節(jié)必備解酒藥,告訴你哪種“對路”!
酒精過敏喝酒前吃什么藥
解酒的水果有哪些 解酒五大水果
喝酒人必須要知道的解酒方法

網(wǎng)址: 解酒藥 http://m.u1s5d6.cn/newsview71897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