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霧,又名洋蒲桃、紫蒲桃、水蒲桃、璉霧。
蓮霧為喬木,高可達12米;分枝多。葉片薄革質(zhì),橢圓形至長圓形,長10-22cm,寬5-8cm,先端鈍或稍尖,基部變狹,圓形或微心形。
蓮霧花朵為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有花數(shù)朵;花白色,花梗長約5毫米;萼管倒圓錐形,長7-8mm,寬6-7mm,萼齒4,半圓形,寬加倍;雄蕊極多;花柱長2.5-3厘米。果實梨形或圓錐形,肉質(zhì),洋紅色,發(fā)亮,長4-5厘米,頂部凹陷,有宿存的肉質(zhì)萼片;種子1顆?;ㄆ?-4月,果實5-6月成熟。
蓮霧中含有許多水分,故具有寧心安神、清熱、利尿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營養(yǎng)佳果,可潤肺涼血、消痰止咳,是解熱之良果。
蓮霧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可補充大腦葡萄糖,緩解大腦疲憊、頭暈、難眠、健忘、口干舌燥等癥,起到了寧心安神、有助睡眠的作用。
蓮霧具有助食消化的作用,其水分較多,固也可以解渴,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夏季食用蓮霧是享用佳果的最佳季節(jié)。
蓮霧還可以解酒。酒席上,蓮霧不僅可以作為一盤美味的水果,還是解酒良藥。蓮霧具有美味和解酒的雙重功效,是宴席上的常客。
在海南蓮霧被稱為“點不”,也稱為“撲通”,因為經(jīng)常從樹上掉下來撲通一聲響,有些海南人只認識“點不”,卻不知道蓮霧為何物,在廣東它也被稱做“棉花果”,潮汕地區(qū)稱為“蓮霧“。
臺灣的蓮霧是17世紀由荷蘭人引進臺灣,臺灣屏東是最有名的產(chǎn)地,是一種主要生長于熱帶的水果。蓮霧除了原來的紅色和綠色以外,還有新品種的暗紅色蓮霧。
在醫(yī)藥方面,其性味甘平,功能潤肺、止咳、除痰、涼血、收斂,因而,臺灣民間有“吃洋蒲桃清肺火之說”。
蓮霧在我國海南省有種植,在臺灣,蓮霧被譽為“水果皇帝”,暢銷于水果市場,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蓮霧外形還是蠻好看的,有吃的欲望。吃起來味道淡淡,你們覺得好吃嗎?